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黄菊华
[导读] 随着经济和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的最基本路径就是课堂教

        黄菊华
        深圳市光明区光明中学 广东深圳  510108
        摘要:随着经济和教育行业的快速发展,学校教育的最基本路径就是课堂教学,而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课堂提问是非常重要也是最为基础的环节,通过合理有效的提问,能够使教师的教学更加顺利,对于提高学生的学科思维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使学生获得全面的发展。对于高中学生来讲,进行地理教学需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在提问时注重设计的巧妙性,这对于效果的提升有很好的帮助。
        关键词:地理教学;课堂提问;策略
        引言
        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教育,特别是高中地理教学更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高中地理知识范围广泛,学习内容复杂内容,学生学习难度较大。为了满足新课程的相关要求,必须不断加强地理核心素养提升,通过课堂提问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强化学生地理学习主动性。
        1高中地理教学的现状
        高中地理属于高考的范畴,虽然是文科的科目,但这个科目具有很强的理性,针对一部分文科生来讲,想要学好地理这一学科是很有挑战性的。因此,为了使学生可以更加有效地学习知识,老师需要联系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杜绝传统教学方式中存在的对学生学习不利的方面,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身较为抽象难懂的知识变成具体实用的知识。众所周知,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老师作为课堂的主体,使用“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老师在讲台上长篇累牍地讲述,学生只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这种方法是有很大问题的,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太低。在现如今的教育体制下,老师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提升地理学科的学习成绩。只是老师可能对于考试的成绩会更加重视,而没有意识到学生到底有没有掌握要学的知识,这就出现了本末倒置的现象。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是无法发挥出自身的创新能力以及探索意识的,从而更加不愿意去学习,不学习就更加学不会,这样就陷入了一种恶性循环中。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很好的沟通,时间一长,学生就会觉得课堂枯燥乏味。每次上课时,都是无精打采或是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课堂的效率极低,更不用说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了。
        2提问教学实施策略
        2.1注重教学主线设计
        问题式教学是用“问题”整合相关学习内容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纽带,以“问题发现”和“问题解决”为要旨,因此,课堂教学活动主线的设计至关重要。有了“教学主线”,课堂活动从导入到准备、探究、拓展,都紧紧围绕“主线”展开,情境创设具有全程性,问题探究步步深入,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例如,教学“经济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时,笔者通过“李守银一家的生活变迁”来反映珠三角工业化、城市化的过程,并且将“李守银一家的故事”贯穿始终。李守银一家早期的生活体现了珠三角从水稻种植业到基塘农业的变迁;中期的生活体现了珠三角工业化初期迎来了劳动密集型工业发展阶段;后期的生活体现了珠三角工业化迎来了第二个阶段———以高新技术工业为主导的阶段。问题式教学中“问题”的设计和探究活动应避免“碎片化”和随意性,问题的设计应与情境创设相对应,也应沿着“教学主线”贯穿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学生通过深度学习,不仅构建完整的学科知识体系,而且培养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效提升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2.2注重课堂问题的合理设计
        在应用课堂提问的教学方法时,地理教师应该要注重问题的合理设计,使提问更加高效地促进课堂学习。首先,问题设置的难度要合理,太难的问题容易使学生产生抵触心理,而问题如果太过简单,达不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所以,教师在进行地理教学时,对于问题的难易需要结合具体的状况进行合理的设置,要保证大多数的学生都能够加入到问题的思考和解答中。另外,一节课堂中,问题的设置需要有梯度性,注重问题的难易程度呈现阶梯式上升。在课堂教学开始时,如果教师提出的问题一开始就过难,会影响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这样接下来的学习就会容易受阻碍。而高效的提问教学需要教师对问题的设置进行合理的规划,注重问题的层次性,一开始的提问选择一些难度较小、具有趣味性的问题,使学生学习的兴趣得到激发,然后在新课讲解的过程中设置问题一步步提高难度,使学生的思维得以拓展,从而掌握课程中的难点。比如,在学习洋流的有关知识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在北印度洋海域,冬季和夏季的季风方向分别是什么?对于这一问题学生较为容易就回答出来,然后接着教师提问:根据洋流分布图,将北印度洋洋流的流向和风向之间的关系找出来。利用这样的方式设计问题,能够逐渐指引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一步的思考,对知识的学习效果可以得到更好的提升。
        2.3课堂提问必须联系实际生活
        只有将理论知识将与实际生活进行紧密的融合,才能进一步拓展地理知识范围。与此同时,通过生活知识,可以提出与生活相关的地理问题,使学生可以对知识有进一步的了解,提高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效率。因此,教师在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时,必须联系学生熟悉的事物引出教学内容。例如,在讲解“昼夜长短”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对所处地区的昼夜变化进行分析,并提出“本地区昼夜变化的产生原因是什么”的问题,让学生针对在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进一步探究问题的答案。
        2.4注意把握提问语气
        提问教学属于一种互动教学方式,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活动,良好的师生关系以及轻松的课堂氛围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高效。对于学生来讲,能够敏锐地从教师的言语中察觉出教师的心理活动,如果课堂氛围不够,学生的思维容易受到影响,学习的效率也会较低。因此,在使用提问教学方法时,教师要注重把握提问的语气,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师生之间的亲切感,这样在思考回答问题时也会更加积极。首先,教师应该要注重使用鼓励的语言,给与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对学生勇于回答问题的表现进行肯定和表扬,可以适当地设计抢答环节,调动学生回答问题的积极性,使课堂的学习氛围轻松活跃,这样学习的效率也会更高。
        2.5巧用应用型提问方式
        地理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密切,因此,使用应用型的提问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提问。例如,在学习城市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置问题:如果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建立垃圾焚烧厂,你们会怎样选择地址?注重提问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可以使用地理知识来解答生活中的具体问题。在这个过程中知识点得到了实际的应用,掌握程度会更好。
        结语
        总而言之,课堂的效率和质量是现如今高中教育提出的要求,同时也是培育和提升当今社会人才素养的重要渠道。在地理课堂的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使用提问教学方法,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笃实提问教学的观念,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式,注重问题设置的合理性,良好把握提问的语气,使课堂提问教学能够高效发挥作用,提高地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贾小云,周雨涵,吴雨霏.基于地理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探究[J].学周刊,2019(36):60.1234-1235.
        [2]蔡玮,刘承欢.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提问的分析[J].名师在线,2019(27):2400-2500.
        [3]钟庆玲,李佳佳.综合思维导向的高中地理课堂教学问题链设计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9.1578-157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