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精神 举制度 构建和谐校园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严显本
[导读] 本文主要探讨和谐校园的构建措施和实施策略。

        严显本
        (云南省宣威市长征中学  云南宣威 655400)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和谐校园的构建措施和实施策略。和谐校园的构建需要做到校园内的人事物做到和谐共处,因此,首先需要协调三者间的关系,使其能够达到最佳的共存状态。在实际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需要从学校的实际现状出发进行合理设计,根据教学需求及学校发展需求构建完善的领导机制和制度体系,坚持全面发展,坚持立德树人理念,以此推动学校、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进步,让学校的各个部门与相关人员都能够默契配合,优化校园管理机制,最终实现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
        关键词:和谐校园;构建;精神;制度
引言:构建和谐校园有利于让校园内的人事物得到合理协调,提高教育教学效率,确保各个教学环节的有效,保证学校的办学效率能够更为高效,以此形成教育合力,进而促进学校、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
一、发扬两种精神
(一)弘扬长征精神
        构建和谐校园,必少不了学生与老师,以及学校各个部门的相互配合,只有校园内的人们拥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积极向上的工作精神与学习精神,才能为够构建和谐友善的校园环境提供坚实的基础。因此,为了能够让校园内人们能够和谐共处,相互配合,根据我校的历史积淀和历史渊源,全校师生务必弘扬长征精神,让学校内所有人都养成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精神,养成积极向上、敢拼敢干、开拓进取的精神风貌。同时,让学生在学习中发扬新时代长征精神,不怕苦,不怕累,遇见困难也能勇往直前,解决一切学习道路上的阻碍[1]。
(二)重视超越精神
        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师生,因此,构建和谐校园需要从师生下手,着重注释教学方面的调整,为了让学生能够在构建和谐校园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有正确的道德及行为规范,以此构建良好的校园氛围,使人与人之间能够和谐共处。同时,还需培养师生的超越精神,使其能够在工作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超越自己,使其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
二、培育“三园”
        所谓“三园”就是把学校建设成和谐的家园、激情的校园、成长的乐园。构建和谐校园不仅需要重视校园环境的构建,还需要构建激情校园与成长乐园,只有做到这三点,才能保证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构建和谐校园是为了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环境,并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道德素养,培养出积极向上的学习习惯,提升课堂学习效率,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提升课堂有效性。激情乐园的构建有助于学生能够实现道德素养、精神品质与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能够让学生向正确的道路发展,打造学生的精气神,减少受不良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影响。构建成长乐园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学习的兴趣,并在长期熏陶影响下培养学生持久性的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并举四项制度
(一)“一脊两翼”制度
        构建和谐校园需要学校各个教学部门及教学团队能够默契配合,高效协作工作,提升教育教学效率。因此需要将教师队伍进行分工管理,保证每个教学任务都有相关的团队进行处理,避免出现人员缺失、责任缺失,教学工作无法正常开展的现象。为了提升教育教学效率,学校提出“支部建在年级上”,由年级分管领导带领年级全体行政领导构建年级管理的一梗脊梁,重点抓实班主任队伍和备课组队伍“两只翅膀”建设,一方面确保了责任划分、任务分解,另一方面将管理重心下移,充分发挥年级师生的主观能动性,保证教育教学的合理性,提升课堂有效性。
(二)巡查考核制度
        构建和谐校园不仅需要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还需要重视校园环境的建设,为保证校园安全,避免出现相关安全性问题,促进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我校形成了自己的巡查考核制度,包括行政巡查、教学巡查、值周巡查、安保巡查的四巡查制度和实效考核、综合考核两考核方案,通过抓管理、抓细节、抓规范、抓安全、抓服务、抓考核来助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以此保障学校工作的顺利进行,构建和谐校园。
(三)课堂评定制度
学校的中心工作是教学,而教学的核心集中在课堂。所以学校发展的核心在于推进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为此,我校提出了“四步教学法”,并制定严格的课堂评定制度,对老师进行每学期一次的考核。其具体的评定办法就是学科备课组通过授课、录像、评定完成本组全体教师课堂的等次。学校根据等次设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让教学效果好的教师获得相应的激励,鼓励教师积极的进行教学研究、课堂改革,不断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设计解决方案,以此提升教学效率,构建更完善的教学体制。同时通过考核评判让老师发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考核评判结果不断修正完善教学模式,针对性提升教学能力。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需要老师根据新的教学目标及教学理念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满足学生学习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调整聘任制度
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更高效的进行学习,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的分配制度,学校实施了新的教师调整聘任制度,建立优胜劣汰的制度,根据教学需要不断更新教师队伍,淘汰能力不足者。根据教学能力、学历水平、教学实绩、学生测评、师德师风几个指标制作聘任申请表,教师可以采用自我申报的方式进行,或者是学校教研组、年级组推荐教师,由各年级、处室根据岗位需求进行聘任,保证教师的专业能力符合教学所需,将正确的人聘任到适宜的工作岗位,以此来构建强大的教师队伍,提升教学效率,有的放矢开展高效教学课堂,促进学校师生的共同成长和进步。
结论:若要构建和谐校园,需要从教学、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整,保证学校内各个教学部门都能够进行高效协调,以此提升其教学有效性。在构建和谐校园的同时,需要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调整,构建新的思想体系、制度体系、操作体系和实施办法,促进全体师生同成长、共进步,以此构建良好的校园环境,实现和谐校园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彭晓松.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实施策略[J].青年与社会:上,2015,000(012):P.177-1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