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俊达
凭祥市夏石中学 广西凭祥 532605
摘要:自主学习能力是每一个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与意识。以初中生物教学为载体,加强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既符合新课改、新课标的要求,又利于初中学生生物学习潜能的激活,生物综合素养的培育。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教学策略的优化,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路径的拓展,让学生在积极参与、深度体验中学习生物,提升能力,更好发展。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物教学;?自主学习;?核心素养;培养;
生物学科是一门以生命规律和生命现象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自然科学,其更加强调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主体悟中感知生命本真。但是,在目前的初中生物教学中,教师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依然坚持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导向,加之初中学生的生物知识体系构架还不够完备,基本生物素养还不够健全,以致生物教学发展与新课改导向、学生发展预期依然存在很大差距。鉴于此,教师应该以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为抓手,通过诸多科学、有效措施的落实,让学生在学习生物知识、增强生物兴趣、培育探究意识的过程中实现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营造自主学习生态,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思维都比较活跃、个性都比较鲜明、习惯仍需要培养,极易在比较宽松、舒适、和谐的学习生态影响下而萌生自主探究意识。因此,教师应该加强对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意识培养的学生氛围的营造和创设,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自由、民主的状态下开展学习、深度探究,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而奠定基础。首先,切实转换师生角色定位,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结合教学需要,针对具体学情,设计教学内容,确立教学目标,组织教学活动,多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机会,鼓励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至具体教学活动之中,充分开掘其学习潜能。其次,全面优化教学组织过程,在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渗透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减少对学生课堂活动时间的挤占,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自主探究中获取生物知识,培育生物素养。最后,构建更加科学、完备的教学评价体系,淡化教学成绩对学生发展的影响,多关注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全面提升学生的生物素养和综合实践应用能力。
例如,在进行“物种的多样性”章节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方式开展教学。首先,科学构建学习小组,并鼓励每一个学生将自己所知道的、见到的“物种”奇观在班内分享交流,此时,因为有了表现与交流的生态,很多学生都会积极参与其中,有的学生绘声绘色的讲述乌贼喷墨的神奇,有的学生生动形象的分享乌龟缩壳的过程,有的学生津津乐道的交流变色龙捕食的诀窍。在浓郁、欢悦、丰富的交流氛围中,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便得到了更好强化。其次,教师继续以小组为单位,让每一个小组推选一个最有趣的“物种”现象,在班内开展比赛,并对表现最佳者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最后,教师顺势设问:为什么生物会如此多种多样?随着交流活动的深入,学生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也更加全面、到位、充分,其对于“物种的多样性”的学习和理解自然会更加深刻。
二、激活自主探究夙愿,调动学生自主参与的兴趣
生物的世界丰富多彩,学习生物的方式也多种多样。面对复杂多样的生物知识,很多初中学生都有着浓厚兴趣。但是,受到其基本学习生物知识储备不够丰富因素的影响,很多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又面临着诸多困境和迷茫。此时,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切实遵从学生自主探究的夙愿,结合学生需要和兴趣导向开展教学活动。课前,多征求学生意见,将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内容渗透至教学设计之中,为增强课堂教学感染力而提供辅助。课内,将比较丰富多彩的生物故事、生命现象、生命规律等予以呈现和分享,让学生就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和教材知识有机关联起来,全面激活学生的自主探究欲望。课后,多布置一些自主探究性课外作业,让学生在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中提升自己的生物素养。
例如,在进行“人类基因组计划”章节知识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讲述类基因组计划的成果故事的方式导入教学,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开启自主学习之旅。在学习“达尔文的进化论”章节知识时,教师可以布置课外学习任务,让学生积极搜寻与“达尔文”和“进化论”有关的知识,在课内参与分享交流报告会,实现课内教学与课外学习的深读对接。
三、拓宽自主参与路径,提升学生自主发展的能力
为了确保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得到全面培育和塑造,教师应该在不断拓宽教学路径上寻求突破和变革。一方面,将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融合至初中生物教学,借助丰富、多样、生动的图画、视频、微课等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多元感知中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另一方面,应该加强生活实践,将实践能力培养贯通至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第三,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自主学习、自主探究,体悟生物知识的奥妙和内涵,不断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
四、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一)转变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生物核心素养
面对初中生物核心素养下的育人目标,教师首先就要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紧紧围绕“生物核心素养”下的人才培养目标,重新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真正落实学生生物核心素养的要求。一方面,结合生物核心素养下的人才培养目标,转变以往的教学理念,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点拨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生物知识的思考与探究学习中,最终使得学生主动完成知识的构建,并实现自身多种素养的提升。另一方面,面对核心素养下的教学目标,生物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使得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均可在针对性的教学中,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
(二)强化生物核心概念教学,形成基本生命观念
生命观念是初中生物核心素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学生的思想与行动,也是促使学生形成其他素养的基础和关键。基于此,教师在落实学生基本生物观念素养的教学中必须要改变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强化生物核心概念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基本的生命观念。
一方面,深入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所谓的前概念就是学生在对生物后进行系统化学习之前已经在脑海中形成的认识。学生这些前概念常常出现不全面、错误的现象,会导致学生在新知识学习过程中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制约了新知识的学习。因此,在培养学生生命观念之前,教师应通过多种个途径,全面了解学生的前概念,并在此基础上科学合理地组织课堂教学,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建立其正确的生命观念。另一方面,把握生物核心概念的学习过程。学生的生命观念来源于生物知识,学生只有掌握生物核心概念、生物知识之后,才能逐渐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基于此,教师在发展学生生命观念的时候,必须要从生物核心概念作为切入点,遵循“学科语言规范、循序渐进、体验性和总结性”的原则,全面加强生物核心概念的教学。
结语
总之,以初中生物教学为辅助,让学生在学生生物知识、感知生命规律、了解生命现象的过程中全面提升其自主学习能力,已成为新课改导向下初中生物教学发展的最好途径和必要选择。因此,教师应该立足生物教学实际,针对教学发展需要,不断优化教学措施,拓宽教学路径,让学生在深度学习、自主感知中实现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吕霞,《初中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初探》;《中学生物教学》,2015年第20期。
[2].迟琳,《生物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成才之路》,2015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