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赵国伟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阵地——课堂

        赵国伟
        左云县东南小学, 山西 大同 0371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的主阵地——课堂,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然而,“互动教学”在顺应时代的发展的同时也符合了小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数学创新式思维发展,为以后的教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互动教学”已经成为现阶段最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这不仅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也为学生今后的社会交往做了铺垫。因此,“互动教学”引入课堂是有重要意义的。
        关键词:小学书法;课堂教学;师生互动
导言:
        书法是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枝瑰宝,在我国古代、现代涌现出许许多多的书法家,然而这书法艺术似乎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远,逐渐被信息技术所代替,作为教师肩上的担子更重了,在科技时代更应重视书法教学,这样才使我国传统文化艺术宝库源远流长。在小学书法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要讲求方法、学生要成为课堂的主人,避免出现教师一言堂的情况,打破传统课堂教学的弊端。教师要积极创设师生互动、设计教学相长的课堂状态,确保教学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
1 当今我国书法课堂教学现状的浅析
        书法的价值,不仅仅是作为社会沟通交流一种工具或者说媒介。中国书法,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它是中华民族五千年发展的文化沉淀和艺术结晶。需要我们一代代人继承和发扬。但是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其却越来越淡漠,这种本属于我们国粹的传统艺术瑰宝在学校课堂中学习也经常受到质疑。导致学校对书法课堂的开设也大都名存实亡。教育对书法学科的重视程度直接挫伤了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发展,再加学科师资的缺失,导致了书法课堂教学改革的严重滞后。书法课堂教学当今基本以传统技能教学模式为主,教师一笔一划教写法,学生一遍遍练习技法。我们可以把这种教学称之为:书法培训。这种技能培训式教学直接导致以下问题:(1)课堂单一式、教学对象只能针对极少数特定学生,具有选择性教学,不利于书法教学的普及;(2)课堂枯燥,大多学生无法坚持学习,不利于持续性教学;(3)强制性学习。对于书法不特别感兴趣的学生,容易产生被学习现象,不利于今后教学的持续性开展;(4)评价体系严重缺失,导致学生课堂学习的盲目性、不确定性。由于书法对于大部分的学生来说是一无所知或者一知半解。写的好与不好,大都不知如何去评价,学生无法形成一种自我评价的机制。
2 师生互动及其意义
        作为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师生互动旨在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起来,不仅要让他们“在思维”,更要让他们“会思维”。认知心理学指出,有问必答,有求必应,有时是积极思维的表现,有时不一定是积极思维的表现。由此可见,师生互动并不仅仅是一种教学形式,其实质是教学原则和教学思想的体现。因此,广义地讲,凡是能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来完成认识上两个飞跃的各种教学活动和措施都可以看成是师生互动。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师生互动”在教学活动中能进一步活跃课堂气氛,强化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有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接受知识,改变过去“灌输式”、“被动式”学习。
3 如何开展小学书法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模式的策略
        作为一名书法教师,如何上好书法课,提高写字教学质量,尤为重要,现就在书法教学中摆脱传统灌输式、单调、呆板教学模式,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挖掘教材的知识内涵,理清教学的层次,巧妙设制课堂教学形式,轻松教与学,教会学生学习书法,体会到学习书法的快乐。


3.1 教学模式的转变
        改变以往教学的传统模式,充分让学生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多方位体验互动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形成互补,带动课堂气氛,让教学活动变得有声有色,学生接受知识由被动向主动转变。
3.2 激发兴趣,营造氛围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书法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如何将学生望而生畏、枯燥乏味的书法课,变成学生想上、爱上生动有趣的课程,这就要靠我们教师去激发。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也是需要教师进行深入思考,从学生认知水平出发,合理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可以从与本课书法教学相关的故事激趣、儿歌激趣、图片激趣、谜语激趣、比喻激趣、榜样激趣、欣赏激趣、音乐激趣、游戏激趣、活动激趣、媒体激趣、竞赛激趣、诵读激趣等方式方法进行导入。如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十八缸墨水”与怀素的“秃笔成家”的勤勉;柳公权的“书品即人品”与颜真卿的忠正刚直的故事、作品图片、视频资料等等,总之要创设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才能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只有使书法教学活动在兴趣盎然、情绪高涨中进行,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3.3 引导分析、直观示范
        在全面推行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小学书法教学也要改变传统的“一言堂”灌输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要给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亲自发现、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自己的思考、想象和思维,自己理解和掌握知识。把学生的求学劲头鼓动起来,变“要我学”“教我会”为“我要学”“我会学”。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教师结合教学课件、多媒体等手段,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提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引导启发学生独立的观察思考,在学生独立思考后,指导学生进行小组探究从而得出结论。利用已经掌握的书法知识和经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掌握写好字的规律,确实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优化书法课堂教学。
3.4 以生生互动带师生互动
        在课堂上,很多时候教师秉承着快乐学习的原则对学生不断地鼓励引导,但是对于学生而言,学科兴趣与教师的默契都是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培养与磨合的。此外,学生之间磨合后产生的力量是无可替代的,良好的生生互动可以令学生个体获得同伴的支持,并且感受到学生群体的集体荣誉感,可以帮助互动不积极的同学勇于突破自身局限。所以合理的小组分配、合作学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将优等生、中等生、后进生按照比例分配,鼓励优等生带中等生,中等生带后进生,小组同等水平的学生可以建立良性竞争,相互鼓着劲学习,再结合小组力量进行不同组别的竞赛。以此在课堂上营造浓烈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个体不再觉得形单影只,而是带着团队的力量主动、自觉地融入课堂师生互动中。
3.5 对学生作业的评价要多元化,激发学习的兴趣
        在书法教学中,对学生作业的评价是重要的一个环节,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激起他们的学习书法的兴趣,使学生潜在的书法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学书法的兴趣。例如:每半个月搞一次作业展示;搞几次班级书法比赛,评出奖项,给获奖的同学发小红旗,让他们感到成功的喜悦,这样一来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发掘出其闪光点,让学生从心理上得到满足,从而增大学好书法的欲望。
4 结论
        教师把灵魂的高尚和精神的纯洁联系起来,以学生发展为根本,以促进学生发展为趋向,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探究。教学目的不是为了“教”而是在互动学习中,不断拓展自己的空间不断实现心灵转换,不断创造新的自我。只有这样师生才能在互动学习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成功的快乐,使课堂成为老师和学生共同活动的场所,学生的才会体现课堂的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徐问萍.课堂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浙江:浙江教育学院学报
        [2]袁涛,小学书法课堂教学方法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3]袁维新.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J].教育理论与实践.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