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锦武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横县百合镇江口村委小学 530302
摘要: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被应用于各领域中,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同样,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应用可提升课堂教学质量,深化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多方面能力。但是,在农村小学教育中,因环境、条件等各元素的影响,信息技术在教学应用上还存在一定不足。本文依据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实现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信息技术;农村;小学教学
引言:在以前对农村小学生的教学中,教师总是采取单一的教学手段,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学习的主动性不高,以致小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佳。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应用,可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愿意投入到知识的学习与思考中,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农村小学在信息技术的应用上尚且存在不足,未能将信息技术的教学优势全面开发,限制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
在信息化时代中,农村小学因条件、环境等诸多元素的影响,部分农村学校相对城市的教育进程较慢,教育思想相对落后。同时,教师的信息素养不足,无法科学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对学生的知识教学,影响学生的个人发展。许多农村小学教师在信息素养方面大多存在不足,有些教师虽已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相应知识。但,如今时代发展速度较快,从前掌握的知识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的教育需求。大多农村信息技术现代化建设的速度较慢,学校本身也未建立相应的资源库,学生无法学习到城市的优质资源。
二、信息技术在农村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对策
(一)转变教学观念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需要将信息技术从学校需要学习的对象变为知识学习的工具,将其变为提升教学成效的重要手段。在开展对小学生的教育工作中,信息技术的应用需要与平时的教育工作综合,真正的将信息化教育手段应用于教学环节中。而且,需要将信息技术当做辅助教学的重要工具,引领学生实现学习方式的转变。如,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知识教学前,教师可依据教学内容为学生布置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借助网络平台进行相应资料的查询,自主完成学习任务,在知识学习前就形成对其的一定印象,了解自己掌握的知识以及学习中的薄弱环节,更为精准的听课学习,提升知识学习的效果。
只有在思想层面上改变,才能在网络环境下构建新的教学以及学习模式,真正实现信息技术与知识教学的整合。
(二)加大师资建设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较快,教师想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就要主动的学习,进而实现教学水准的提高,为学生开展高质量的教学。在信息化时代中,对于信息技术方面优秀的教师,要加以表扬与鼓励,为其他教师树立榜样,带动其他教师学习信息技术相应知识的主动性。还需要对信息技术教师按照一定的时间周期考核,依据其能力适当的予以奖励。定期开展教师培训是强化师资力量的重点[1]。教师可通过远程教育模式接受系统性的教育培训,也可前往信息技术应用成效较好的学校学习等,真正的将从前的教育思想转变,学习新的教育手段,有效达成自身的专业化成长,合理应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活跃学生思维,使学生在感官刺激中深化学习,强化学生素养。
(三)重视信息资源
在农村小学所创建的校园网需要满足学生年龄、喜好等认知特征,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教学软件。还要利用资源库的成功构建加大教师、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也能将时间节省。资源共享可提升信息传播效果[2]。此外,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要达成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在信息的交互中充分展现学科特征,还能帮助学生加深对其他学科知识的深入感知,推动小学生在全方面获得发展,实现综合化成长。此种教育方式可以实现不同学科的整合,也是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趋势。
(四)提升教学能力
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是当前时代背景下的特有产物,对于学生的知识学习有着积极作用。但因教师受从前教育思想的影响严重,未能及时的跟上时代的脚步,无法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阻碍学生个人能力的提高。在新时期,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地位,利用多媒体生动的特点,以动画、视频等多种形式为学生实现知识内容的呈现,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知识探索的主动性,也能满足学生思维上的需求,降低学习的难度,保持对学习的积极心理开展探索活动,提升教学效率。若想为农村小学生落实全面教育,就一定要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发挥,转变教育思想与手段,提升教学能力,推动学生不断进步。
结束语:实现农村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系统的构建是一个复杂且长期的工作。在开展此项工作中需要结合应用现状分析,有针对的实现教育问题的解决。若想达成农村教学中信息技术教学成效的强化,社会、学校需要共同参与,一线教师也要有效应用信息技术开展对教学方法的分析,各界力量一起积极的探索与总结教育方法,为农村教学提供活力,促进农村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士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乡村小学的应用分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20,38(04):68-72.
[2]许双双.信息技术与小学教育教学融合创新实践[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