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安徽电力建设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88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优化。装配式建筑逐渐发展为建筑工程施工的重要形式。在装配式建筑工程施工中要重视施技术优化,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提升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质量管控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使得建筑行业建设规模逐渐扩大。装配式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体系,具体可以分为预制和装配两部分,具有施工效率快,施工成本低、节能环保等诸多优势,已成为未来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装配式建筑施工过程中,技术工艺的使用至关重要,其能够直接影响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随着装配式建筑施工越来越广泛,施工技术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若想要切实提高建筑的整体施工质量,需要全面掌握施工技术。
1预制装配式建筑应用优势解析
第一,由于装配式建筑施工环节的构件大多数都是经过工厂产业化生产而来的,一般情况下都比较符合标准产品规定,并且能够直接在现场进行安装,极其方便快速,当施工的进度以及时间非常紧迫的时候,其这一优势便会充分发挥出来,这也是其他相同的产品所无法媲美的;第二,由工厂标准化而生产出来的构件,与现场生产的构件相比较,其质量会更优,控制方面会更加有效;第三,由于减少了周转材料的投入,使得租赁费用不断降低;第四,现场施工环节工作量的降低对于环保会更有利;第五,生产过程中的标准化使材料节省,不必要的浪费也就减少了;第六,生产构件的时候主要是以机械化为主,标准化也更高,减少了现场工作人员的配备,使生产更加安全,成本也会大幅度降低。
2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分析
2.1预制装配式建筑构件运转
构件转运过程中必须由专人进行指挥负责,根据运转的工作计划安排,有序开展建筑预制构件运转工作。在构件装车后,需对构件成品进行清点与质量验收,保证建筑构件如期运输到施工现场。由于建筑项目施工特殊性,当进行超宽与超限运输时,必须预先向交通运输部门进行申请备案,保证建筑构件的运输安全。在对薄壁建筑构件运输时,需根据路面的实际情况对车速进行有效控制,避免司机进行超速行驶,增加构件运输风险。
2.2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
为确保构建之间连接强度符合施工要求,需要根据工程实际建设情况应用内剪力墙施工技术,进而提升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质量。厦门民恒机械有限公司厂房及配套设施—线材仓库在预制内剪力墙施工技术应用中,加强了预制构件之间的精密度,以此提升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性能,加固采用螺栓连接的方式,螺栓孔中灌注配比合理的水泥砂浆,将插筋预留在下层板中,以此固定建筑各结构与剪力墙。在实际预制构件的安装中,螺栓应该位于结构的中心位置,从而确保预制预留板螺栓孔能有效插入其中,在提升整体施工强度的基础上,使剪力墙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升。
2.3灌注技术的要点
就灌注过程来讲,主要是针对预制墙体开展灌注施工,这个过程关乎到今后墙体的各项性能,比如承重能力和导热系数等等。在正式进行灌注施工前,有关工作人员必须要对墙体提前归纳与预判,准确判断这个墙体的所有可变因素和安全性。在实际灌注中,施工人员必须要及时掌握墙体的两个方面情况,一方面是承重,另一方面是密封程度,而且应该严格的预判控制墙板轻度,以确保墙板符合建筑模式的有关施工标准。一旦碰到墙板部件存在问题,应该在及时校正整改后,做好后续的灌注工作。
2.4预制叠合板的安装施工
预制叠合板在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建设需求对安装位置和标高进行调整,避免造成叠合板的浪费。如该工程在实际建设中选择吊装方式,每隔1.5米设置一个临时独立支撑,安装完成后再次微调叠合板的高度,以点焊对水平方向固定,防止产生位移。
下独立支架无需设置排架搭设,独立支架仅用于支撑。叠合板放置在梁或墙板的每侧15mm处,放置叠合板支撑时,独立支撑距墙边不大于50cm,支撑距离不大于2m,梁板底部支撑宜根据3层楼面的数量配置独立支撑。现场没有8m以上跨度的板,最大跨度为3.75米,当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时,可以拆除独立支撑。
3装配式施工的质量管控策略
3.1严格监督原材料和混凝土施工
作为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必须要对装配式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管控,提高工程施工质量。第一,需要严格监督原材料以及混凝土施工全过程。因此,必须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全面检查质量合格证明文件和进厂复试报告,其中,质量合格证明文件主要包括外加剂以及水泥等等,确保其施工质量与有关规范相符。第二,认真检查钢筋连接套筒以及钢筋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而且检查钢筋套筒灌注连接接头的报告,确保以上这些材料质量合格。
3.2重视对构件制作成型过程的质量管控
重视对构件制作成型过程的质量管控,必须要制定有效的策略,包括以下几点。第一,对于施工单位而言,必须要对钢筋进行有效的质量管控,确保其位置、规格等等都达标。第二,施工单位必须要检查纵向受力钢筋焊接检测报告,确保其达标。第三,施工单位必须要仔细检查预埋吊环,让其在各个方面都与具体的施工规范相符,比如:预留孔洞的位置以及数量等等。
3.3加强施工人员与机械的控制
(1)为了更好地控制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需要建立管理小组和监管小组,保证管理工作受到实时的监督,确保施工人员和施工机械由专门的人员统一进行管理,并发挥监督小组的作用,监理管理工作开展,确保管理人员可以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开展工作。(2)需要培训所有的施工人员,使其通过培训可以对施工关键技术有清晰的了解,明确施工工序,并由施工经验丰富的人员进行搭接工作。(3)需要重视机械设备检查,并经常进行养护。(4)需要对关键施工过程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同时还需要制定完善的管理体制,严格按照应急方案处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突发问题。(5)质量小组的工作人员必须由技术经验丰富的人员组成,使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得到严格的控制。
3.4建立统一化的生产装配式建筑市场
装配式建筑发展过程中,其相应的生产系统有待完善,市场依旧需要进行统一,对资源进行优化整合,实现装配式建筑市场化政策运营,清楚明确分工,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并且需要二次配置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施工,对现有的市场资源进行共享,形成相对完善的装配式建筑市场产业链。慢慢接近商业化以及市场化,大大的提升配置效率,减少成本。
结语
综上,笔者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论述,简单阐述了预制装配式建筑的定义与实际应用优势,重点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进行探究,说明对应施工技术管理控制的重要性。未来预制装配式建筑开发过程中,为充分发挥出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优势,应当推动施工技术标准化、规范化、流程化完善,主动规避相关施工技术隐患与缺陷,提高工程整体建设质量与安全。
参考文献:
[1]梁健.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问题与防范措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68(5):252-254.
[2]刘军.预制装配式住宅建筑施工关键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9(33):147.
[3]杨成勇.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21):144-145
[4]时俊锋.装配式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技术及质量管控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14):181-182.
[5]魏晴,朱浩宇.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J].绿色环保建材,2020(11):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