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八局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近年来,居民楼的建设脚步越来越快,住房的数量也日益增加,工程质量是其至关重要的部分。而能确保质量的基础就是施工技术,在施工技术中,桩基础是一项很重要的内容。桩基础的优点有很多,它能使建筑物的沉降量很小且还很均匀,同时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较强的承载能力,所以桩基础大多数被应用在高层建筑与地质条件不好的建筑上。然而,地下障碍物及地质突变等因素是施工中常见的质量问题。以下针对在桩基础的施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对策。
关键词:房屋建筑;桩基础施工;技术问题;处理方法
1导言
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是房屋建筑施工建设的根本目标,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施工中的应用,能够极大提升工程结构与地基部分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房屋建筑的整体使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因此,施工单位需要依据房屋建筑施工的目标和要求,强化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科学合理性与可靠性,进而提升工程地基与基础结构的整体强度和承载力,保证工程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增加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地基基础施工技术
2.1挖孔桩技术
挖孔桩施工技术相对于其他施工技术而言,具有操作简便的优势特点,且具有较强承载力,该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缩短施工工期,减少施工材料资源等的成本消耗,因此,挖孔桩施工技术在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挖孔桩施工技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进行挖孔,因此,在技术实施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地表进行处理,保证地表的平整度,同时,依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和具体要求精准确定挖孔的位置,避免挖孔位置出现偏差。通常情况下,施工人员采用十字交叉法确定挖孔的具体位置及桩径的大小,进而能够推动挖孔桩施工技术顺利有序的实施,保证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
2.2钻孔灌注桩技术
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是现代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重要技术类型,在具体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首先需要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确保地表的平整度。之后,依据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要求对泥浆材料进行科学合理地制备。在钻孔施工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如预埋护筒等措施,有效防止坍塌事故的发生。钻孔施工中,需要依据工程设计方案及具体要求先对钻孔进行定位后再进行安装施工。在钻孔施工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按照工程施工方案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操作,避免误差情况发生而影响技术应用的有效性。此外,在完成钻孔安装等施工环节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并对孔位、孔径及孔深等数据进行记录,为后续工程施工环节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依据。
2.3静压桩施工技术
静压桩施工技术在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具有较强的环保性能,符合当前国家要求的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基本理念和要求。现阶段,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紧缺,大部分房屋建筑工程的场地都距离居民区较近的位置,导致施工中产生较大的污染和噪声等问题,给周边居民的生活造成诸多不利影响。静压桩施工技术采用压桩模板在压力的作用下对地基进行打桩,进而起到加固地基基础结构的作用,有助于提升地基基础结构的强度,同时能够减小施工中的噪声污染,将对居民生活造成的不良影响降低最低。
2.4强夯法
强夯施工技术指的是对土层地基进行夯实的物理性加固技术,该技术在软土地基中较为常用,能够有效降低地基沉降与土层坍塌事故发生的概率。在实际施工中,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地基的土层进行勘察与分析,并依据土层的软硬度将地基划分为不同区域并对施工所用的夯锤进行选择。之后需要安装夯实设备并将夯锤的高度调整到最佳位置,保证地基土层密度夯实达到地基施工标准要求。夯实施工完成后,施工人员要对土层的密度进行严格检验,并通过复夯操作避免地基下沉情况发生。此外,施工中需要保证夯实作业的强度,同时强化对夯实机械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工作,从而提升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
2.5DDC灰土挤密法
DDC灰土挤密法通常被应用在湿陷性黄土质的房屋建筑地基施工中,该技术的应用通过降低地基土质的湿陷性,缩减地基构造,有助于降低土质形变问题发生的概率,从而优化与改善湿陷性黄土的性质,有效提升地基的承载力。该技术通常与强夯法结合使用,先将灰土注入孔内,在分层操作之后利用强夯法的重锤击打作用提升地基土质的强度,进而形成混合性复合地基,有利于提高地基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
3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在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要点
3.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地基基础施工对于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及后期的使用效果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且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对于地基基础施工整体的水平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施工人员需要在技术应用前做好施工准备工作,保证工程施工顺利有序地进行。首先,施工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察,并以数据的形式对勘察结果进行记录与统计,为工程施工方案的设计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其次,在技术应用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地表的垃圾、杂质和积水,保证地表的平整度,推动地基基础施工的顺利开展。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全面了解与掌握施工现场原有的建筑结构及相关设施的具体位置,避免施工过程中建筑结构及电缆电线等设施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
3.2确保施工现场放线定位的精准度
施工人员要保证施工现场放线定位施工严格依据施工设计方案来操作,通常情况下,采用施工方格网的方式来制定控制线,进而确保相关尺寸及位置的确定符合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的标准和要求。完成初步定位工作后,施工人员要通过对放线的复核工作避免桩位误差情况的发生,进而保证桩位作业施工的效率和质量。此外,施工人员还需要依据施工标准和要求精准确定水准点的位置,并对相关数据参数进行有效记录与整理,进而推动后续施工工作的有序开展。
3.3提升地基土的抗剪强度
地基土的抗剪强度直接影响着地基基础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提升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的建设质量产生着重要影响。抗剪强度指的是在施工中能够有效抵抗剪切力的能力,房屋建筑地基基础施工中可能由于地基土质等条件的影响,导致地基基础结构的抗剪能力存在较大差异,但不管任何情况,地基土自身的抗剪强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一旦超过地基土的最大荷载,则容易对工程地基基础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施工人员在地基基础施工中要在各个施工环节提升地基土的抗剪强度,进而增强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3.4减缓地基压缩的影响
现代房屋建筑工程的荷载力与地基填土的荷载力和周围环境结构等因素具有紧密联系,因此,为提升房屋建筑工程地基基础施工的质量和水平,要求施工技术人员将地基压缩的考察工作作为地基土环境压缩模量判断过程的重点内容,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地基沉降问题的发生,最大限度地提升地基基础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进而保证房屋建筑工程整体的施工质量。
4结束语
桩基础的施工质量在整个工程中占据的位置举足轻重。不仅要改进桩基施工技术的主、客观方面,而且要做好施工之前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工作出现失误与偏差,既要加强管理,又要加强监督,从而提高桩基础施工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张明忠.房屋建筑桩基础施工中的技术问题与处理方法探究[J].低碳世界,2019,9(03):188-189.
[2]魏文康,邓玉庆,赵萌,张洪运.高层房屋建筑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1):130-131+159.
[3]武晓栋.高层房屋建筑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存在的问题与措施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08):57-58.
[4]闫星青.简析房屋建筑中的桩基础施工技术[J].建设科技,2018(06):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