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
摘要:如今,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审美情趣和眼界也随之扩展,住宅小区的绿化工作得到了业主和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以市北高新园二标景观工程为例,阐述了小区绿化设计理念与植物配置特点,并分析了施工中面临的技术难点以及关键性施工技术,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人员带来参考。
关键词:小区绿化工程;施工难点;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前言
当前,打造绿色城市、绿色家园的呼声日渐升高,小区绿化施工范围不断扩大,施工技术也得到了优化创新。在实践工作当中,许多具有先进性和高效性的施工技术都得到了广泛应用,为解决绿化施工难点、提升工程整体质效提供了极大帮助。那么,为了进一步提升绿化水平,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对绿化施工的难点和技术要点进行深入研究。
1市北高新园二标景观工程概述
此次工程所在区域为上海市静安区平陆路965号,位于上海市北高新技术服务园区之内。市北高新园二标景观工程的主要内容包括土方施工、绿化种植、园林建筑小品、水电安装、室外给排水和隐形消防道路等。本文着眼于市北高新园二标景观工程中的绿化种植工程,对其施工难点和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在此次施工环节,应保障建成小区拥有45.98%的绿地率,整体绿化面积达9000㎡,草本地被、乔木以及灌木的种植量分别为12252㎡、237株和642株。绿化工程的整体设计应满足居住区的园林功能要求,从而为住户营造出绿色、共享、和谐的园林化小区绿地空间;设计时,应着力保障科学、艺术与自然的有机结合,在满足国家和上海市绿化园林工程规范的基础上,保证以人为本、生态环保。
2工程设计理念与植物配置特点
市北高新园二标景观工程的绿化设计理念十分明确,就是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的绿地空间。绿化工程的整体设计风格与居住区的建筑风格保持高度一致,绿化工程整体既具有美化环境、优化生态的效果,又具备营造景观、愉悦住户身心的功能。因此,绿化施工区域大多为室外开放性公共空间,而植物配置方面也选择因功能分区而灵活调整。在此环节,相关工作人员选择以人工培育的中小型苗木作为绿化工程的主要材料,为营造出自然、舒适、静谧、美好的生态景观区奠定了基础。而且,以人工代替野生的苗木选择方式,不仅可以避免因施工而造成的生态破坏,更能提高植株选用的灵活性和丰富性。基于市北高新园二标景观工程的植物配置,实现了以人工培育植株有效模拟自然的目的,为住户们营造出了观感自然、生态和谐、茂盛葱郁、色彩丰富的绿化景观空间。
3绿化景观工程的施工难点与关键技术
市北高新园二标景观工程的施工难点主要集中在低温季节的植物栽植以及提高成活率方面,为了提高该项工作质效,相关工作人员必须选用合理的解决措施。当然,在小区绿化工程当中,施工重难点还包括小区内的户外活动区域施工和布设,相关人员必须采用关键技术保障土方施工、排水施工的高效性、环保性和可持续性。
3.1植株栽培关键技术
对于小区绿化工作而言,保证苗木与草皮生长健康繁茂是最为基础也最为重要的工作。在低温环境之下,保证植株栽培有效和正常生长的难度将会大幅提升,因而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提前选定实用性技术,为保障施工质量奠定基础。
3.1.1植株栽培
市北高新园二标景观工程的绿化种植施工工期选定在夏季高温季节,但由于施工期间的整体气温极高,所以苗木生长环境较为恶劣,对种植施工和成活管理都造成了一定的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着力优化苗木的生长环境,做好温度与灌溉水源调控,从而有效提升苗木的成活率。由于种植施工温度过高,所以空气与土壤当中的水分含量无法与平时相比,苗木种植时应更加重视灌溉问题。在此环节,施工人员既需要保证灌溉充足又需要对过度灌溉风险进行提前预防。
第一,以培植方式、品种和成活率对绿化种植苗木进行优选,保证适地适树[1]。基于这一要求,案例工程主要选用了榉树、朴树、白玉兰等规整挺拔且较为高大的植株作为上层乔木,并以列阵式方案种植日本早樱、整形桂花、观花灌木等作为中层植株;在小区内,还选用了红梅、香樟、栾树、无患子、鸡爪槭等上层或中层乔木,共同营造出一片自然舒适绿地空间;而为了兼顾美观性,施工人员还利用了金森女贞、红叶石楠、茶梅、西洋杜鹃等花期长、适应性强、色彩丰富且绿量足的观赏性花朵充当分区隔离色块。
第二,优化种植穴处理,在规避地下管线与隐蔽物的前提下严格按照绿化施工方案挖掘栽植穴,保证垂直下挖和提前浸穴;栽植前对栽植穴进行深翻熟化和增肥改良,保证穴内土壤水分、有机质含量以及肥力能够满足植株生长需要。当然,在实践中相关工作人员还应该做好种植土厚度控制和土层疏松工作,为保证种植土壤的排水性和透气性做好充足准备。
第三,在开展种植施工前,施工人员应该对植株进行提前处理,以便于提升植株种植便捷性和成活率。比如,灵活修剪植株根系,及时剪除病虫根、破裂根,并尽力保证植株根系长度的一致性以免出现过长根;还应基于植株品种,对其根系和树冠进行合理修剪,从而保证地上地下生长平衡。在此环节,植株的修剪量应控制在1/3-2/5,并在修剪后及时涂抹愈合剂。
3.1.2成活管理
在成活管理环节,绿化工程施工人员需要重点关注绿植花卉的病虫害防治和施肥浇水工作,从而着力提升苗木的成活率。
在施肥浇水时,相关工作人员应基于植株的生长特性和种植区域的温湿度变化,做好合理控制。比如,以天气情况和土壤含水量为基础,结合苗木生长习性控制浇水量,浇水时采用见干见湿、透浇原则作业;合理控制浇水频率与水量,避免因过度浇水而造成死苗烂根[2]。施肥时,也应该根据植株特性合理选择肥料类型和施肥频率。以本次绿化工程中大量使用的朴树为例,浇水时应秉承“干透浇透”原则作业,由于种植工期内气温较高施工人员还需以每天喷雾、浇水的方式保持水分充足,待进入冬季后最佳浇水时间是不上冻的正午;在施肥时,应在朴树生长期基于“薄肥勤施”原则施放磷钾肥,施肥频率应控制在1次/15d,而进入秋季后还应追加腐熟有机肥,为植株越冬做好准备。
病虫害防治的重点在于防治方法的有效性和防治工程的可持续性,此时应尽量避免因施放农药而造成环境污染。在市北高新园二标景观工程当中,施工人员选用了“树虫一针净”作为病虫害防治药剂,保证了养护工作的环保性、无公害性和可持续性。而且,还基于这种药器合一、使用便利且不受条件限制的养护药剂产品,大大提升了养护工作的质效,保障了苗木成活率和整体植物景观效果。
3.2排水关键技术
排水施工同样是市北高新园二标景观工程中的重点工作内容,为攻克排水施工难点,本次施工选用了在种植区敷设UPVC透水盲管技术作业。在此环节,施工人员需要根据种植区的植株位置、灌溉水源管线、地形地势以及种植要求,合理设计透水盲管敷设方案,进而保证根系环境的多余水分得以顺利排出。同时,消防道路上的单边线性排水沟排水设计,还使得排水施工中存在铺装面标高控制难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次施工选择采用多点定位、多次测量和试铺试排等技术保障铺装整体流畅性和排水坡度需求。
3.3节能减排关键技术
在市北高新园二标景观工程当中,为保障绿化工程施工质效,应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工艺,它们的环保性相对较高,为解决施工环节的节能降耗难题提供了巨大帮助。在实践中,施工人员应用了减量化处理技术,以分选、破碎和浓缩等方式对施工的固体废弃物进行了妥善处理,既避免了废弃物污染环境又降低了施工成本[3]。同时,在选用农药化肥时,相关工作人员也将无污染、无公害作为首要标准,为保障土壤、空气、水体和整体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巨大帮助。而且,在栽培植株时还选用了三维土工网作为防护网,为提高植物根系稳定性提供了保障,能有效降低乔木的倒伏风险,降低了重复种植或固定根系的几率。此外,本次工程还基于节能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开展了镜面水景的水循环处理。由于绿化工程施工环节栽植了大量绿植与花卉,所以需要使用的灌溉水源较多,而基于水循环处理可直接从镜面水景中取水灌溉,更可将水用于道路清洗,将会大大缩减运水和管养成本。工程还采用了石材防返碱技术,通过铺装由低碱性水泥与粘结剂拌制的粘结材料,避免石材出现返碱,让石材铺设效果和防水性都得到提升。
结论:在小区绿化施工环节,创新优化施工理念以及植物配置方案十分有助于提升施工质量。为了有效解决小区绿化施工的难点,相关工作人员必须从实际出发,着力提升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并在实际作业环节积极应用新技术、新品种和新工艺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卫.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合理配置的探讨[J].中国住宅设施,2019(11):78-79.
[2]贾宏英.住宅小区园林景观绿化施工与植物合理配置探究[J].现代园艺,2020,43(6):75-76.
[3]汪杰.住宅小区绿化景观工程施工关键技术分析[J].现代园艺,2019(8):197-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