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鑫
北京十中,北京 100000
摘要:随着疫情突如其来,而防控疫情又逐渐转为常态化。教师也要很快的改变教育方式,将各种教育方案随时可以调整成线上教学方式。而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是生物学教学的基本形式之一,鼓励学生参与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让学生学会用实验探究的方法去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过程,是教师在生物课上的重要任务之一。那么如何在疫情之下,指导学生在家进行实验探究活动,进行利用家中现有的条件,让学生自己独立地实施实验。本文进行的一些尝试。
关键词:线上实验教学;家中进行生物实验
一、课例实施背景:疫情突如其来,师生在家进行线上教学。学生面临生物中考。对教材中以碘液检测淀粉变蓝为基本实验原理,教师指导学生复习教材中碘液检测淀粉实验,唾液消化淀粉实验。观察玉米籽粒结构实验。然后提示在现有条件下再设计唾液消化淀粉实验。通过实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解释。从而达到练习生物学实验基本技能,并运用所学实验原理,实验设计原理,实验经验对生活中淀粉,唾液,碘液相关现象进行解释,推理,合理判断。
二、课例实施过程:
1、带领同学们复习教材中碘液检测淀粉实验。
初中生物中很多实验用到了碘液。有的是用碘液染色,有的是碘液检测淀粉:观察玉米籽粒的结构,唾液消化淀粉,绿叶在光下产生淀粉实验原理都是碘液与淀粉变蓝色。这三个实验我们同学在家都可以做。
碘伏和碘酒是常见的消毒剂,在药店中可以购买。这节课的实验同学们可以将碘伏稀释后当做碘液来使用。
提醒同学们在家实验的安全,复习实验要点:比如玉米籽粒的纵切技巧,唾液消化淀粉实验的过程,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的原则。
2、总结设计实验原则。
.png)
设计实验过程要注意实验设计原则: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对照原则和重复原则。控制单一变量原则:在一组实验中,只有一个要研究的变量,除这一变量,其他实验因素都保持相同,如在本实验当中,淀粉为唯一变量,则碘液的浓度,体积环境温度等都要保持相同。对照原则:为排除其他实验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我们设置对照组,以便观察出单一变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也就是说,实验结果的差异只是由单一变量不同而造成的。设置对照组,可以更好地分析实验中的因果关系。重复原则:为避免实验结果偶然性,使实验数据更加准确,需要重复实验。
3.线上指导学生发现问题,交流、讨论、查找资料、进行实验再验证。
4.学生模仿教材实验设计,利用家中现有条件实施实验过程。
唾液消化淀粉实验,学生实验用具五花八门
.png)
瓶盖 矿泉水瓶改装
5.引导学生发现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引发思考,进一步探究。
学生独立设计实验,实施实验过程中会有漏洞,操作失误,或者遇到课本上没有解释的实验现象,从而需要重复实验,改进实验,查阅文献。
三、教师反思
疫情期间,虽然同学们不能在实验室进行生物实验,但是如碘液检测淀粉这样比较安全,实验材料容易获取,实验条件简单的实验是完全可以在家进行的。而且唾液消化淀粉实验是初中生物典型的探究实验。同学们在家有时间,有条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全部探究过程。同学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反复进行实验,发现实验中设计或者操作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查阅资料,改进实验,进一步探究。同样的实验原理,不同的实验设计,不拘泥实验用具,在整个实验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极高的热情,也展现出各种创作智慧和深入思考的思维深度。学生们自己完成这个探究过程才发现,实验并不是教材中所呈现的那样完美。实验结果与教材中呈现的不一致,原因是什么?更需要学生尊重事实和证据,发现问题,查阅资料,深入思考,完善实验设计,再次进行实验。这就是科学素养中理性思维最好的体现。学生通过生生交流,师生交流,查阅资料后,发现唾液消化淀粉的实验原理在生产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比如用于检测运动员压力,比如不同年龄,身体情况的人唾液淀粉酶的含量差异等等。通过这次活动学生们不仅了解到了更多生物知识、开阔了知识视野,同时也提升了生物学科素养。用理性思维进行科学探究,感受到生物学科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