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四有”课堂教学模式 打造小学体育有效课堂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王宇
[导读] “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

        王宇
        鹤壁市湘江小学  458030
        摘要:“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指的是:有“适当”的学习目标;有明确“可行”的学习方法;有“充足”的讨论时间;有“精当”的当堂训练。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四有”的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充分展示“四有”的教学模式,实现新的教育目标观、教育观、评估观、学生观,最终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尤其是对于体育这门学科来说,推行“四有”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效率。
        关键词:“四有”课堂;教学模式;小学体育
        引言:近年来,小学体育在小学教学中的重视度逐渐增高,小学生体育课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但是学生的上课效果却在逐渐下降,更多的教学研究着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所以研究小学体育课堂的教学策略,对于打造高效体育课堂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对体育课程中学生兴趣培养的应用战略进行研究,能够为基础体育教师提供理论基础,以便更好地提高体育课的教育效果。
        一、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一)对体育教学不重视
        由于应试教育理念的存在,很多教师会密切关注学生的文化素质,认为开设体育课程不重要,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影响不大。所以小学体育课的课时设置严重不足,在这个基础上,还经常会被其他文化课堂占课,使得教育效果不理想。加之学校和老师对于体育教学的不重视,认为学生没必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体育课堂上,同时,很多家长会认为体育教育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没有积极推进体育运动。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限制了学生体育能力的提高以及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目标。
        (二)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
        学校将投入大量教育经费用来兴办实验室、电脑教室、多媒体教室等设施上,通常会导致体育基础设施不完善,所以导致现有的教学工具落后,体育教师组织教育活动时会因此遇到比较大的困难,难以保障学生运动安全。所以出于安全考虑,教师只能缩短体育课上课时间,简单地组织热身活动,让学生回教室休息。学生们认为体育最适于娱乐、吃零食、说话,使得学生们难以发挥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得体育兴趣不高,身体素质差,所以最终导致体育课堂的教学无法大力的推行。
        二、在体育课堂中推行“四有”课堂教学模式的重要性
        小学体育要通过运动的方式来启蒙学生的规则意识、科学锻炼意识、安全意识。小学体育可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顽强的斗志,同时通过体育锻炼,让学生收获到好的体格,在学习之余,还能够起到放松身心的作用。所以加大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小学体育课堂要通过正确引导、科学引导,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以及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在小学体育课堂中推行“四有”课堂教学模式,能够提高体育教学的课堂质量。“四有”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是以全体学生为对象,全面发展学生,核心是教学改革,关键是改变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一模式的基本含义是“有目标、有强化、有互动、有教育”的进行课堂教学,课堂程序大体分为“展示目标、问题介绍、相互作用学习、成果展示、评价宣传、有效训练”几大部分,通过有方式有目标的进行体育教学,让课堂教学效果更高效化,提高学生的体育课程兴趣,让小学体育课堂更加规范化,协调化的发展。


        三、推行体育课堂“四有”教学模式的有效措施
        (一)体育课堂中有明确的课堂目标
        在每一节课以及每一学期的体育课程中,制定明确的课堂学习目标,使得整个课堂教学过程都是围绕学习目标而开展的,使的体育课堂教学有秩序的进行。一节40分钟的体育课程必须从一开始就以学习目标为中心,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实现教师所指定的学习目标。许多课程效率下降的原因之一是学习目标的放弃,而不是由于正确的学习目标的确定,所以,体育教师应根据不同班级不同年级的特点,制定符合教学内容的整体要求,做到既少而精,切合实际的制订教学目标,并在每节课开始前,和学生们讲解本堂课的目标,让学生也能够一起为这一课堂目标而努力,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效率,打造高效课堂教学效果。
        (二)体育课堂中有老师的精讲
        在很多小学体育教学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体育老师不会对所教学的内容进行精讲,就简单的带着学生做操,锻炼,就草草结束一堂课的教学。所以在“四有”模式下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该咋每一堂课开始之前,根据所指定的教学目标,确定本堂课的精讲内容,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这一内容将体育锻炼的方式准确的传授给学生们,通过重点讲解的方式,再让学生加以练习,能够提高学生体育课堂的效率,让学生充分的参与到体育课堂的教学中来,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
        (三)在体育课堂中有师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
        小学体育本就不是一门死板的课程,所以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多带着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之间加强合作配合,增加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从而提高体育课堂的教学效率。“互动”是“双方向”的而不是“单方面向”的。=,所以“四有”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体现学生在课堂的主体位置、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会探索、学会体验等。通过互动交流,让学生的思考方式才能活跃起来,从而加强学生在体育课堂中的参与感,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育课堂教学,从而打造高效的体育课堂。
        (四)在体育课堂中进行高效的训练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达到学习知识,并且将知识巩固应用的目的。所以在体育教学中,应该有意识地让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并且在课堂上留出时间给予学生训练的时间,将所学的知识加以运用。在课堂上以练为主,强调体育训练的效果,把实践作为学习的主要环节,将“实践”的课堂主体作用产生出来,这样才能真正将体育课堂教学的效果体现出来。练习的形式包括巩固练习,加强练习,扩大练习等几种方式。体育课堂教学练习应该具有针对性、有效性,有利于实现和加强教学目标。并且所训练的内容要能够增强学生的可学性,要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积极的参与进来,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高效性。
        结束语:“四有”课堂的教学模式不是孤立存在的,需要与课堂活动内容紧密结合起来,通过与课堂各个环节之间的相互联系,让体育课堂能够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更加高效,科学化的激发学生的体育训练兴趣,在增强学生身体综合素质的同时,还能够促进学生身心协调有利的发展。“四有”课堂的教学模式,体育教师应当结合课堂实际教学过程,积极创新,善于发现,善于总结,提高体育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王来道. 推行“四有”课堂教学模式打造有效课堂[J]. 科学咨询, 2016.
        [2]张国秀. 关于打造小学体育四有课堂提升核心素养的策略[J]. 山海经:教育前沿, 2020, 000(004):P.1-1.
        [3]简光超. 四有体育课堂指导下小学体育课运动兴趣培养的实践研究[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 010(013):100-1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