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瑞都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市场经济的发展环境下,建筑设计行业获得了充足的发展,但是在其管理经营方面,众多的问题依旧是其发展的重要阻碍,比如对于市场经济的关注不够、缺乏服务质量、相关的管理人员不足、奖励机制太注重短期效应等,只有积极转变观念,积极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引进和培养相关的管理人才,并且完善人才管理体制,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设计院;经营管理;问题;对策
前言
在经济新常态的改革路途上,市场经济逐渐渗透到经济活动的方方面面,相伴而来的是不断增大的竞争压力,因此,每个行业,每个企业,都在不断寻求新的方法以增强自身的国内国际竞争力,包括众多的建筑设计企业。众多的建筑设计企业,在不断提升自己的核心技术的同时,也开始关注自己在经营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希冀通过解决相关问题以获得更大的市场竞争力。
1、经营管理之建筑设计院
目前,在我国的建筑设计领域已经取得了众多不同的成就,不同方向、不同规模的建筑设计院在众多地区开始普遍存在,从整个行业来看,规模越大的建筑设计院其自身的体量越大,设计到的项目方向也越多,因为其整体的体量优势明显,使得其在众多的项目中的竞争力较为明显,但是众多的中小建筑设计院也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给行业注入活力同时,也对传统的优势建筑设计院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其生存压力依旧较大。整体而言,虽然众多的建筑设计院不断变换着自己的发展策略,但对于自身管理经营革新方面关注的不足,严重制约着自身的长期健康发展。
2、建筑设计院之经营管理问题
2.1 对市场经济特征的忽略
市场经济发展到今天,顾客在市场竞争中成为众多企业争相服务的对象,对顾客提供的相关服务也成为企业在经营管理中不得不考虑的一个因素。只有留住客户,并且不断发掘新的潜在的客户,建筑设计企业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部分的建筑设计企业,在对客户的服务中,缺乏较为完整的服务流程,只注重前期对顾客的吸引以及中期和客户的沟通,但是一旦设计完成,对于相关的售后服务做得并不完善,出现态度恶劣、推卸责任敷衍了事、甚至没有后期的服务等等,导致顾客的不断流失。此外,在服务的过程中,些许设计院并没有顾客意识,还是以自我的设计为主,缺乏和顾客的及时的有效的沟通,对于和顾客初衷不同的部分没有及时得到改正和完善,导致最终的设计产品不能令顾客满意,进而影响顾客的留存和开源。
此外,随着市场中出现的相关设计院不断增多,其市场份额会被相应的压缩,部分单一设计院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但是面临如此困境,部分建筑设计院依然固守着自己传统的设计项目,只能被动的接受市场缩小的问题,并没有积极开拓市场的意识,也不愿意去涉足新的领域,再加上相关的技术和资金的制约,导致对外市场的开拓不足以应对眼前的市场的缩小,因此给其发展造成了重大的影响。
2.2 经营管理机制的固化
部分建筑设计院,在管理方式上还是沿用的较为传统的行政管理的方式,许多的管理人员对技术相关的东西并不是特别理解,因此不能人尽其用,往往和实际的设计人员之间存在着割裂的关系。其次,并没有符合设计院特征的奖惩和晋升机制,在市场竞争不断加强的今天,设计院能看到优秀作品的重要性,因此对于打造出较为出色产品的职员,往往选择给予相关的奖金作为激励的方式,这一方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众多优秀作品的出现,但是往往导致相关人员只注重眼前的短期奖励,对于产品完成后的与客户的沟通并不重视,而是去忙于下一个产品的设计,由此导致整个产品的长期效应削弱,出现客户的流失,并使得设计院整体的竞争力下降。
而且只注重短期的结果,而不注重职员平时的工作状态,不利于职员归属感和责任感的形成,也不利于今后工作的展开和设计院的发展。
2.3 专业管理人员的缺乏
在建筑设计院,人才是根本,相关的设计人才由于和产品直接相关,得到企业的重视,并且近年来人才不断出现,相对比较充足。但是对于管理方面的人才而言,就相对匮乏,因为懂得相关技术的并不懂管理,专门的管理人员并不懂相关技术性的东西,由此导致管理和一线之间存在隔阂。此外,目前部分的管理人员缺乏长远的、市场的、战略性的眼光,对于相关的经营管理的创新不够,不能跟上时代的要求。总之,管理人才的缺失使得设计院的经营管理之路越走越狭窄,不利于其竞争力的增强。
3、经营管理问题解决之对策
3.1 推动市场为导向的发展转型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建筑设计院也要遵循市场的规律,时刻关注市场的导向,并向市场型转变。首先是要有良好的顾客意识,服务意识,追求产品的高质量之外,提高自己的服务质量。采用设计者和顾客双向互动的模式,建立两者之间良好的沟通渠道,并且利用多方面的资源,针对不同的客户,从前期了解客户要求,中期积极和客户沟通,后期跟进售后反馈,打造个性化的设计、服务一体式立体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顾客的需求。
此外,应该更加积极推广自己的产品,运用各种合理的市场化的手段,将自己的技术设计商品化,促进去在市场中的流通。此外,产品的设计也要紧跟市场潮流,但要做到不附庸,即也要有自己的特色,进而保证产品进入市场,并在其中获得更大的竞争力。最后,应该根据市场的需要,不断开拓自己的业务,打造新的项目品牌,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进而获得更好的发展。
3.2 打造高效的人才队伍
引进更多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是建筑设计院增强活力,保持长久发展的根本策略。技术人才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产出,必须高度重视。另外,经营管理人才关系到设计院的长远发展,同样要有更加专业的管理队伍。首先引进人才,尤其是既是管理专业同时又熟悉设计院相关工作的人员,其次,还应该加强人员的管理培训,对于管理人才培训其关于设计院独特点的知识,对于引进的特定技术人员,加强其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以保证管理人员的专业性。同时完善相关的人才引进制度,打破传统的对于管理人才的歧视,在灵活高效的用人中,打造自己的人才队伍。
3.3 推动科学管理体制的建立
建筑设计院在整个的管理体制上,应该跟上时代的步伐,加强创新转变,改变现有的、传统的、落后的管理方式,采用先进的管理理念,加强技术人员和和管理人员的沟通合作,并且重点完善晋升通道和奖惩机制。可以合理减少短期的奖金激励的次数,更多的采用奖金和其产品的提成挂钩的奖励方式,或者奖励相应的公司股份。在晋升上,有明确的晋升标准和规范,其中,产品设计和顾客评价占据重要比例,并且直接与薪资水平挂钩,实现不同成绩,不同薪资,只要有良好的成绩,就可以得到优质的待遇,进而激发企业的活力。
总之,即便现在的建筑设计院存在着种种问题,但是只要其能够跟上市场的步伐,不断转变观念,不断创新发展,完善自身的管理经营体制,引进高质量的人才,还是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佩佩.建筑设计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7(12):90.
[2]林纮.浅析建筑设计院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低碳世界,2016(17):132-133.
[3]何广文.分析建筑设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1):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