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东县大岭小学 广东惠州 516321
摘要:教学管理是小学教育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的教学管理方式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为各项教学工作奠定良好基础。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学管理工作应承担起培养学生道德品质的责任,将教学管理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本文结合实际,主要从小学教育管理中如何落实德育教育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为相关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教学管理;德育教育;教育对策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正处在思想价值观念与行为意识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阶段给予他们良好的德育教育将使他们终身受益【1】。但目前小学的教学管理中还未将德育教育完全贯彻落实下去,德育教育与教学管理工作的结合程度不高。下面结合实际,首先就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现状做简要分析。
1小学教学管理中德育教育的不足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的德育工作有了很大改进,但也仍然存有不足之处。如在教学管理中没有将人本理念落到实处,各项管理工作还是以学校的规章制度为标准,过于制度化的管理无法调动人的主观能动性,因而也难以让德育管理工作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同时,在开展教学管理与德育教育时忽视学生自主参与,不关注学生情感体验等,导致学生对各项管理以及教育工作失去兴趣,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产生厌烦与抵触心理。除此之外,小学在将德育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中时不注重方式方法的创新优化,行事方法比较单一,从而导致教育效果不甚理想。目前小学学校的德育管理更多地体现在校规校纪、班规等方面,德育管理活动不够丰富,方式方法也缺乏创新性。
2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方法
2.1加强德育教育管理,坚持以人为本
素质教育背景下,学校的教学观念、安全管理要以学生为根本,立足学生角度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状况、学习情况等制定人性化管理方案,构建民主化管理环境,将以人为本德育管理理念落到实处。在以往的管理理念与模式下,教师的各项管理工作多是按照学校各校规章制度开展,教学管理缺乏创新,也不十分符合工作现状,针对性不强,因而管理效率与质量低下。为此在开展小学教学安全管理工作时,要能积极转变管理理念,创新管理方式,丰富管理内涵,推动各项管理工作更规范、更高效地开展。具体来说在日常的管理过程中要树立德育教育意识,树立人本管理理念,严格按照素质教育相关规范与要求明确安全管理与德育教育内涵,科学制定教育管理计划,并采取有效手段规范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科学运用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等掌握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思想特点、身体素质特征以及学习成长情况,了解学生在性格、思想等方面的缺陷,准确把握学生内在发展需求,在此基础上开展针对性教育管理与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学生能力素质全面发展【3】。
2.2构建科学民主制度,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当前小学教育管理工作的制度化特征比较明显,校园内的各项安全管理、纪律管理等都是以学校、班级各项规章制度为依据开展。健全严密的规章制度虽然能保证教学的纪律性,能确保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但一切管理工作以制度为主要依据开展难免会让整个校园教学环境比较紧张,缺乏民主氛围,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创新意识、创造能力、探究精神等的形成与发展。因此现阶段的小学教学管理工作要在坚守准则、注重纪律与安全的同时结合德育教育相关特征对教学管理制度、管理模式等进行优化改善,以学生为中心构建科学民主的管理制度,进而从根本上改善教学管理与德育教育现状,提升教学管理与德育教育水平。具体如,在构建教学管理制度时可于其中融入民主、自由、团结、和谐、有爱等理念,构建兼具严肃性、威慑力以及亲和性的管理制度,让学生更愿意接受与参与。
具体来说,教师的各项教育与管理工作,各项教学管理制度与规范要严格贯彻落实人本管理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人格独立性,同时也对学生的想法、发言等给予一定的尊重。教师要将学生当做有独立思想的个体来看待。在开展管理工作时,不能在自我化,不能从自己的角度、站在自己的立场过于武断地对一些现象或事件做出判断与处理。应当贴近学生,深入学生的生活,学会转化角色,站在学生的角度,想象学生当时所处的情境去理解学生为什么会做出不规范的行为与不安全的举动,然后再采取科学有效的指导与管理策略,逐步引导学生认识与改正错误,让其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好学生【4】。在平时教师可基于德育教育理念,采用民主协商等方式来落实教学管理,以此提升教学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
2.3创新工作手段,加强与班主任的配合
在互联网时代,可充分运用校园公众号、校园网、班级群等于教学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的思想品质与道德素质得到培养提升。如平时教师可向学生推送一些社会道德的事件、时事热点等,让学生了解社会情况,树立起一定的安全防范意识的同时坚定自身理想信念与价值立场,做一名守法守纪律的好学生。同时在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需要与班主任做好沟通与配合,要通过与班主任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学习、成长情况,掌握存在于校园中的一些比较隐秘的问题,在此基础上调整工作策略推进教学管理工作更科学、有效地开展。除此之外,教师可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媒体等的功能作用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如教师可制作一些有关学生在家表现等的线上问卷,由班主任上传到班级群中邀请家长参加问答。通过收集与分析家长的回答从另一方面了解学生核心素养、道德品质养成情况,进而给予学生具有针对性、有效性的教育引导,让学生的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培养与提升【4】。
2.4加强学校安全教育,防止出现校园暴力
学生优秀道德素质与人格品质的形成是建立在遵纪守法之上。作为一名小学生,要能严格遵守校规校纪,遵守班级规范,在学习与生活过程中积极践行团结、有爱、文明、守礼仪、孝顺、诚信等素质理念,在学习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加强自身道德素质修养,做一位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但实际上当前仍有部分学生存有违章违纪等负面行为。如当前有部分小学生在与学生发生冲突时不能很好地控制自身情绪并理性处理,而是将自己的不满、委屈等诉诸暴力。一些学生无法与其他通过建立起健康的友谊,长时间处于孤立状态或反过来拉拢其他同学排挤、欺负个别同学等。这些问题均严重损害学生身心健康,影响学校教学秩序。在日常工作中,教师应当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通过访谈、匿名建议等方式准确、全面地了解存在于学生之间的各类不健康、不安全问题,并及时与学校、相关教师做好沟通与协商,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进行解决,防止恶性事件不断发生【5】。在平时教师要对学生做好安全知识宣传与教育工作,让学生树立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与保护他人。
结语
综上所述,教学管理工作在维护校园教育秩序,保护学生身心安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教育管理工作要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创新工作方法,采取有效策略将教学管理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让德育教育得到落实。
参考文献
[1]赵淑霞.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文学教育(下),2020(03):160-161.
[2]周晓霞.分析小学教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J].中华少年,2020(05):113-114.
[3]李正建.小学教学管理中德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20(06):56.
[4]徐明.浅谈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6):1.
[5]斯徐峰.小学管理工作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问题分析[J].新智慧,2019(08):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