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设计及其应用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朱秀玲
[导读] 摘要:装配式建筑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因其在建造过程中有利节约能源、减少施工污染、并且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其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广州城建开发设计院有限公司
        摘要:装配式建筑近年来在建筑领域得到广泛推广,因其在建造过程中有利节约能源、减少施工污染、并且能大大节省人力物力,提升劳动生产效率和质量水平,其是建筑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对装配式建筑设计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意义;特征;要点;应用
        1引言
        装配式建筑主要是指用预制构件在工地装配而成的建筑,这种建筑具有建造速度快以及受气候条件制约小等优势,也是绿色建筑的重要形式。基于此,以下就装配式建筑设计及其应用进行了探讨分析。
        2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主要表现为:
        2.1工期与造价的优势作用
        传统建筑主体结构封顶施工结束之后,需要1个月~2个月的时间剔凿窗洞、防水、副框收口等工序,装配式技术要点则使用了预留墙面安装外窗需要使用的木砖的预制外墙板,主体结构封顶之后,可以直接封闭外围,节省了将近2个月的时间,而且装配式建筑技术要点也便于提前插入室内砌筑,更早开始建筑装饰工程。而且传统的建筑施工中,外墙装修、抗裂砂浆挂网涂抹等施工需要耗时2个月~3个月,相比之下,装配式建筑工程技术要点则可以在预制外墙、飘窗时同时制作完成预留孔洞、装饰线条、外墙保温层、饰面层等,节省建筑外装修时间接近三个月。因为施工效率更高,工期更短,预制装配式住宅在施工成本方面也与很大优势,节省了机械台班费用和人力费用,无论是预制构件的厂内生产还是现场组装,都是规范化标准化的流水式可重复劳动,施工效率更高。
        2.2节约资源
        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建造工业化、模块化程度更高,能够更好的保护环境。混凝土装配式住宅使用了预制外墙墙板,外墙无需现场浇筑施工,外墙模板使用量更小,应用的叠合板阳台也有效解决了木材、钢筋以及混凝土的用量。
        2.3节能环保
        装配式建筑施工产生的建筑垃圾更少,废弃物处理费用更低,有助于建筑施工成本的控制。装配式建筑工程使用到的预制构件来自工厂化加工,建筑材料利用率更高,而且加工车间内环境更加稳定,有助于预制构件的质量控制,并且预制构件现场组装工作量很小,施工噪声强度低,施工产生的粉尘、废水、有害物质排放更少,也有效减轻了建筑施工造成的环境问题。
        3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的分析
        装配式建筑设计要点主要表现为:
        3.1预制件设计要点
        预制构件是整个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关键部分,生产规范以及合理性都要符合建筑设计标准、工程质量、经济效益等方面的要求。因此,在进行预制构件生产前,要按照模数化、标准化及装修机电一体式的要求来进行设计,从而可以确保生产的构件各项技术参数细节都能够达到设计要求。最终就是合理的进行建筑构件安装施工以及后期的维护。
        3.2规划设计要点
        装配式建筑设计首先应满足常规设计规范标准要求,在设计环节控制标准化和模数化的整体规划,减少不同规格尺寸的部位构件、不同类型的住宅户型等非标准化非模数化的设计,以达到真正节材、省力、提高生产效率。同时要确保整体结构体型满足安全性与稳定性等方面的要求,还应该符合经济性的要求,发挥装配式建筑优势。
        3.3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
        第一、拆分设计。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中应该选择科学合理的布局方式,选择卧式拆分设计对于重要的结构进行拆分设计,但是要保证制作难度比较高的构件尽量的不能拆分。

第二、预制外墙拆分。该部分是整个建筑工程的重要结构体系,在进行设计中,墙板可以根据结构与剪力墙的结构部分进行拆分。为了使得构件的运输更加的方便快捷,可以将建筑结构中的任何一间预制墙进行拆分,根据建筑实际情况可以将其与其他墙体组成整体结构,在施工中要做好明确的编号,以便于安装施工。第三、标准构件的应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快速发展,逐渐的走向了工业化发展的阶段,非标构件逐渐的被应用到建筑工程中。标准构件的设计也逐渐的精细化,造型也更加的别致,外部美观性逐渐增强。此时要注意到造型与色彩的合理配置,增加韵律美。第四、非标准构件的应用。装配式建筑中的梁柱、剪力墙、楼板等都是常见的组成结构构件,可以实现大批量制作。对于内部装修以及里面结构部分可以选择一些非标构件形式,对于这部分构件要进行小批量定制制作,以满足个性化的需要。
        4某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的分析
        4.1某装配式住宅建筑概况
        某装配式住宅建筑总面积约9700㎡,共13层,结合当地规划条件要求装配率实际需求,装配式设计可采用了预制叠合楼板、预制飘窗、预制阳台、预制楼梯、预制内隔墙,实施户型组合设计。并且其外形设计采用水平和垂直相结合的构图方式,以下就其具体应用进行简单分析。
        4.2合理选择装配式建筑形式
        装配式建筑选择SP叠合板预制剪力墙体系,其连接构造较为简单、墙体可快速拼装到位、节省现场支撑、施工便捷;楼板具有较大跨度,可实现室内大空间,便于空间灵活分隔等优势。外墙采用预制反打面砖夹芯保温墙或彩色混凝土,内墙采用预制混凝土,楼盖为预制预应力SP叠合板,楼梯、阳台、雨篷采用预制混凝土。集外墙装饰、保温、门窗、结构于一体的预制混凝土夹心保温墙板作为外墙板,解决了门窗、墙体渗水,外保温、外饰面砖脱离等建筑质量通病,充分体现了较高的体系集成度。
        4.3装配式建筑设计的具体应用分析
        结合某装配式建筑,对其具体的设计进行分析,主要表现为:
        4.3.1户型组合设计分析
        户型组合设计就是灵活多样的组合成各种建筑,是装配式住宅设计中最典型的设计手法。某装配式建筑的户型组合设计主要采用以下两种组合方式。单元定型组合通常采用固定结构单元模块组合或分解成一种或两种户型。将两个独立的单元户型组合成一个超大户型,分别打通中间的储藏空间使得其变成室内过道,减少一个厨房将其变为卧室,组合成一个可三代同居的大居室。以户为单位灵活划分空间的组合方式通常借用轻质隔墙二次划分空间,其承重墙体往往与分户墙的隔声、防火等功能相一致,因而大都采用与结构单元相一致的以“户”为组合单位进行组合,其局限性是户型面积变化的灵活性较小。卫生间、厨房等因楼板留洞等因素在结构单元内保持原位置,去掉原书房与客厅间的隔墙,将书房改为餐厅,中间用可移动电视机柜来隔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大开间、可自由分隔的住宅理念,具有良好的降噪隔震效果,住宅舒适度大大提高。
        4.3.2某装配式建筑立面设计的分析
        某装配式建筑的外形设计采用水平和垂直相结合的构图方式。住宅在水平构图上有预制外墙划分,窗户、阳台、女儿墙的划分,运用分隔缝做层间划分等。在垂直构图上运用外凸的预制构件作有规律的垂直重复,在平直的外立面上突出阳台组成一个小体部突出于外墙,使外立面变成一个一个由阳台构成的竖向体部划分成竖向段落。住宅细部是外形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细部几乎都是住户要经常使用的构件,装配式住宅的外观受生产方式的制约更要注意细部处理的变化。
        5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城市建设节能减排以及低碳环保概念的不断深入,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已成为建筑产业化的发展趋势。因此为了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作用,对装配式建筑设计及其应用进行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书超等.浅析中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J].装饰装修天地,2019(7).
        [2]王文君.装配式建筑标准化设计浅述[J].建设科技,201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