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文化建设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高丽丽
[导读] 课堂教学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

        高丽丽
        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三阳港镇中学     415714
        摘要:课堂教学文化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的,好的课堂文化能拉进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习的过程由学生主导,要想构建这样的课堂教学文化,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还要了解每一名学生的状况因材施教,和学生们形成良性互动,从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关键词:初中英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
        引言:新课改要求规定,新的课堂文化分为课堂的物理文化、语言文化和情感文化。构建这样的课堂文化离不开教师和学生这两个主体因素,教师要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一些调整和改进,学生也要积极参与课堂,做课堂和知识的主导者,和教师共同努力构建和谐课堂。
        一、课堂内的文化建设
        1. 物理环境建设
        物理环境就是教师和学生切身所处的环境,包括一系列硬件设施和校园环境。物理环境排在课堂文化建设的首位,却经常被忽略,许多人通常只重视教师和学生的内部因素,而否认了外部因素的价值,认为教学只需要在师生之间进行就可以了,其实好的物理环境能极大地促进教师的讲课效率,例如多媒体讲学,英语教学需要大量的多媒体文件来拓展学生的视野,是一门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在初中英语这个起步阶段搞好物理建设,学生能学到的知识就多了一分,教师做好一个多媒体课件,需要逻辑紧密、图文结合,课本内容、重难点解析、例题这些要素组成一个完整的课件,生动的配图可以让学生们把文字和具体意象联系起来,加深记忆。教师做到这些后,上课的时候就不用花过多的时间在板书上,以免拖延讲课进度。注意要避免文字量过多,教师只需要将关键词或关键句放在课件内,通过这些key words将课堂串联起来,切忌千篇一律地照着课件读,所以多媒体教学也考验着教师的教学水平。
        类似的建设还有很多,例如上课的时候学生可以按照小组的形式排座位,形成研讨会的方式,以方便教师进行小组讨论的教学进程,或是在教室内更换英语主题的黑板报,介绍世界各地的著名景点、名人名言、美食等,黑板上每天更换两个英语单词,让学生每节课上课前拼写两遍,这样一个学期积累下来的词汇量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课上教师教学进度提前完成的话,也可以用剩余的课堂时间让学生用多媒体观看英语小短片,这样新式的教学方式所达到的效果是传统板书做不到的。好的物理建设是潜移默化的,学生身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一点一滴地积累,从初中开始就培养出跨文化意识。
        2. 语言环境建设
        语言环境建设就是说让学生习惯用本土化的表达方式,这需要大量的练习,教师可以从课堂着手,鼓励学生尽可能地多用英语对话,让学生多进行情景对话和角色扮演,体验中西方文化差异,并且还要让学生们认识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情景对话是吸引七年级学生注意力的很好的方式,趣味性极佳,比起单一讲解课文更容易被学生记住,教师还可以就文化中隐藏的差异进行讲解,例如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P38的对话,教师可以让多组学生进行朗读对话,朗读结束后,针对其中一句"How's it going?"进行讲解,此时教师可以就中西方的寒暄进行拓展,"How's it going?"相当于"你好吗?"或是"近来如何?"是西方人交流中一句常用的寒暄语,而在中国,如果路遇熟人,我们通常会说"您要去哪?"或是"您吃过了吗?"此时东西方文化差异就显现出来了,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的国家,在这种文化环境中,"和谐"是最重要的,中国人问对方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想表达自己对他人的关心,以拉进彼此的社交距离,而西方国家通常是个体主义文化,如果问这样文化下的人"您要去哪?"对方不会认为这是一种关心,反而认为这是对他们隐私的一种冒犯,类似的例子还有询问对方的年龄、收入、感情状况等,如果有学生提出其他的文化差异,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通过把讲解穿插在简单的对话当中,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大大提升,文化建设就是在这样简单的语言细节中建立起来的,学生对文化差异的认识也就会更加深刻。
        3. 情感环境建设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尤为重要,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学生需要教师的肯定和赞扬来加强他们的努力,我们教师不仅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进步,还不能吝啬自己的赞美,在教学中,我们英语教师可以多用fabulous,excellent,well-done等词来形容学生的表现。七年级的学生处于青春期的初级阶段,非常渴望自己的独立人格受到他人的关注和肯定,此时教师的赞扬所能促成的良性进步是不可小觑的。非语言交流同样重要,例如肢体语言,教师上课时要注意与学生的眼神交流,在学生们表现出积极的听课态度时,教师要给予赞扬的眼神,当学生未能回答问题但认真思考时,教师要表现出自己的耐心和信任,手势也要加入到情感环境建设中,鼓励的手势能极大地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上进心,让他们更踊跃地表现自己。
        二、课堂外的文化建设
        课堂外的文化建设指的是在课外时间进行的一系列学习过程,比起课上,课下的学习更为随意和轻松,学习应该不单单局限在课堂内,在课下学习到更多知识是课堂文化建设的侧面要素,它能让课堂得到延伸和补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英语都可以看作一种课外知识,教师可以就课外学习做详细的规定。
        第一,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推荐合适的英语原著,例如《双城记》、《雾都孤儿》、《鲁滨逊漂流记》等,读原著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词汇量,还能让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为课堂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在学生们阅读的同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任务,例如摘抄好句、写一篇小型读后感等,都是非常好的巩固方法。
        第二,教师要鼓励学生多看英语的影视作品,这样的方法可以让学生们感受到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加深跨文化交际的意识,影视作品可以涉及科技、历史、节日、教育、地理等方面,这些题材是最能够比较文化差异的。
        结束语:在进行物理环境、语言环境、情感环境建设时,我们英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改进创新我们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语言的魅力,会说英语、会用英语,做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新课程背景下英语课堂文化的和谐建构.现代中小学教育.2008年01期.期刊
        [2].有效教学的课堂文化论.教育科学论坛.2006年05期.期刊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