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措施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戎小英
[导读] 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戎小英
        大同市实验小学, 山西 大同 037000
        摘要:社会的快速发展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从而使得人们对于学生的素质教育越发的重视。在小学阶段的教学结构中,体育教学所具有的重要影响作用越发的凸显出来。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实施的形势下,人们对小学学生体育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十分关注。在小学体育教育工作全面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各方面实际情况,引用有效的运动项目和体育设施、资源,将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潜能切实的挖掘出来,从根本上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措施
导言:
        就现如今实际情况来说,在新课程改革工作全面实施的形势下,人们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十分关注,尤其是小学体育教学工作变革十分的明显,很多教师都在积极的运用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希望能够促进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良好发展。所以,小学体育教师在组织开展各项教学活动的时候,务必要加大力度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
1 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不足
        首先,教学内容创新性较差,无法切实有效的将小学学生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加以调动。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还没有达到成熟的状态,提升小学生的体育活动参与兴趣,对于培养儿童创造性思维能够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但是就当下体育教学实际情况来说,教学内容较为陈旧,缺少良好的创新性,所以在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面效果较差。其次,对于学生思想素质培养工作较为忽视,在民众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形势下,很多小学生都是在百般呵护下成长起来的,所以导致学生自身意志力较差,在参与体育锻炼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怕累,怕苦的问题,在体育运动方面也不具备良好的耐性,对于那些难度较大的项目参与积极性较差,从而会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造成一定的限制。再有,无法确保体育课堂效率。在当下小学教育中,人们对于体育学科并没有给予必要的重视,所以为体育课次数较少,无法为学生提供充足的体育锻炼时间,这样对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会造成一定的限制。
2 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措施
2.1 及时转变教学模式,灵活设计体育课堂
        教师在实际组织实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时候,教师需要将自身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的作用发挥出来,要想切实的对学生创造性思维加以培养,那么最为重要的就是需要教师彻底的摆脱老旧的教学理念的限制,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综合各方面实际情况来制定切实可行的体育教学方案。小学体育教师务必要切实的结合各个运动项目的实际特征和要求,将学生的主体作用挖掘出来,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提升学生的体育活动的参与积极性。诸如:教师在组织实施乒乓球教学的时候,因为我国乒乓球水平在世界范围内处在领先的位置,所以具有较强的民众基础,小学生对于乒乓球这项运动并不陌生。教师在正式授课之前,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来为学生播放我国知名运动员的比赛影像资料,从而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促使学生能够对乒乓球运动加以更多的理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对于后续教学工作的实施能够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实际训练情况,尤其是那些对专业技术要求较高的技术,可以组织学生自行进行尝试,随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情况给予适当的指导,从而实现提升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目的。
2.2 鼓励学生主动提问,不断提升思维能力
        问题在创造性思维方面具有较强的驱动力,在实际组织实施小学体育教学工作的过程中,教师务必要积极的运用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学习空间和机会,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促进学生能够在学习中针对各类问题加以综合思考,提升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诸如:教师在进行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工作的时候,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篮球往往会有所接触,所以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教师在实际开展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将学生氛围几个小组,务必要注意将男女学生进行区分,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训练和练习。对于那些基础篮球技术可以由学生自行进行模仿练习,而对于那些对配合具有一定要求的技术教师要重点进行细致的讲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的提问,这样才能切实的提升儿童创造性思维。
2.3 强化实践训练力度,丰富思维训练形式
        体育教学以实践训练为主,通常在操场或比较开阔的空地上进行,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自主锻炼空间,训练他们的儿童创造性思维。对此,小学体育教师应该强化实践训练力度,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训练活动,通过游戏、小组对抗、组间比赛、同伴教学等方法,丰富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形式,不仅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培养其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实现他们展现个人优势有特长的教学目标,并推动创造性思维的训练。例如,在小学体育足球教学中,教师需为学生准备标准的草坪或足球场,组织他们进行一些趣味性的游戏或活动,使其在游戏中发挥自身的创造性思维。像“听口令做动作”游戏,在足球场内,每十人一组,一人一球,由教师指定动作在指定区域内随意控球,听到哨声后用不同的部位进行停球动作,动作失误和动作缓慢者被淘汰,最后剩下的为胜利者。这一游戏主要训练学生的反应能力,当哨声响后可通过多种方法尽快把球停住,以此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3 结论
        在小学体育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儿童创造性思维,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需紧跟时代步伐,结合体育运动的优势与特色从多个方位与层面展开教学,采用多样化的训练措施发展学生的儿童创造性思维,逐步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思维水平。

参考文献:
        [1]卞林娟.小议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品位经典,2019(11):105-106.
        [2]秦粉娣.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分析[J].当代体育科技,2018,8(35):123+125.
        [3]李先平.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的研究[J].青少年体育,2017(06):76+66.
        [4]唐永钢.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J].田径,2015(11):48-49.
        [5]魏劲松.小学体育教学中儿童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漫谈[J].当代体育科技,2013,3(33):95-9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