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李俊坤
[导读] 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对我国目前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都提出了新要求,
 
        李俊坤
        (广东省珠海市金湾区林伟民纪念小学  广东珠海 519040)
        摘要:随着核心素养教育理念的不断深化,对我国目前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等都提出了新要求,强调通过数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思维,实现深度教学目标。基于此,本文在对深度学习概念和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分析基础上,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融入场景式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借助情境体验导入形式,提高学生归纳、分析和推理等能力,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深度学习;教学
        一、深度学习概念
        深度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深入挖掘相关知识点的内在思维方式和理论知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深度学习不仅强调学生要掌握眼下某一题目正确的解析过程,更重要的是注重对相关类型习题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点的掌握,注重学生学习思维和良好的思考习惯的培养。
        从长远来看,深度学习在学习目标上,强调学生长期的甚至终生的学习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内容上,强调老师要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当然这种拓展是基于教材为基础。在教学学习过程上,更要注重学生解题的能力的开发。总体来看,深度学习突出学生学习能力培养,让学生能够在数学学习基础上具备举一反三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二、目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守旧
        受我国传统灌输式教学理念影响,目前我国的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仍然以老师“教”为主要内容,不注重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这会影响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只是死记硬背地记住一些公式、定理和解题过程,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二)教学内容单一
        相对于其他科目而言,小学数学教材的可拓展性较强,老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培养、逻辑思维等教学。然而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依旧是就教材讲教材,不注重对教学内容的拓展,忽视通过数学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忽视逻辑培养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运用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易让学生产生思维上的疲惫,不利于拓展学生思维。学生只会表面乖巧地学习,却对学习内容缺乏主动、深入的思考,对所学习的内容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更不能学以致用,用数学知识武装自己的大脑。
        三、深度学习视角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思考
        (一)运用主题图,搭建学习框架
        小学数学以基础学习为主,通过基础知识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框架,为其未来的相关学习奠定基础。为了更好地开展小学数学深度学习,老师要注重运用主题图,通过主题图将相关知识点形成串联,从而构建数学学习框架。


        以“时、分、秒”学习为例,由于时间一个动态的概念,而课本上老师的语言讲解只能静态地呈现某一刻钟表中表针所指的位置,不利于加深学生对时、分、秒三者之间关系的理解。而通过动态的视频类主题图,在课堂上老师播放钟表从9点30分走到9点31分的过程,让学生看到这之中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变化,从而能使学生自己得到1分钟等于60秒钟的答案,使整个教学活动变得简单和轻松。由于课堂时间有限,老师可以布置让学生观看从21点30分到21点35分时针、分针和秒针的变化的课后作业,加深对“时、分、秒”知识点的印象,实现深度学习的教学目标。
         (二)借助微课资源,助力学生思考
        小学生的年龄阶段决定了其对网络平台充满了好奇心,小学数学老师可以通过制作微课资源,提高学生积极性,让学生爱上数学课堂。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微课进行课堂开始前的相关备课工作,把课堂内容与学生所感兴趣的游戏内容等融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以《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为例,在课堂开始前老师课堂播放过生日切生日蛋糕的画面,学生一定会很奇怪这是什么用意,然后老师可以借学生的好奇心开始上课,为课堂知识做铺垫,同时使相关知识点变得更加通俗易懂。此外,在课下作业布置上,可以利用网络渠道了解学生在家的学习情况。反过来,从教师的角度,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能够更加准确地表达一些具有抽象性的知识,使这些课程变得轻松易学,提高教学效率。同时,由于微课的时间较短,学生可以用课间十分钟、睡前时间等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这对于培养学生学习习惯,加速深化学习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三)情境体验式导学,培养学生“理解之智”
        小学阶段学生整体而言理解力较弱,数学教学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学生因为对基础概念理解不足,而不能掌握相关知识的情况。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深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力,可以引入情境体验式导入。
        以“万以上数的认识”知识点为例,在该课堂导入环节可以引入“比一比”游戏情境。老师邀请两个同学到黑板中,各自准备一张白纸,由老师说开始并数三下结束,比一比两名同学在三秒内谁写的数字更大?可能第一个同学写了“9999999”,第二个同学则写了“112222222”。在老师回答之前,老师可以让其他同学表决哪个同学写的更大,并请同学读一读这两个数,同时让学生自告奋勇到讲台上写出更大的数。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已经开始了“计数单位”“万以上数的大小比较”等教学。通过游戏情境的导入,可以让学生在快乐、轻松中学习,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基础概念(如计量单位)的涵义,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结束语
        数学的美在于其严谨的思维逻辑、客观的表述方式。数学教学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和理性的判断。通过数学深度学习,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理论、深化知识,在娱乐中发现数学美,进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精神,发挥数学教育对学生应有的培育作用。
        
参考文献:
        [1]孙智信,王洁冰.深度学习视域下的小学数学微课程设计——例谈“迷思“”错误“”问题”在线开发策略[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20,36(11):29-32.
        [2]肖维肖. 培养缜密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深度学习——以《烙饼》为例谈学生逻辑思维的教学[A]. 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2019(六)[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管理办公室,2019: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