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向军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职业中学,娄底市 417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整体工业水平的持续提升,技能型人才的匮乏就逐渐变成了整个社会着重关注的焦点,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的人才也越来越突出。而企业(企业)却需要上岗就可以自发承担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的专业人才,这就为培养全能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带来了诸多的问题。
关键词:中职学校;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
中职学校内部的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专业确实为整个汽车产业提供了诸多的技能型人才,因为我国的科学技术大力促使着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所以汽车本身的性能就开始有了较大的变化,更是让汽车理论知识和检修实践之间出现了不一样程度的距离。一体化授课方式则是把理论和实践有效整合起来的一种教学手段,能够不断增强汽车制造和检修专业的授课效果与授课质量。基于此,笔者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广大中职教育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帮助。
一、中职学校一体化教学的概述
(一)一体化课程的涵义
中职学校一体化课程主要是说按照基本的工作目标与工作流程制定出课程体系以及授课内容,根据工作的主要顺序以及学生自主探究的需求开展教学设计且制定课堂活动,达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教学的彼此结合、专业知识与实践工作的彼此融合、技能培养与专业岗位的对接统一。
(二)理论和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改革
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一体化是属于“思维”与“操作”彼此融合的方式。在以往的授课方式当中,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技能的培养是相互(相互)分开,各自独立进行授课、考核以及管理的,同时理论知识通常和实际情况并不相符。改革的主要方向关键就是把专业技能的有效培养当做重点,从学生本身的认知规律开始着手,达成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有效整合,在实践环节中学习各种理论,再借助理论去开展实践。但是,一体化教学方式是新型的授课方式,根据此种方式设立的课程需要针对(?)不一样专业来制定出独立的授课内容。
(三)中职汽车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首先应该对以往的汽车理论知识进行全面地讲解,接着让学生参与到(?)汽车制造以及检修的相关活动中,一体化教学方式是把中职汽车课程的各种理论内容与实践技能有效整合起来开展的。此种授课手段能够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以后马上达成运用,进而防止实践活动和知识讲解彼此间隔的时间过于长致使学生将知识完全遗忘,真正增强他们在实践活动中借助理论知识作出指导的效果。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有效应用,有助于学生学习效果的逐渐提升以及汽车专业实践能力的迅速提升。
二、中职汽车制造与检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改革策略
(一)师资队伍的有效建设
老师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据着十分主要的地位,中职学校若是想达成一体化教学的基本目标,就一定要组建出优质的师资队伍,就应该对老师自身的工作能力、专业技能、组织能力以及课程研发等等能力进行有效的培养。优质的师资团队是达成一体化教学的重中之重。在以往的授课方式下,通常是理论老师为学生讲解各种和汽修专业有关的理论内容,实习老师则是为学生讲解汽修专业的大量实训操作技能。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是彼此分离的,并且这部分理论课程是让不一样的老师来担任的。一体化教学往往需要一名或者是两名老师来开展,按照授课内容制定出学习目标,学生在学习目标当中所需要的各种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都是由这部分一体化课程的老师来进行讲授。如此一来,就对老师所具有的专业能力和知识面都提出了十分高的要求。
所以,老师一定要具备完善的知识体系,有着一定的实践操作水平、交流沟通能力、课堂管理能力以及协调能力。若是想有效的让一体化教学达成改革,就必须要提高师资培训的强度,培养出“双师型”的一体化老师。有针对性、目的性的组织中职学校的专业老师加入到专业技能的培训活动中来,并对各种新型技术、新型方法、新型授课手段进行学习,以此来真正增强老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和工作能力。
(二)一体化教学的教学实施(需补充这方面的内容)
(二)一体化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考核制度
一体化授课方式下的学生考核制度应该在以往的考核制度上做出有效的完善与优化,进而可以对他们自身的综合能力与实践技能开展合理的评估。在对一体化授课方式下的学生考核制度进行优化的过程中,必须要针对他们的实践能力制定出完整详细的考核指标,要设立理论知识结合实训技能的实践报告项目。在对一体化授课方式下的学生考核制度进行完善的环节中,需要撰写或者是设定理论知识课、实践技能课甚至是实践方面的报告,并制定出三种工作的考核标准。对于这三种考核标准来说,则要制定出具体的权重系数,为实践能力所制定的权重系数应该是五分,为理论课所制定的权重系数应当是三分,为实践报告所制定的权重系数应当是两分。只要分析学生的考核结果,就能够发现学生对各种理论内容以及实践能力的掌握情况,只要理论知识的考核结果并不是很好,就表明学生的学习状态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让其改正的方面应该是态度。而若是想培养学生形成较强的报告撰写能力,就必须要对其自身的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等等进行培养,真正为其将来的进步和发展铺垫牢固的基础。
(三)教学方式的改革
首先老师就需要为学生制定出学习目标:PDI检查的主要情境、任务与要求、大致内容等等,按照学习目标划分成诸多的学习步骤:其一就是对新车进行检查以前的准备工作,其二是对新车进行外部检查,其三是对新车的乘员舱进行检查,其四是对新车内部的发动机舱进行检查,其五是对新车的底盘做出检查,总共包含有五个流程。接着,老师需要让学生根据鱼骨图的形式来完成。在鱼脊骨的最上方需要明确这一流程的各种知识点,在鱼脊骨的最下方则应该研究出此流程的所有技能点。像是第一条对新车进行检查前的准备工作,此种内容的知识点包含有:和PDI有关的大量内容、材料和工具等等的准备。其技能点则有着:为学生们简述实践操作的安全知识、让学生知晓怎样洗车、让他们能够借助诸多途径来获取和PDI有关的各种知识,让其从“要我学”转换成“我要学”,让学生可以分成多个小组且彼此合作,达成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剩下四种流程也需要根据此种方式来完成,如此就可以让学生完全将老师所讲解的知识都牢牢掌握,还达成了一举多得的授课效果。除此之外,老师还需要按照汽车检修与制造专业的科目特点和汽车的诸多组成内容来把其授课内容划分成四种授课项目,就是汽车发动机、底盘以及电气设备和车身。若是想引导学生更加积极的进行学习,老师就应该把上述四种授课项目逐渐划分成各种各样小型的教学情境,同时为不一样的教学情境制定出多个小型的学习目标。在不一样学习目标的引导下,学生就应该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所有的理论内容和实践技能。
总而言之,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各种各样新兴的战略性产业也开始逐渐涌现出来,确实需要各大中职院校培养出全面型、技能型的优秀人才。若是想让这部分人才更好更快地成长起来,逐渐体现出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就一定要将校企合作当做前提,将专业技能的培养当做主导,开展一体化教学,真正为学生将来的进步和发展铺垫牢固基础。
参考文献:
[1]华卫凯.技工学校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J].国际公关,2020(03):98.
[2]王晓丽.汽车制造装配与维修专业人才需求与专业教学改革调研报告[J].职业,2019(23):47-48.
[3]杨正荣.中职汽车制造与维修专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渗透[J].科技创新导报,2016,13(08):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