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性教学在中职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刘晓莉
[导读] 主体性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在一些定义上的解释,

        刘晓莉
        青岛华夏职业学校,山东省青岛市 266032
        主体性教学可以有效的帮助教师在一些定义上的解释,传统的教师独占讲堂,一言堂满堂灌的做法已经过时,作为教师应该紧随时代的潮流不断调整教学方案和教学模式,让学生主动参加到课堂教学当中来,切实充分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此外,环境和教学设施也应该根据教学方式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改变。本文从主体性教学的背景及内涵出发,着重阐述了主体性教学在中学英语的作用,最后进行了小结。以期对中学英语中主体性教学的应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主体性教学;中等职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
随着我国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科学技术正在日益革新,主体性教学得到了重点关注,其与传统教学模式大相径庭,这种教学模式的知识传递,更有利于学生的掌握和理解[1~2]。教学方法不够创新,学生接受能力不够,与此同时,主体性教学出现可以弥补当今教学方法当中的一些缺陷,也为教育改革提供了新的看法和思路,这种新型教学模式更加注重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培养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充分发散自己的思维,这种新型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其主要特点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课改当中的要求是一致的,特别是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主体性教学的学习方法让许多中职学生受益匪浅。但是当下英语教学当中,主体性教学的教学经验,这些理论都不完善,许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面对主体性教学这种创新型的教学方法都无法适应,甚至很难抉择,不能明确是否在实际当中可以运用主体性教学,所以探析主体性英语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当中的运用,可帮助教师更好的明确主体性教学的教学意义[3~4]。
1、建构中职英语教学有效课堂的思考
        近年来AlanNovember(2013)和BrianMull(2013)开始研究主体性教学的学习模式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其他教育家可能在更短的时间内就研究了相关的教学模式的改进,这种发展教学可以起源于1990年的秋天[5]。在大二学生的一门微观经济学原理课程当中,就有学者提出了主体性教学的优势在美国学者2000年开始的撰写的一篇文章当中,将主体性教学应用于化学的教学课堂当中[5]。
张金磊(2015)[6]传统教学过程当中,包括知识的传授和知识的转化,两个大的方面。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当中的讲学,来完成对知识的传递而知识的转换主要是根据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一些内容和理解,然后运用到实际的课后作业当中。在主体性教学上,这种教学模式是颠倒的,这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完成知识的转化,只是在老师的帮助和同学的共同协作下共同完成。马秀玲[7]在2017年就指出主体性教学把传统教学的模式完全颠倒过来,才让学习者在课外的时间完成自主的学习,课堂就变成了学生与教师的交流和互动的空间,主要用于答疑解惑或者是进行相关的讨论,从而达到更好的提升学生兴趣和学生成绩的效果。朱宏豪[8]在2011年就已经指出,主体性教学是以构建主义和掌握学习基本理论作为基础,以现代教育作为承载体,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视频的录制和网络自主学习各方面来而言,这是对传统教学的一次颠覆,传统教学不足以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2?主体性教学模式运用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的可行性分析
2.1?基础理论层面分析
2.1.1?教育学理论的支撑
        《新课标》强调,阅读是凭借语言文字掌握数据、了解客观存在、锻造思维、增进美学感知的主要渠道之一。阅读教学是师生同教材设计者、具体材料间互动的活动,强调阅读属于学生在主观意愿带动下产生的学习现象。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无法在这一环节产生主导、替换作用,只能由学生自行领会文本所呈递的信息,而被动教学类型自然也无法产生预期效力,必须转变路径,更关注引领性作用在这一阶段的影响力。凭借恰当的启示作用,学生能够依托集体环境实现更顺畅地阅读,克服这一阶段可能面临的阻力,然而务必意识到集体互动不可挤占个体阅读时间,更无法直接取代[9~10]。主体性教学思路侧重将学生塑造为主体,教师从旁辅助,强调让学生独立感悟、思辨,支持学生群体内部展开合作。同时,《新课标》强调需明确学生学习路径,并指明主动性在阅读质量、效果方面构成极大作用。建构主义观点认为学习是学生凭借现存阅历、图式内容等,同新接触到的信息产生意义层面的关联,教师仅仅充当启蒙、辅助角色,无法真正取代学生领会感受。主体性教学从理论层面便侧重群策群力,而这一特征也说明其适合被放置于中等职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领域[11]。
2.1.2?符合中职学生阅读心理
        阅读属于心理、意识作用较复杂的一项事务,它的思维过程呈现的是读者接触文本内容后,关于其内文字标示的体验,继而引发各类心理反应,再加以解读、内化。要想确保此类授课质量升级,势必要弄清学生阅读想法,这实际上给阅读教学带来关键影响。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正值成长的起步阶段,同时还是发展最迅速,生命发展动力最强的阶段,因此可塑性非常理想。该阶段内,学习几乎构成其基础事项,借助文字识别、阅读及撰述能力的训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可从口语表达上升到文字交流层面。主体性教学类型使教学信息得到归纳概括,转化为生动形象的视频形式,可借助几分钟将相关知识点灌输给学生,让授课时间耗费情况得到改善,甚至能够直接囊括原本四十分钟的授课内容。
所以这类模式一方面可让学生好动特征得到回应,另一方面还能够促成其沟通,有利于学生增进阅读积极性,产生更高层次的阅读水平。因此中等职业学校英语阅读实务应用期间可以对该模式予以落实推广[12]。
2.1.3?遵循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认知发展
        从理论层面进行分析,阅读期间人们基本上要收集两个维度的数据进行处理。一是人们可依据文本呈递的数据、路径等实现内涵吸收,二是以此为前提,必须调动读者意识领域固有的图式内容完成重新编撰分析,才能够顺利实现解读。那么,认知建构水平实际上会直观作用于具体阅读效果。我们务必对特定阶段下的认知水平予以估量,之后才能够获取到最适宜的课程方案安排[13~14]。


此类模式非常重视学生是否参与及参与程度如何,强调其主体作用的价值,具体方案设计期间,尤其侧重主动、独立学习,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尤其倾向于培养其独立性。教师搭建和谐、合作的平台,辅助学生对新掌握的技巧予以应用,获得进一步理解吸收效果。之后学生还会在文本互动期间出现疑问。因此安排互动沟通更容易帮助其克服阻力。学生被赋予发表个体主张的权利,而且也可将自身困惑讲出。而学生内部互动让其接收到更多内容,更容易构成启发,能够满足加深领悟的任务要求。所以这类模式能够契合中等职业学校阶段认知水平及发展规律要求,可沿用到具体授课环节。这一引入举措具有可操作性[15~16]。
2.2?基础实践层面分析
2.2.1?现代阅读教学新理念的提出
        阅读教学的新主张非常侧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及感受,借助阅读生成特定体验,就像学生透过独立分析过程和作者完成一场隐秘的隔空交谈。授课期间,师生、学生内部及其同撰述者间的复杂交流结构,共同营造浓郁阅读氛围,更容易将文本信息发散于外,增强其领悟效果。旧有课程环节我们往往进可观察到师生、教师同撰述人间的沟通。毕竟学生拥有独特阅历及个性因素,关于阅读信息的加工处理态度、技巧等都有所分歧。教师即便是能够产生比学生更高层级的领悟能力,经验、底蕴等也更充分,然而教师务必记住不触犯刻意加注主观思想的禁律。不能够损害学生主体角色作用。翻转课题侧重这一角色安排,实际上也就会和具体教学诉求不谋而合,具有可操作性。
2.2.2?现代科技提供的技术支持
主体性教学可凭借互联网技术进行新式授课模式。如今电子设备变作家喻户晓的常规用具,网络涉及面也更加丰富。不少学校开始尝试形成校内线上系统,促进师生沟通,实现远距离教学,为授课或自学带来丰富共享资料。现代技术升级让主体性教学真正拥有了执行条件。教育领域收获了更强技术辅助作用,这让其推广落实阶段的动力更充分。另外,线上时代使得主体性教学拥有可观技术效果,也让阅读更具有便利性,促成学生任务执行。新课标明确了这类教学的宏观任务,强调除却基础信息及能力外,也要关注其主观意愿、习惯、思维等的建设效果,致力于培养其长期阅读的意识,真正拓展阅读范畴,丰富阅读体验,升级阅读审美水准。需引导其借助多项渠道、工具实现阅读。学生可在线上平台查找适宜的英语读物及翻译,也可透过搜索学习资料的方式促进技能训练,使自身阅读水准有所改观。线上资源条件优渥,可满足学生关于数据、资料的需求,另外这还会让其阅读格局更大气,见识面更宽广。考虑到在这类课堂存在诸多长处,我们可认为其在中等职业学校英语阅读授课阶段具有非常理想的推广基础。
3 中等职业学校英语阅读教学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设计
3.1 主体性教学流程的模式设计
主体性教学流程的模式如图4-1所示










图3-1 主体性教学的教学模式



从以上的步骤中可以看出,教学必须遵循以学生为中心,因材施教的原则。课前老师制作视频,要遵循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根据学生现阶段能力能接受的水平和学生的兴趣爱好,来设计教学目标和课堂任务。
主体性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作为被授课主体的新颖教学形式。在这种方式下,学生需要自主的对学习负责,老师只作为了提供资料以及授业传播而存在,使得学习环境构建的极具个性化。只有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遇到困难,老师才进行解惑。但当下的教学模式下,多数教师依旧是采用指挥的形式进行教学,以自身作为主体,学生跟随着一起动。这样就变成了教师代替了学生的学习,学生缺少了自主,变得机械化,变得盲从。同时,英语阅读鉴赏课成为了答题、解惑的时候,无法表现出英语教学的人文性,也无法呈现出主体性教学教学模式这种新颖方式下的自主学习。简而言之就是,表里不一,仅仅在教学课程的设计上按照主体性教学进行规划,但是实际操作过程中,依旧采用的是传统代学方式,无法将主体性教学的实际效用予以发挥。
3.2 具体措施
现代科技技术如投影仪和网络,也可以与主体性教学教学模式相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能让学生接触到新兴的科学技术,对于教师在课前的准备工作,也可以很大的帮助作用。而这些,又要求学校拥有完善的网络学习平台,比如拥有专业的设备可以录制相关教学视频,视频录制完成后,又能及时上传到自主的学习平台上,方便学生和家长随时下载进行复习,另外,也可以搭建相对完善的作业练习和自学反馈系统,将传统的家庭作业布置模式转移到网络上去。拥有了完善的学习平台后,通过查看学生在学习平台上的练习,教师对于学生的学习情况,可以有一个充分实时的掌握,针对学生练习中暴露出来的知识薄弱点,进行整合,作为编制下一步的教学和复习计划的重要依据。
4、结语
本文对主体性教学问题进行探究,以期提升教学水平,同时为其他研究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受限于个人水平,文章存在一定的疏漏,恳请其他研究人员批评指导。

参考文献
[1]唐慧.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 科教导刊(下旬),2017(01):146-147.
[2]丁小倩. 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践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5.
[3]胡亚青.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5.
[4]姚秉含. 浅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新校园(中旬),2017(06):88.
[5]吴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学苑教育,2017(21):85.
[6]崔胜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11):55-56.
[7]黄选海. 试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6(10):104-105.
[8]吴伟胜,张芳,廖薇. 翻转课堂四段模式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探索——以《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为例[J].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8(01):45-48.
[9]张晗.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翻转课堂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7.
[10]李东晓. 基于电子书包的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实践研究[D].渤海大学,2017.
[11]何燕. 微课程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17.
[12]陈琨. 翻转课堂的教学策略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7.
[13]陕昌群. 一对一数字化环境下小学语文个性化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