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珊
莆田第十二中学 福建省 莆田市 351100
摘要:高中政治教学是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逐步从传统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它是高中政治学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实践过程的应用,这是高中政治教学的生命,因此可以有效地进行课堂研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笔者认为,高中政治学科的教学研究总结应与生活相结合,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有利于学生对高中政治知识的灵活把握。
关键词:生活化教学;高中政治;教学方式;应用
一、生活化政治课堂的内涵
面向生活的政治课堂是指面向生活的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不仅限于课堂,其教学方法考虑了学生的实际情况,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实践知识和课堂知识的有效联系,学生可以自觉地关注和探索周围的政治问题,可以自觉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现实生活,提高人们在学习中的协调能力,并实现持续发展教育。
二、目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现状
高中政治教科书的内容通常为学生提供更系统的学习计划目标,要求学生在接受不同学年的教学指导后逐步建立自己的政治课程学习框架。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传统文化遗产的核心价值观都是高中生通过教科书获得政治资源的有效途径。当前,高中生通常围绕高考进行学习和探究,并且一些时事和政治研究也涉及高考中的一些新颖主题。目前,一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课程教学方法,并及时向学生播放了有关党领导,红色通缉犯等的宣传片和纪录片。但是,由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运用不当,学生对政治知识的认知理解仍将围绕教科书和试题发展,这样的课程教学将影响学生运用基本政治知识的效率。
通过长期的教学观察,发现高中政治生活教学未能得到有效发展的重要原因是缺乏对教学模式改革和创新的热情,单一且不变的大众化课堂教学方法不利于教学,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无助于学生增加自主学习的动力,难以深入学习和追随潮流,大大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老师的讲解过程中,学科地位未得到充分尊重的学生自然就会有一定程度的学习参与度。被动地参与课堂教学过程会降低学生对政治生活教学的积极性,接受政治教学内容的能力自然不会得到有效提高,更不用说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了。
三、高中政治生活化教学的途径和策略
(一)从生活中选材,优化教学内容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程的教学是在培养学生自身需求和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基础上,着重将教科书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认识到教学内容的重要性,从生活中选择教材,整合多种教学资源,增强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因此,教师应根据社会生活的实际情况或学生生活中的普遍现象对教材的内容进行说明,以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基础知识的理解。以《企业的兼顾和破产》为例,在课堂开始时,老师以“中国洗衣机之王-购买威力洗衣机”为例,并详细说明了购买过程。民营企业东菱凯芹生产的动力洗衣机,这个过程指导学生思考企业之间的竞争和发展,同时了解资本市场的运作规则。生活中常见案例的引入,不仅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而且可以使学生学习分析方法。
在讲授“文化传承与文化发展”这一部分的内容时,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老师允许学生收集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以帮助学生快速进入这一部分学习。在与生活联系的过程中,学生们还意识到了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有效地提高了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化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高中政治教科书中的理论知识教学只为学生提供讨论和学习的话题,而现实生活是学生的家园。因此,在发展高中政治学科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造一种促生的环境,使学生能够从现实出发,从进一步的过程出发,对教科书知识进行思考,以有效地提高学习效果。通过链接现实生活中的例子,学生可以区分和分析它们,并改善政治理论的应用。例如,当解释教科书中的《多变的价格》课程时,学生可以轻松地模糊相关概念,例如“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过去,教师教学的重点是帮助学生区分“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但是简单的解释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并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面对这个问题,高中政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采用更灵活的教学方法,例如讨论法和扮演法。学生可以扮演角色的买卖双方市场,并通过自己的总结和发挥从不同角度深刻理解两个概念之间的异同。另外,在进行理论知识的解释之前,教师应该尽力帮助学生对本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例如生活中的“卖方市场”和“买方市场”。老师组织学生事先示范,并安排双方买卖文具。要求是:卖方必须出售所有文具,买方必须购买文具。买卖完成后,交换双方的角色,以便可以更客观地评估市场行为,买卖双方都有深刻的了解。学生在模仿现实生活情况后对相关知识有自己的理解,同时他们更有可能接受新知识,其有效性远远超过简单的理论知识。
(三)教师政治素养、综合素养提升
如果高中政治教师要实现面向生活的教学和指导目标,就必须在实践教学期间从高中生的兴趣出发,探索激发学生政治课动机的有效途径。在课件设计方面,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符合班级学生实际情况的课件,还可以找到一些面向生活的问题来指导内容。在某些情况下,让学生找到与个人生活相关的部分,这意味着政治教师需要具备综合素质,善于总结和梳理社会生活实践,然后确保教材在课程中的应用价值。政治老师在课堂上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指导对教师的个人适应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只有对生活和热点话题进行总结和分析,并在脑海中存储一定量的面向生命的知识内容,才能进一步增强面向生命的知识介绍的作用,帮助学生进一步提高思维和判断能力。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还要求政治教师要有一定的创造力。应该整合和优化课堂中的问题指导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然后为高中生提供更有利于创新政治知识的基本条件。
结束语
简而言之,生活是思想政治课的源头。作为政治老师,我们应不断转变观念,坚持以学生为导向,以生活内容为载体,建设以生活为导向的政治课堂,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结合,最终教导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1]李奇.高中政治课堂有效开展生活化教学的策略与方法[J].课程教育研究,2019(03):68-69.
[2]孙钦奎.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32):147+149.
[3]陈艳.关于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生活化的理性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5(3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