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应用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王向春
[导读] 在高中德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

        王向春
        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第二中学          410154
        摘要:在高中德育工作中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不仅可以改善教育当中的不平等现象,还可以使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得以提升,让高中学生健康愉快的成长,也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和未来的工作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高中德育;应用实践;探究
        引言:高中学生大多数都处在十五六岁未成年的年纪,正处在心理和生理高速发育的青春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社会环境的影响,心理状态波动较大,容易产生不良的心理健康问题。
一、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重要性
        经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高中生的心理问题主要出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由于高中学生的身体发育日趋成熟,对身边的异性有着极强的好奇心,对爱情也抱有更多的幻想和憧憬。以至于学生学习的注意力会被大大的分散。由于高中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娇惯长大,以至于学生在对人、对事时,常常以自我作为中心点,只在意自己的想法和情感体验,忽略他人感受,这就使得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时常出现难以调节的矛盾,致使学生的心理变得扭曲。其次,处于青春期阶段的高中生自控能力和意志力比较薄弱,外界的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其内心。像是和同学或者朋友交往发生不愉快时,情绪容易有较大起伏,这对学习成绩的提升十分不利。健康的心理是提升高中学生学习效率的根本保证,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应当受到学校、家长甚至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二、心理健康教育在高中德育工作中的具体应用
(一)高中教师应当把学生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
        在传统应试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下,致使很多高中教育工作者不够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在以往的教学工作中,把学生的学科考试分数作为关注的重点,常常“唯分数论”,喜欢用分数衡量学生的一切。在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和无形的压力下,高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频出。因此,想要把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的应用到高中德育工作中,就应当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联系与区别,使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不可混为一谈。只有达到了思想意识的高度重视,教师才会时刻关注对学生德育教育的效果,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高效发展。例如,学校可以根据高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心理发育情况以及年龄特点,为教师定期的开展德育教育和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讲座,为教师明确德育教育和心理课教育的目标,提升教师的德育教育意识,增长教师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方面的见识。同时,也让教师了解二者之间的联系,如:教育的主体都是学生,教育的目的都是为了实现全面型人才的培养,也让教师明确二者之间的区别,如:教育理论、教育内容、教育方式、评价方法和教育原则都有所不同,从而为教师可以更有效的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提升师资力量,进一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教师的自身素质是影响学生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只有把控教师的整体素质,组建师资力量雄厚的德育教师团队,才可以在高中德育教育活动中,更有效、更合理的应用心理健康教育。和其他学科的教学一样,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师的个性、职业素质、日常行为和思想这些方面尤为重要。心理学本就是一项专业的学科,因此心理学教师应该具备专业的教学技巧和高超的专业素质,这样才可以让教师在日常的心理教育工作中逐渐渗透学生的德育教育。因此,教师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教师队伍的壮大对于德育教育来说意义非凡。例如,学校可以将德育教学的整体相关资源进行归类整合,为教师提供深入学习和交流的机会,教师之间也可以相互沟通和学习,以真实的学生心理案例为切入点,发挥所有教师的聪明才智,根据自己以往的教育经历和经验,从不同的角度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并找到具体调节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让教师之间在探讨中获得更多的心理健康教学思路。与此同时,专家或者心理方面专业研究人员的讲座也是提升教师心理教育方面专业知识的有效方法,通过专业和系统的心理教育课程学习,可以有效的提高教师德育教育和心理教育的质量。此外,学校还可以用评定职称的方式,为教师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职称,使教师之间产生良性的内部竞争,从内在驱动教师积极的提升心理知识储备,提高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三)借助网络资源,为学生构建良好的网络德育教育氛围,
        实效性、信息来源多渠道性、开放性以及互动性是网络主要特点,相较于传统的德育教育,网络教育可以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更形象、动态、立体的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高中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德育教育可以借用网络的优势加以辅助。例如,学校可以设计构建绿色健康的校园网站,并鼓励各学科教师上传课程教学时的精彩视频,可以让学生通过反复的观看,巩固学科知识点。学校还可以在校园网站上建立“心理健康咨询服务”以及“师生交流天地”等模块,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也可以让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交流可以深入了解当代高中生的喜好和兴趣点,根据学生的喜好和学习情况为学生设计更合理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这种师生间良性的互动,也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同时也进一步拓宽了德育教育的渠道。在校园网站的首页,还可以设置优秀个人风采展示模块,把平日表现突出学生的精彩事迹和精神面貌予以公开表扬,滚动展示,借助榜样的力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教师还可以运用微信或者QQ交流、电子邮件等方式,时刻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发现和扼杀影响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不利因素,帮助学生肃清不良风气,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
        结束语:高中教师应当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当前高中德育教育工作的重点,通过专业的教育方式,时刻了解和掌握学生真实的心理状况,分析学生产生心理状况的具体原因,对症下药,使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得到有效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吴健.内高班德育工作的“求同”与“存异”——对复旦中学内地西藏高中班管理工作的思考[J].中国民族教育,2017,(11):51-52.
[2]冯超.内化于心转化于行——活动体验式教学在高中德育中的实践与反思[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07):7.
[3]闫春花,吴世佳,许小梅等.信息化视野下“三位一体”高中德育新机制的调查研究——基于广西梧州部分高中受访者的调查[J].数字教育,2017,3(01):55-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