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龙
黑龙江省富锦市第一中学 156100
摘要:高中班主任不仅是知识传承者,还是高中生的思想行为引导者。为了获得更好的德育成果,高中班主任应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德育教育;借助班级小事开展德育教育;利用传统文化和教室文化辅助开展德育教育;同时还应抓好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并联合学生家长来共同开展德育教育。
关键词:高中班级;班主任管理;德育教育
引言
在现代教育的理念下,人们不再单纯以成绩来评判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而是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上。而道德品质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班主任作为高中生在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与之接触最为频繁的成年人,理应肩负起促进高中生德行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当前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
从目前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部分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未能关注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致在与高中生沟通或者对其进行教育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不正确,从而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其次,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手段比较单一,通常都是采用说教的方法或者是举办主题班会等比较传统的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未能将德育教育融入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这也会影响到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效果。部分高中班主任并未意识到可以将德育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同时也忽略了教室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会导致其德育的路径狭窄,德育效果难以获得显著提升。最后,部分高中班主任忽略了家长、社会机构等在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虽然班主任自己承担着非常沉重的工作压力,并且在日常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劳心劳力,但是未能达到预期的工作成效。这也是高中班主任不善于利用外力推动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一种表现。
二、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实施策略
(一)结合学生身心特点开展德育教育
在时代发展的过程中,高中生群体的身心发展特征也会出现一定的变化,这就要求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根据当前高中生群体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等进行德育教育。高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和叛逆期,他们渴望周围人的认可和关注,想要坚持自己的意见和观点,也比较容易冲动,不喜欢父母或教师喋喋不休的教诲。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时,不能一味地对学生进行说教,而应主动拉近自己与高中生的距离,以平等的姿态面对他们。班主任要掌握与高中生顺利沟通的技巧,学会耐心倾听并尊重高中生的意见,发现其观点不正确时,不要急于全盘否定,而是要与高中生一起就此进行分析,一步步地帮助其认识到错误,这样高中生才会从内心接受教师的指导,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成果。
(二)利用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教育
传统文化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德育资源。中华传统文化历来对礼义廉耻、自强不息、乐于助人等优秀品质十分推崇,而这些品质的塑造也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高中班主任可以巧妙利用传统文化来开展德育教育,具体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首先,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设置一个读书角,放置一些经典的传统文化书籍,诸如《论语》《孟子》《大学》《弟子规》等古文书,以及一些解读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书籍,让高中生在课余时间读一下这些书。这样既能达到潜移默化的德育渗透效果,又能起到传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其次,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与传统文化相关的班级活动,如传统文化故事大赛、短剧表演大赛、传统文化书籍的读后感想交流会、辩论会等,通过这些方式引导高中生深层理解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精髓,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成果。
(三)打造德育教育环境
良好的环境也是确保德育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高中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还要注意打造教室文化,为高中生德育工作的开展,营造良好的班级环境。积极、健康的教室文化,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高中生受到熏陶,从而在“润物细无声”的状态下实现德育教育的渗透。教室文化建设主要是对教室这一高中生日常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予以设计和布置,在此过程中既要注意彰显班级文化特色,又要注意将德育元素巧妙融入其中。例如,班主任可以将班级奋斗目标张贴在教室的醒目位置,用以时刻提醒和激励高中生;在教室墙壁上悬挂“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之类的标语,或者是一些蕴含德育元素的有趣图画;设置“班级文化展示窗”,将高中生的一些书法、绘画、作文之类的优秀作品陈列其中;设置“班级荣誉角”,将班级获得的一些集体荣誉奖状、锦旗等放置其中。这样有助于激发高中生的集体荣誉感,更好地培养其集体意识。班主任可以让高中生参与教室的设计和布置,同时为了保持教室布置对高中生的影响力及德育渗透的持续性,班主任可以定时更新教室的德育主题,并据此调整教室布置。
(四)构建积极健康的班风
对于班级精神文化建设方面,班主任要注意构建积极健康的班风。班风对高中生的影响非常大,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对高中生的意志、行为等造成影响,因此,班风建设是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必须关注的一个问题。首先,班主任可与高中生一起制订切实可行的班纪班规,让每位高中生都能成为班风建设的参与者;督促班干部做好班级日记,坚持每天记录班级纪律、卫生、好人好事等情况,并将其在班级中公布,以此培养高中生自律、自省的意识。其次,班主任应做好班干部的选拔、培训工作,培养班级管理骨干,并且引导班干部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身作则、严于律己,使其主动发挥自己在班级中的带头作用,成为班级同学的榜样和标杆。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内部选拔“孝心少年”“友爱之星”等,让一些具有良好道德品质的高中生也能成为班级榜样,这样就能在众多榜样的带动和熏陶下,促进班级学生的德育品质提升,从而获得良好的德育成果。
(五)家校联动开展德育教育
德育工作的开展,单纯依靠班主任一己之力是无法获得显著成果的。高中生的身份不仅是学生,他们也是独立的,有自己的想法、看法。他们的生活环境不只是学校,家庭环境和社会环境同样会对其思想、观念、行为等造成影响,因此班主任要想提升德育成效,就要联合学生家长甚至是某些社会机构共同开展德育工作。班主任应定期与学生家长沟通,了解其在校外的表现情况,同时也让家长了解其在校内的表现情况。特别是针对那些行为、情绪有异常,或者是在学习生活中存在问题的学生,班主任更要及时与其家长沟通,在深入了解学生情况的同时,与家长一起探讨教育学生的方法,指导家长配合自己开展德育工作,这样才能获得更好的德育成果。此外,班主任还可以与一些社会公益机构沟通,组织高中生去参加一些敬老、助农、照顾福利院儿童等方面的社会公益活动,这样也有助于增强德育效果。
结语
综上,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已经成为现代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德育的本质就是对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等予以引导,使其能够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这对学生未来踏入社会,成长为一名合格的公民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当前的高中教育实际情况来看,班主任在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着无可取代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李栋山.西部素质教育.2020(05)
[2]浅谈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创新实践[J].刘娟.考试周刊.2020(04)
[3]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培尖工作的引领作用[J].龙朝会.考试与评价.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