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激励策略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凌谢应
[导读] 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 ,德育教育工作是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凌谢应
        (广东省梅州市平远县第三小学 广东省 梅州市 514600)

        摘要:在我国的素质教育中 ,德育教育工作是日常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班主任应该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重视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改变传统的德育教育理念,创新出符合新课程改革标准要求的教育方式,进而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投身于德育的教育中,让学生能够把学到的德育知识熟练地运用到实际的生活当中,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激励策略、德育工作、有效性
        引言:现阶段,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全面客观地了解学生们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暴露的问题,利用适当的激励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德育知识的学习中,使学生能够对德育有个全面性的认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塑造健全完整的人格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激励策略,符合新时期新课改的标准要求,值得广泛的运用。
一、激励策略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
        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工作,是教师日常教学工作的重要部分,与智育、体育、美育相互关联,相互渗透协调,是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和学校教育工作的源动力和保障。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们具有基本的道德品质和健康完整的人格,这对于学生的个人全面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和意义。激励策略在德育工作中有很大的作用,在现代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大多数教师采用的是传统的德育教学方式,这种方式不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逐渐地消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效果达不到理想的目标。要想提升班主任德育工作,班主任教师就需要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激励策略的方式进行教育,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教师的教学质量,促进班主任的德育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现阶段我国德育工作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我国的学校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学生们的德育教育工作也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德育教育工作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还有待解决。在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大多数的教师采用的是知识理论的学习,教学中缺少学生实践的教学环节,学生处在被动的地位,被动的学习,消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中还缺乏一定的德育组织,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系统化教学体系。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没有有效地教育制度,也没有相应的激励策略,这也会阻碍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班主任是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的主要角色,班主任在德育教育工作中会使用一些简单的激励策略,提升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时间一长学生们就会习惯了,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也难以有效地激发。缺乏有效的激励策略,是广大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严重影响着班主任德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制定有效激励策略的基本要素
        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是为了注重学生们的个性化发展,培养学生们的美好品德。在班主任德育工作中采用激励策略,能够促使学生提升自主学习德育的能力,更好地使班主任德育工作达到理想的目标。为了能使班主任德育工作的目标达成,需要班主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点,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开展有效的激励策略,不应该限制在同一种教学模式,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每位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无论是在性格爱好上,还是在智力能力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差距。

所以班主任使用激励策略时,应该对优秀的学生提出更高的要求和奖励,加强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对一般表现失去学习信心的学生采用鼓励性的策略。第二点,班主任采用有效的激励策略应该具有公平、公正、公开等合理性,具有一定的奖惩机制,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性,奖惩适中一视同仁,不能让学生有骄傲自满的心态,也不可以消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第三点,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激励策略要做到及时有效,鼓励学生们积极有效地主动学习德育知识,加强学生们对德育的认知理解,,促进班主任德育工作顺利高效开展,培养学生们高尚的道德品质。
四、班主任德育工作中开展激励策略的有效方式
(一)引发学生的内心情感
        班主任的德育工作与其他的学科工作有着很大的差异,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德育工作不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塑造学生的正直人格,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是一种思想精神的教育工作。班主任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与学生进行心灵上的沟通交流,制定的激励策略也要打动学生的心灵,让学生从内心上感受到班主任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加深德育在学生的内心印象,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德育的知识。班主任要选出德育优异的学生给予一定的奖励,树立学生德育学习的榜样,让学生们认可德育教育工作,促进学生积极自主地学习德育知识,提升学生的学习德育知识的信心,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德育的学习。教师需要走入德育方面有问题学生的心中,找到学生的问题形成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解决问题。例如:小明是个单亲家庭的孩子,从小就缺少关爱,性格比较孤僻,不喜欢说话,心理上有些问题。班主任平时就与小明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了解了小明的实际情况,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在生活上多关照他,鼓励他多参加班级里的活动,小明逐渐地变得开朗起来。班主任应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加强对学生心理问题状态的评估,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帮助学生积极健康地成长。
(二)组织多样的德育激励活动
        受传统的教育模式影响,大多数的班主任教师都是采用长篇大论的模式进行德育教学,学生们在下边听讲听得似懂非懂,学生的学习的德育的效率不能得到有效地提高,也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改变传统德育的教学模式,采用激励策略教育,结合学生天生爱玩的特点,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们开展各种以“德育”为主题的激励活动,为学生营造轻松欢快的气氛,进而加强学生们的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在每周五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关于“德育”主题的辩论赛,班主任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到辩论当中,激发学生们的表现欲望,锻炼学生的表现能力,在辩论比赛中学生能够获得自信心,养成积极乐观的态度和向上的精神,班主任应该对辩论比赛中获胜的学生们,进行适当的进行奖励,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性,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三)德育教学联系实际生活
        班主任开展德育教学应该与学生们的生活实际相结合,以学生的生活为起始点,开展相应的德育教育,有效地利用激励策略。结合学生们的实际生活,加强学生们的德育实践,讲学生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从生活中了解德育的相关知识,班主任要善于利用身边的事物为学生讲解德育知识,进而培养学生的德育素养。例如:班主任对爱护环境,不随便乱扔垃圾,尊老爱幼等有良好品德的同学给予一定的表扬,让学生自觉地遵守德育的基本要求,逐渐地达到德育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班主任在日常的德育教学时,应该采取适当的激励策略来鼓励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积极地投入到德育的学习当中,收获足够多的知识来提升自身的综合能力。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学时,应该注重学生的差异性,并制定合理的德育激励策略,奖惩分明,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郑秀娟.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华少年,2019:97-97.
[2]盛勇.班主任要善于在德育中运用激励策略[J].陕西教育(教学),2019: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