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 林剑焕
[导读] 在核心素养的推动下,教师将很多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德育培养上。

        林剑焕
        (广东省肇庆市封开县金装镇金装中心小学526532)
        【摘要】在核心素养的推动下,教师将很多的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德育培养上。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过小,涉世面过浅,对于很多知识没有自身的见解,并且极容易受到各种诱惑或者负面情绪的影响,而且当下的网络时代,需要家长以及教育工作者的有效引导,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小学德育对于学生的影响是长期且终生的,需要教师加强相关教学引导。小学教育对于学生而言是一个成长的基础阶段,需要教师加强引导,创新自身的教学方式,本篇文章就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展开探讨。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教学;德育教育
         引言:德育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的成长是极为关键的,需要教师加强自身的相关教学引导。德育一直存在于我们身边。德育的教学引导应当从小抓起,教师需要正确把握小学生的发展特点,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讲解与训练,也可以借助网络平台的优势转变德育工作的形式与方法,将网络与德育教育有效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在实际德育教学的时候应当准确把握当下小学生的心理活动的变化,以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全面发挥。
一、当前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
        当下小学的教育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班主任在进行德育教育时,依然沿用传统的教育方法,一味地对学生进行道德价值观的知识灌输,这种教学方法让学生在实际的学习中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小学班主任没有及时深入到小学学生的生活中或者不了解小学生的内心,因而产生的效果欠佳。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较为单一的教学方式,无法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加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年龄差异,导致教师无法全面地对学生进行总体的把握,导致实际的德育教学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
        学生因为年龄过小,对于很多事情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因而当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时,不能很好地根据实际情况出发,只是进行口头上的宣传教育,这种脱离实践的德育教育方式并不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兴趣,会导致学生出现抵触的心理。如何更好地对小学阶段的学生展开德育教育需要引起教师的高度重视。教师的德育观念停滞不前,当下社会中人们的价值观取向从古至今都是培养政治人才,到现在是培养经济管理型人才,随着现在的网络冲击,人们的价值观也发生了很多的变化,班主任的德育观念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进步,不断发展。
二、浅谈核心素养下的小学德育教育
        (一)积极学习并及时借鉴
        其实不难发现,当下网络迅速发展,信息时代离我们越来越近,那么为了能够更好的在课上向小学生扩展相关德育知识,便于他们理解与接受,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寻找相关德育的教材以及相关知识,从而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德育的相关知识。教师要积极学习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德育,让学生了解到德育的知识,不反感学习,从而能够更好地进行德育教育的培养。

网络时代下的教育发展为教师提供一个较为便捷的途径,在网络的推动下,教师可以在网络平台上针对学生自身独特的发展状况制定适合的发展计划,从而能够更好的推动学生德育教育的发展,帮助学生在网络时代的影响下更快更健康地成长。
        (二)探索科学的德育教育方式
        在小学阶段的学习中对学生进行德育理念的培养,需要教师更好地进行德育教学方式的探索,以便能够更加科学高效地推动学生的发展与进步。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展开沟通与交流,从而根据学生的具体成长发展状况制定适合的教学规划,引导学生进行德育知识的学习。对于小学阶段的学习而言——低年级的拼音字词中,高年级的作文阅读中,德育教育在教材中的引例比比皆是,需要得到学生以及教师的重视。教师在向学生普及相关网络道德规范的知识时,全面提升学生的道德素质,让学生在学习中加强对于自身的全面把握,更好地认清自身的发展现状。
        (三)从具体的生活实践出发,更好地对学生展开德育教育
        随着当下德育教育的发展,我们不难发现,小学的学习中对于德育的教育并不重视,导致教师只是作为知识的搬运工进行德育知识的讲解,这种状况下教师需要将相关德育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践更好地结合起来,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在家中,爸爸拿了两个大小不同的苹果说我们一人吃一个,我们要有尊重长辈的意识,将较大的那个留给爸爸;再比如在校园里,会有清洁人员,我们看到别人随手丢弃的垃圾要主动提醒他捡起来,或者是自己捡起来扔掉,这是对于清洁人员的尊重。德育教育的发展对于学生当下的成长而言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需要教师及时进行自我教学方式的改进与完善,以便更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德育水平。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下的小学学习中,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德育工作的进行已经无法单纯地依靠课上的讲解进行下去,更重要的是需要教师改变自身的传统德育教学的教授方式。随着时代的潮流变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普及,我们要尽可能地更加全面地掌握每一位学生在德育发展方面的具体问题,找出适合学生接受的教授方式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在德育知识的学习中更好地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让教师的教学方式方法不会那么枯燥乏味,促进自身的德育工作高效进行。
        参考文献
        [1]卢志辉.核心素养视域下文化传承与小学德育教育工作探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年27期
        [2]郭淑豪,程亮.从义务的道德到超义务的道德——重审学校德育的层次性[J].中国教育学刊.2017(02)
        [3]方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德育教育策略研究[J].小学生(中旬刊),2020年12期
        [4]李慧宁.有效利用家庭教育资源 助力提高班级管理质量[J].教育革新, 2019(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