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班主任实施德育管理的途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黄慧芳
[导读] 在现代教育的理念下,人们不再单纯以成绩来评判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

        黄慧芳
        广州大学附属东江中学 517000
        摘要:在现代教育的理念下,人们不再单纯以成绩来评判高中生的成长和发展情况,而是将关注重点放在了其综合素质的发展上。而道德品质是高中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班主任应加强对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视。本文主要分析高中班主任实施德育管理的途径研究
        关键词: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德育教育
引言
        班主任作为高中生在校学习和生活过程中与之接触最为频繁的成年人,理应肩负起促进高中生德行发展的重要任务。此外,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德育教育已经成为高中班主任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基于上述原因,探索在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班主任管理工作融合德育内容的主要价值
        高中班主任在对学生实施道德教育的时候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的内容:第一,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内容,班主任应该积极利用课下时间对本班学生的行为举止加以细致的观察,这样才能了解到每名学生所存在的思想层面问题,这样才能充分依据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实施有效的管理措施,让学生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拥有健康的心理状态。第二,班主任在实施德育的时候要结合学生的感情因素。班主任需要注意的是,德育实施的意义不局限于为学生传授各种人生道理,更重要的是班主任要发自内心地关心学生,及时了解到学生的精神情况,并在学生面临挫折时给予其适当的安慰,并在学生产生微小进步时不吝啬地给予鼓励。只有做到这些,学生的精神世界才能获得满足和洗礼,此种教育方式有利于各项管理工作的顺利展开,班主任还可以借此机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的教育思想理念才能深入学生的内心。第三,班主任在实施德育工作时还需要宣扬人文精神,要将学生培养成铭记真理、敢于创新的年轻人,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从各个方面出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第四,德育工作不局限于某一学科中,班主任应该注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增添德育的精髓内涵,将各科教材的核心思想与道德教育的中心观念有机融合在一起,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任何教学知识时都能领悟到人生哲理。
二、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分析
        从目前高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开展德育教育的现状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首先,部分高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未能关注高中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以致在与高中生沟通或者对其进行教育时采用的方式方法不正确,从而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效果。其次,高中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活动的手段比较单一,通常都是采用说教的方法或者是举办主题班会等比较传统的方式来开展德育教育活动,未能将德育教育融入班级管理的各个环节中,这也会影响到高中班主任的德育教育工作效果。部分高中班主任并未意识到可以将德育融入传统文化教育中,同时也忽略了教室文化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些都会导致其德育的路径狭窄,德育效果难以获得显著提升。最后,部分高中班主任忽略了家长、社会机构等在高中生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的作用。虽然班主任自己承担着非常沉重的工作压力,并且在日常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劳心劳力,但是未能达到预期的工作成效。这也是高中班主任不善于利用外力推动德育教育工作顺利开展的一种表现。


三、高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方法
(一)发挥学校德育优势
        学校是开展德育教育的主要阵地。在班级管理活动中,班主任要积极借助于学校教育的大环境和优势,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品德观念。一方面,必须借助于各学科教育教学的优势。学科教育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立德树人,班主任和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灵活渗透德育活动,有效实现课程教学中的情感和价值观目标。另一方面,要根据班级管理的实际情况,积极利用好每次班会和团会的有利时机,灵活开展形式多样的德育主题班会教育活动和团队活动,将德育巧妙渗透其中,以获得事半功倍的成效。尤其是各种主题鲜明的主题班会等德育教育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德育教育的应有内涵,在温馨和谐的校园生活中逐渐接受了优秀文化的熏陶。
(二)激励学生德育行动
        德育是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的总和。德育是促进全面教育的灵魂,学生积极参与德育行动,提升思想道德品质和素养,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激励学生紧跟时代的步伐,沿着德育教育的发展趋势,积极开展德育实践行动,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在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深度关注学生的思想道德状态,积极结合班级常规管理,适时渗透德育教育活动。学校和教师组织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政治和道德规范的教育,指导和引领学生进行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体现社会主义教育的正确方向,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其次,高中班主任选择的德育教育内容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切合时代发展,如可用当前社会影响较大的一些案件作素材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使学生能够理性地思考和选择合理方式来维护他们自己的利益。
(三)创建主题教育,实现知识渗透
        主题教育是教师落实德育教学目标的有效方式这一,能够让学生基于整体上认识高尚品格的内涵,理解不同道德素养的具体要求,从而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真正地认识到建立自身高尚品行的重要性,促进自身正确价值观念和思想观念的发展。因此,为了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班主任有必要创建主题化的德育指导活动,并且结合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偏好等要素,进行系列活动的安排,以便在突出德育主题的同时,强化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性,让学生形成自觉的行为。例如,在对学生进行“无私奉献”这一道德素养的培养中,班主任就可以利用主题教育的方式,逐步落实对学生的德育指导。具体来说,首先,班主任可以利用媒体展示一些影音片段,让学生基于感性的层面认识到革命先辈、民族英雄的无私奉献行为。其次,班主任开展理论讲解的活动,为学生详细地介绍无私奉献精神的具体内涵,以及无私奉献精神对学生的具体要求等,让学生可以从理论方面深入认识这一道德素养。紧接着,班主任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教室的装扮活动,让学生利用各种彰显无私奉献精神的条幅和图片等,张贴教室中的空白墙壁,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形成对学生进行影响的良好班风。最后,班主任也可以让学生以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为基础,展开文艺演出活动,以便学生在表演中,进一步完成对这一道德素养的内化。可以看出,班主任通过多样化的活动来展现德育主题,能够让学生透过多个角度认识到道德素养,从而强化学生对德育素质的理解,逐步提升学生对高尚品格的认识效果。
结束语
        总之,高中班主任不仅是知识传承者,还是高中生的思想行为引导者。为了获得更好的德育成果,高中班主任应结合高中生的身心特点开展德育教育;借助班级小事开展德育教育;利用传统文化和教室文化辅助开展德育教育;同时还应抓好班级精神文明建设并联合学生家长来共同开展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艳丽.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J].才智,2020(15):74.
[2]陈显浪.在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4):159.
[3]李艳丽.高中班主任管理实践中融入德育教育的价值[J].才智,2020(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