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钰
山东省枣庄市实验小学 山东省枣庄市 277000
摘要:“玩”作为小学生的天性,在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中融入具有趣味性的元素,使小学生主动、高效地完成数学任务。本文主要对探究性作业概念、设计原则等进行简单阐释,分析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实践的优势,并提出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实践策略,希望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有效完成数学作业。
关键词: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实践
引言:
作业设计作为数学教学中重要环节,探究性作业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学习能力提升等。同时,在新课改环境下,对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提出新的要求,不仅要结合小学数学教材特点来设计探究性作业,而且要考虑不同年级学生思维发展、爱好等多方面的因素,对以往数学作业题型、内容等进行创新,以凸显出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发挥数学探究性作业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方面的作用。
一、探究性作业概念、设计原则相关概述
(一)概念
探究性作业指的是结合学生经验、认知所设计的具有探究性的作业。其实质是让学生带着任务来解决具体问题,在独立思考、自主探究过程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探究能力。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主要是围绕教材内容设计一些数学问题或者数学应用,在动手动脑过程中解决这些问题[1]。比如将数学知识与小学生生活问题相结合设计探究性作业,让学生认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能够运用数学理论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或者将一些游戏与数学知识相结合设计出趣味性作业,让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解决数学问题,对数学课程产生浓厚兴趣。
(二)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原则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不仅教学活动要符合小学生“好玩”这一心理,而且所设计的数学作业也要体现“好玩”,以趣味性的内容来吸引小学生注意力。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设计需要遵循以下原则:其一,由于设计对象为小学生,需全面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知规律等因素,利用小学生“好玩”这一特性,将新颖性、趣味性等元素融入其中,唤起小学生好奇心[2]。其二,由于不同小学生数学基础、理解能力等存在差异,为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数学的学习,在数学作业设计中要遵循层次性原则,根据班级学生数学情况设计难度、类型、数量等具有差异的作业。其三,小学不同年级学生思维延展性不同,在数学作业设计中要遵循开放性原则,为不同阶段学生思维发展创造广阔空间[3]。
二、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实践的优势分析
(一)使学生保持数学学习热情
数学探究性作业其实质是为小学生创设多样化自主学习的空间,小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过程中可以融入自己的想法,或者通过自己独立思考、与其他学生合作交流等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得出新的结论等,使小学生以往数学学习经验不断丰富。另外,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与小学生求知心理相符合,在整个作业完成过程中,小学生能够以积极心态来克服探究中遇到的困难,在解决问题中收获喜悦与自信,并将这份自信延续至后期的数学学习中。
(二)促使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提升
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主要凸显出其“探究性”。其中要求教师所设计的数学探究性作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小学生通过思考、合作等方式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另外,小学生在运用已学知识、经验来解决新数学问题时,一定程度是对小学生探究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考验,能够促使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三、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实践的策略分析
(一)通过探究性数学作业巩固课本知识
在学习小学数学关于“价格问题”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以探究性作业为载体形成能力、内容以及应用的三维目标,让小学生在掌握单价、数量以及总价这些知识的基础上,相应能力得以锻炼[4]。由于小学生已掌握四则运算能力,能够理解单价、数量以及总价这三个数量关系,因此,教师可以结合小学生生活设计实践性数学作业,要求小学生通过市场调查、日常生活开支等确定自己探究的项目,并对探究的各项目费用进行记录。
比如小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商店文具用品(三角尺、卷笔刀、量角器)等购买情况进行统计,或者对家里水、电以及煤气使用情况进行统计。由于这类探究性作业与小学生生活实际相关,小学生以“玩”的心理来进一步理解价格问题,并且小学生通过调查、咨询家长等方式可以顺利完成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生会接触到课本之外的知识,使其知识面得以拓宽。
(二)运用探究性数学作业引导学生树立数学应用意识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学生只能计算课本上的数学问题,不能解决生活中水电费、装修、包装等问题。针对这种现状,教师可以借助探究性作业为学生接触实际问题架起桥梁,让小学生观察、体会课本上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逐渐建立起数学应用的意识,并且利用探究性作业拓宽学生知识范围,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比如,小学生在学习完“面积”相关知识之后,教师可以设计以“寻找身边周长、面积”为主题的实践性问题,引导小学生从班级、校园、家庭以及小区等入手收集周长、面积相关问题,并对收集的问题进行统计。比如教室环境布置、校园环境设施以及家庭装修等问题,这种寻找数学问题的探究性作业能够增强小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使小学生在具体收集、处理数学问题过程中形成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意识。
四、结束语
探究性作业作为新课改过程中所提倡的一种新型数学作业模式,这种数学作业模式与小学生好奇、求知等心理相适应,为小学生创造自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空间,在深入理解和内化课本数学知识的基础上,使小学生数学视野得以拓展。
参考文献:
[1]王咏梅.探究基于新课程改革的小学数学实践型作业设计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1):49.
[2]王涛.展现思维过程,发展探究思想——探究小学数学作业的实践研究[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10):80.
[3]唐广灯.基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优化的教学实践研究[J].小学时代,2020(19):54-55.
[4]程海毅.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生活化的实践与感悟[J].学苑教育,2020(05):50.
[5]王素凤.小学数学作业教学的实践探究[J].读写算,2020(12):112.
[6]张琳琳.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评价的思考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6):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