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材整合与教学设计优化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谢秀冰
[导读] 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培训会议上多次谈及允许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优化整合,使之更加符合教情和学情实际状况。
        谢秀冰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桂城街道桂江一中  528000
        【摘要】近年来国家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在新课程标准实施培训会议上多次谈及允许教师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优化整合,使之更加符合教情和学情实际状况。本课题旨在探索把外研版九年级英语教材模块里的单元教材内容听过灵活整合,优化教学设计等方法来有效地把英语核心素养的五个目标内容结合渗透,力求学生在学中努力实践,教师在教中凸显素质教育的本色。
【关键词】二次开发  优化整合  思维导图
  一、引言
        教育过程的模式化和规范化,限制了一线教师的创造才能的发挥。他们实际上成为了方针政策的被动执行者。试想,在这样一种缺乏探索精神的教育情景中,教师自身怎能不被淘汰,又怎能培养出具有生动个性、充满创造精神的人呢?
二、研究目标
1、改变传统呆板的教学方法,创新整合教学资源,让学生乐学英语、活用英语,引领备课组老师领悟与革新教学观念。
2、通过单元检测、口头输出等方法,使学生掌握语言技能、拓宽学习策略,提高英语成绩。
3、通过对每一个单元,每一个模块的精心设计与整合,帮助教师用显微镜与放大镜同时理清教材的脉络走向,始终围绕教学大纲来改进教学方法。
三、 研究实施
(一)调查问卷
        研究之初,在九年级选取了2个班学生作为调查对象参与一份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是关于教材整合与教学设计优化的摸底调查。旨在了解同学们在上课过程中对英语老师根据教材内容以及课文步骤编排来授课的教学方法持以怎样的兴趣态度,以帮助老师了解目前的学情和学生需求,从而进一步调整教学方法,促使今后师生在课堂上能更有效地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
(二)教育实验法
        实验前是传统教法,只要学生能记忆化学习并常规化运用即可。实验后是要求授课老师要贯穿几个单元、几个模块来备课,掌握其关联性,让学生在情景化教学中感知新课文知识,在学习语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渗透情感与文化意识。
         以下是实验过程中其中3个课例的呈现:
        课例一:以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2 Public Holiday 为例进行教材整合与优化设计,把unit 3的某些教学内容渗透到Unit 1的教学设计中。
        按照单元1的教学步骤是Act1:根据天安门前庆五一的插图回答两个相关的问题。---Act 2:就给出的每一个中外节日的名称写出日期。---Act 3:听读课文对话,完成中国国庆节与美国国庆节的相关信息填写。---Act 4: 根据句子意思选择单词补充完整句意。---Act 5:听并且跟读序数词---Act 6:口头说出每一个呈现课文中的日期,并就一些重要的日期进行简单的句型操练。---Act 7:小组活动,就一个中国公众假日的时间与庆祝方式等展开口头问答,操练完后整合成一段篇章在班级前进行汇报。
        由于学生群体是来自珠三角发达地区,他们对中西方的一些节日看得很重。因此,我大胆地进行整合设计。我特意把单元3里的第9题安插到了Act 1与Act 2这两个环节里进行讨论,同样是劳动节,希腊人是如何庆祝的。这样一来,学生的激情就被点燃了。另外,在讲授Act2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日期的读法和写法,这时候就要优化Act 5与Act6一起共同进行固化,顺理成章地讲完一点语法。

最后,在Act 7的拓展活动前,我们可以安插单元3的Act 4进行小热身,学生通过了解圣诞节的庆祝方式,更好地表达出Act 7的话题任务:中国人怎样庆祝一个中国公众假日?一切水到渠成!
        课例二:以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2 Public Holiday 为例进行教材整合与优化设计,把unit 3的某些教学内容渗透到Unit 2的教学设计中。
        一般来说,单元2是比较简单的阅读教学设计,步骤少,主题单一。单元2的设计是这样的。 Act 1:根据围在庆祝感恩节的餐桌上的喜悦的人们插图来开展谈论。---Act 2:阅读课文并配对段落大意。---Act 3:根据课文填写完整相关信息。---Act 4: 选择单词填写完整一段与感恩节来历有关的段落。---Act 5: 根据问题回忆一个难忘的节日。---Act 6: 就这个难忘的节日写下一段关于如何让人难忘的这个节日的文章。
        对于感恩节,学生比较熟悉,这样的课文只能是拿来阅读训练,但是我把单元3的Around the world里提及到的著名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以及他的诞辰安插到了Act 5之前的环节进行,让学生们顿时有了新的精神粮食,为之一振,都纷纷专注起来。另外还介绍与展示了这位黑人领袖的著名演说:I have a dream.这种情感价值观的渗透便融于无形中了。这一个环节并没有远离节日这个话题,反而是紧紧扣住节日来扩大孩子们的视野。然后,根据Act 5 的难忘的节日,先安插单元3的Act 5 同样是庆祝假期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写作。就这样的恰到好处地安插,就更显得整合与优化的智慧了。
        课例三:以外研版九年级上册module 2 Public Holiday 为例进行教材整合与优化设计, Unit3的教学整合一个模块的知识来授课。
        在Unit3的授课中,我是联系了Unit 1和Unit2的语法知识一起设计的。这样能帮助学生脑海里有一条很清晰的思维线路来梳理,所以我是模块内纵横向来归纳的,首先呈现出单元1的题目as soon as与单元2的题目since,让学生了解原来两个单元都是教授时间状语从句,然后就这个语法进行单元3中安排的相应的练习Act1 、Act 2,加以口头练习Act3,在谈论holiday trip中要使用时间状从作铺垫,连接Act 7、Act 8 的听力练习,这些都为最终的环节---模块任务:Act10、11、12、13而服务。整个模块的教学任务与学习目标都在纵向和横向比较与关联中完美呈现。
        以上3个课例是选取了一个模块作为例子来实验的。就整体与部分的关系而言,需要教学切近生命成长的状态进行思考与实践,既要从生命成长过程整体审视某一年龄学生的成长使命,也要从生命成长中整体审视某一学科教学对其特殊的价值与意义,更要从生命与教育实践真实的动态关系整体把脉教学的起点与最近发展区。因此,纵向和横向分析整册书是必要的实验。
(三)数据分析法
        实验初期,根据2个实验对象班的英语成绩做了一个数据记录。实验后期,也对这2个实验对象班的英语成绩做了跟踪对比。
        四、研究结果
(一)问卷调查结果显示:
        实验后教师积极的教学改革,创新的教材整合与设计理念,激发了学生与教师本人的学习热情,教与学的过程不断地磨合,师生有了共同的进步空间。
(二)教育实验法的课例研究显示:
1、实验前,教师是照本宣科地教学,教师本人的学科素养并不能跟上英语学科发展目标,也对接不上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
2、实验后,教师立足所教班级,通过教学设计的变化以及学生科学学习的变化,找到适合学生科学素质发展的教学方案。
(三)数据分析法研究显示:数据结果表明两个班级都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了很大的进步,成绩提高明显。
        由此可见,我们要大力推广教材整合与教学设计优化的课例示范,以及注重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杨晓微.教育研究方法 . [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2] 王坤庆.教育哲学. [M].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 卜玉华.英语教学改革指导纲要. [M].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