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艳
山西省长治市沁源县李元镇上庄小学, 山西 长治 046500
摘要:思维导图作为一种学习的思维工具,给教师的教学带来极大的便利,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记忆,有条理的思考问题。通过思维导图把课本上的知识点从抽象变得直观,加深学生对小学英语知识点的理解,从而有效提高学生对英语的学习兴趣。因此,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用
导言: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小学英语教师要积极创新教学思路,寻找新颖的教学方法。教师也应该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帮助,让小学英语教学得到更加充分的转变。如何让小学英语教学尽快跟上时代形势,也是英语教育事业发展所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而思维导图法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之一,小学英语教学在开展教学阶段,教师通过更加合理的英语教学开展,让思维导图和小学英语教学更加充分的融合在一起。
1 思维导图的概述
思维导图围绕一个中心主题向四周放射相关的分支, 这些分支可以是关键词或者图形, 再加以色彩和字体的变化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可视化。思维导图的核心就是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统一结合,将思维痕迹用图画和线条描述出来,形成发散性的结构。思维导图的概述看起来非常繁多与复杂,可以利用气泡式思维导图更清楚直观地了解思维导图的内容。
2 思维导图作为教学工具的优势分析
2.1 激发学习兴趣,提升注意力
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思维导图通过图画的方式引导孩子思考,它在形式上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把思维导图引入到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活跃课堂气氛。思维导图通过有效的概念意义的组织和概念框架的建立成为一个有力的帮助记忆的工具,使学生们能够提高记忆效率且不容易遗忘,把关键知识点集中在一起上,不需要在那些无关紧要的内容上浪费时间,从而节省了宝贵的学习时间。
2.2 创设有意义的学习环境,实现协作学习
英语教学必须“以言语交际为中心”创设意义情境进行协作。交际是英语课堂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思维导图围绕中心主题展开分支,呈现语言交际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发散思维,使学生不仅有话可说,且知道从何说起。因此,教师可以运用思维导图提供师生对话或生生对话的支架,也可以尝试让学生通过同桌小组合作,相互启发,创作思维导图并进行表演,培养学生的协作交流能力。
2.3 给学生们的思维模式带来充分转变
在引导学生们形成思维导图阶段, 教师应该注重通过思维导图节点和结构的变化, 来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获得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提升。思维导图可以利用图形的形式,让学生们对英语教学当中的内容有一个更加定向的了解,并帮助学生们进行疏导, 从而让学生们从英语新知识内容中找到和旧知识之间的连接点,提高学生们对于新知识的记忆水平,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质量,这也可以让学生们对教学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学习印象。
3 借助思维导图实施英语教学的应用策略
3.1 从学生兴趣出发,借助思维导图吸引注意力
图像、颜色等相较于文字更有吸引力,契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思维导图依靠图画来吸引学生,引导学生思考。英语学习对学生而言相对枯燥,思维导图能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 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及动手操作,对语言留下深刻印象。如教授单词时,教师可在黑板上板书相应的思维导图,借助思维导图改善学生对语言的感知。此外,教师还可借助思维导图设计比赛或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教学由枯燥向轻松愉悦发展。
3.2 深层加工,建构知识网络,加强记忆力
思维导图构建的过程,就是知识网络的加工过程。
因此,教师需要利用知识网络的联想记忆、图形记忆、关键词发散等形式进行深层次的加工,构建知识网络系统,让学生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和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长效记忆,增加学生的记忆力。例如,当遇到一些篇幅较长、结构复杂、生词较多的阅读课文时,教师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首先,运用思维导图梳理文章的主旨思想,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并结合导图对文章的内容进行感知。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利用文章的主旨进行问题的设计,学生结合思维导图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找到阅读重点和细节,从而较好地理解文章。
3.3 培养学生阅读学习能力
在进行英语阅读的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需要对课文中的知识点进行一定的了解,并且对当前该书的人物设置与分布总体情况进行一定的掌握,同时在进行实际学习的过程中, 故事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是学生需要进行十分关注的。根据本人的实际教学经验,在对一个课文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其当时的历史以及当地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是学生在进行实际学习过程中需要进行掌握的。在进行利用“思维导图”的解题之前,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对其实际阅读的目的进行明确,并且根据其实际的解题目标来确定需要查找阅读的重难点。对于其主要解题目标无关的信息进行忽略,使得学生能够更加迅速的找到其需要的重难点,提高阅读的效率。
3.4 锻炼孩子的思维能力 , 培养创新精神
培养创造力小学生正处在思维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个阶段,他们具有灵活的大脑,活跃的思维,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要充分挖掘学生的可塑性,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让学生愉快学习。思维导图就是创造力培养的一种有效的形式。思维导图可以进行思维的发散和拓展,将线性思维转变成网状思维,开拓学生的想象力,提升他们的创造能力。所以,教师要通过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实现这一提升,如让学生自绘思维导图,不仅可以让学生发散思维、自主绘制,形成有效的思考过程,还可以在绘制过程中拓展思维,发挥想象力,提升创造力。
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人类的思维原本就是呈树状发散结构,思维导图就是将人类的这种思维轨迹再现出来。孩子们在画图的过程中,他们可以想象出蘑菇房子、会说话的兔子、比鸡还大的蚂蚁,可以在月亮上荡秋千、在树屋里游泳。虽然在成人看起来可能是胡思乱想,不着边际的,这恰恰是孩子们独特性、想象力的体现,这正是孩子创造力萌发的过程。实际上,这就是将人类不同思维之间用一个有效的方式联系起来,通过这种方式的训练,久而久之,孩子会迅速在不同思维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甚至产生一种思维的跳跃,将原本不太可能联系起来的东西进行创造性的连接。这无形中锻炼了思维,会使人产生一种超出常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
3.5 提高写作教学的质量
写作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是一个非常明显的教学难点,因为在开展写作教学阶段, 很学生们虽然掌握很多的英语单词,但是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些英语单词串联成一个句子,即便组成句子,也会出现语法上的错误,而且有些时候英语写作还需要围绕着某一个话题来进行写作,这就更加让学生们无从下笔。教师依靠思维导图实施写作教学时,除了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行文思路外,还可以借助思维分支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思维导图不仅能解决学生的写作难题,还能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学习质量。
4 结论
作为一种图像式思维工具,不仅可以作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工具,还可以成为学生思考的工具。利用思维导图的关联性特征,可以让学生系统地处理知识结构,并且还可以在思维导图中对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行评价,呈现良好的思维发展循环。此外,思维导图还是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重要工具。在思维导图中,学生不仅可以温故,还能够利用思维导图发现新的知识点,不断优化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思维导图优势要得到发挥,还需要依赖完善的教学措施和方案,教师还要将其渗透到英语教学中,制定出合适的教学措施。
参考文献:
[1]许小梅,徐国辉.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13(3)中旬),2018(10):197-197.
[2]王迪.运用思维导图引领小学英语教学走向精彩[J].考试周刊,2018(96):123.
[3] 田娜,王林.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4):11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