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远亮
(昆明市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转龙镇中学 云南省 昆明市 651515)
摘要:随着当前高新技术的发展成熟和普及应用,大大便利了我国居民的生产生活,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我国人民群众的生活理念。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方法的完美结合,科技的发展成果走进校园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学习体验。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的教育理念逐步转向素质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文章基于当前合作式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现状进行分析,就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分析,并提出了相关优化措施。
关键词:合作学习;初中数学;优化措施
前言: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味进行知识的传输而忽视了提高学生的个人能力。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使得绝大部分数学教师都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将大量的理论知识内容灌输给学生,忽视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学生想要对大量的知识点进行学习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这样的学习模式会严重束缚学生的思维发展,也不利于提高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热情。随着当前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如何有效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展提升课堂效果是当前各级教师面临的首个问题。在教学改革摸索的过程中合作学习的模式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认可,与此同时在课堂实践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亟待解决,具体分析如下。
一、合作学习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小组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小组合作学习开展教学活动需要充分调动小组成员的积极性,要求成员既应当做好个人份内的事,同时也应当积极协作为其他成员打好配合。当前合作学习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小组成员内部缺乏有效沟通,部分学生认识不到协作的重要性,只顾自己分内的事,甚至不愿意帮助他人。在初中数学合作学习的实施过程中,放眼班级内部各个小组的学生讨论的热火朝天,到了成果汇报的时候小组成员代表一发言就是:“我认为、我觉得”。在讨论过程中没有充分倾听小组成员内部的意见,也没有进行讨论总结。因此没有将合作学习的价值最大化。
(二)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有待提升
通过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班级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由于班级学生的成长环境,家庭背景以及兴趣爱好和理解能力的不同,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诸多问题。例如对于教师提出的同一个问题参与较为活跃的学生会积极主动进行思考,并勇于发表自身的见解,而参与度不高的学生会发生偷懒的状况,缺乏自我独立的思考,被老师提问到只是复述别人的观点。班级小部分学生对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有待提升,需要任课教师制定教学策略针对性的激发其学习热情。
(三)教师缺少有效指导
随着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更加重视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而部分教师没有意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在教学活动开展中,只是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最后派学生代表进行总结发言,教师反而大大减负【1】。由于学生的自制能力不强,一旦缺乏有效约束,在小组讨论中容易跑题无法有效发挥合作学习的积极作用,反而给教学课堂起到事倍功半的负面效果。
(四)合作学习过于看重形式
合作学习作为当前新型的教学模式,被教师广泛应用并得到了高度认可,通过人人参与互帮互助的小组讨论形式能够有效激发学生之间的思维火花,产生头脑风暴的学习效果。在合作学习实施的过程中,部分教师为了有效扩大学生的参与基数,不管不顾问题的难易程度、是否适合小组讨论,一律在课堂上组织小组内部讨论。认为只有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的形式,才能提升教学效果,事实并非如此。
首先,一股脑的全部采用合作学习的模式,导致部分学生的参与感降低,甚至在小组讨论内部偷懒开小差。其次对于不适合讨论的问题强制学生进行讨论,在一定程度上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长期以往导致学生对于合作学习模式感到厌倦。
二、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化实施路径
(一)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教师应当明确当前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通过开展合作学习的模式,想要达到何种教学目的。众所周知,进行合作学习更重要的是帮助小组成员内部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和组织能力,并且在无形之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因此教师在组织合作学习开始之前,帮助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讨论,能够取得更有效的教学效果。与此同时在课堂活动组织中最适合运用小组讨论这一学习模式的就是难度中等可以帮助学生有效复习原有知识的教学内容。不可过难也不可过易让学生通过自身以及小组成员的协助,能够有效进行问题的解决,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
(二)合理分组让学生体会到竞争的乐趣
班级学生由于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成长背景的不同,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进行合作学习分组之中,教师应当根据学生所擅长的方面进行合理分组。传统的学习小组分配通常是根据座位就近原则,4~6人为一组。也有部分教师根据成绩进行排座位,导致成绩好的学生一组成绩较差的学生一组,在教学活动开展中无法取得良好的合作学习效果。在教学改革新形势下教师应当对合作学习进行小组内部科学划分,不仅应当考虑到小组内部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还应当考虑到小组成员内部的性格以及活跃度,最大程度的均衡各个小组之间的内部水平【2】。教师可以根据合作学习内容进行选择,可以考虑优、中、良三个等级为一个小组,使其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也可以选择优优组合、中中组合的方式,更好的推动合作学习的顺利开展。在完成分组之后,可以依据小组编号之间进行两两PK。首先教师给出出题范围,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准备完毕之后教师抽取比赛用题。分为基本题、互选题和抢答题,通过营造出激烈的竞争氛围,让小组内部成员在共同努力之下更好的激发学习动力,感受到竞争的乐趣。
(三)关注学习进度给予针对性指导
在开展合作教学之中,教师应当扮演好引领者的角色,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及时关注各小组的学习进度在发现学生讨论停滞不前时,应当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给予指导时应当给学生建立思维台阶,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问题的解决办法,通过教师的循循善诱让学生充分调动大脑细胞,通过已学过的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从而完成疑难问题的解决,更好的帮助学生在合作讨论学习的过程中收获到学习的乐趣实现自我提升。
(四)教师做好鼓励教育给予学生积极肯定
最后在开展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当做好鼓励教育。坚持积极认可的评价,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高度的参与感。在学生进行内部讨论成果展示之时,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其他小组进行打分,一起讨论其优势和有待提升的地方。在期中或期末点评教师及与小组评价,例如最佳默契组、最佳创意组、最活跃小组等。最大程度的开发小组内部的特点和潜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加油打气,使其保持饱满的学习热情。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课程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全面提升教学效果。在小组合作讨论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大脑思维和对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王贵红.论初中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构建[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138.
[2]李娜.合作学习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现代化,2018,5(25):358-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