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金燕 杨小秀
安丘经济开发区小学
摘要:数学思维是从实际教学活动当中产生并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理念,对学生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学时期学生思维较活跃,实际学习经验却不足,因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不少“弯路”。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要自觉带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将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其进行积极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是学生接收知识的主要来源,并且数学是学生第一次系统地进行接触和学习,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发展可以更好地让学生学习数学知识,还可以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数学思维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
一、当前数学思维培养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教学中,数学知识的学习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可以得到培养,也能够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看待问题。所以在小学数学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数学思维培养建设的不重视,也逐渐在数学教学课堂上显现出来。例如,在课堂上教师在讲解完数学的相关知识后会运用大量的题目进行练习,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大量的题型让学生掌握。因为小学数学的知识点较为简单,题型也较为固定,运用大量题目的练习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应对数学考试,但是这样的数学教学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建设起不到很大的作用。除此之外,在现在的数学教学中,大部分是教师在课堂上讲解重难点,然后学生在下面机械化地画重点记笔记,一堂课下来学生基本听得云里雾里,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时也是翻翻数学书本,随便抄抄,根本没有自己的思考,在考试来临时将教师上课画的重点死记硬背下来,然后套用到题目中,其实根本不理解题目要求。在这种情况下的教学,学生似乎变成考试机器,学习知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实则什么都不懂,没有属于自己的思考和想法,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就更难形成了。
二、如何对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培养
(一)注重教学情境,启发学生思维
教学情境具有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理解效率的作用,随着教学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已跟不上当前的教学节奏,教师也开始结合教学主题设置教学情境,既能够优化教学设计,又能激发学生兴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些抽象性的知识概念教师可以通过情境为载体将其展示给学生,比如联系实际生活中的场景等。通过这样,学生的情感被有效调动起来,思维也愈加活跃,师生互动性明显增强,大大提升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认识人民币》这一课时,我首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一段日常生活的购物视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去思考超市购物结算过程需要用到哪些东西,以此引出人民币这一概念。随后,继续以超市购物为场景,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的生活用品,比如“铅笔、笔记本、水瓶、篮球等”,并鼓励学生估算购买这些生活用品所需要的人民币大小,以此来锻炼学生的应用思维。最后,鼓励学生在超市购物的情境下,开展购物小游戏,我为每一小组提供20元的预算,规定其必须购买5元钱的学习用品、10元钱的生活用品。在这一要求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与学习需要去安排花费,并将其记录在草稿纸上,通过这样来形象理解人民币的运算问题,对其解题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一定的帮助。
(二)开展合作探究,发展数学思维
当前的教学理念十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合作学习模式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因而被逐步开发并应用到实际教学之中,对学生学科思维的发展以及综合能力的提升都发挥着明显的促进作用。小学数学的高效学习需要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然而实际教学当中不少数学学困生存在过度依赖教师的学习现象,极易导致惰性思维的产生。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合理引入合作探究式教学,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自主思考数学问题,并通过热烈的课堂讨论来表达自己的意见,既能够提高其主体意识,又能避免其盲目听课行为的产生,有利于数学思维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一课时,我首先带领学生回顾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知识内容,以此展开教学导入,让学生回忆四边形的学习方法与过程。随后,通过多媒体的动画演示为学生展示一个长方形是如何变成平行四边形的,以此启发学生这二者之间的关联。最后,以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面积与周长计算为例,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探究,我在黑板上为学生提出相关的问题,如“平行四边形斜边或直角边与长方形宽相同时,二者的面积与周长分别有什么关系?(以平行四边形平行边与长方形长相等为前提)”。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通过画图等方式进行积极的讨论探究,在这过程中不断提高对这些四边形的认识,并在比较的同时发展类比思维。
(三)注重强调学生对知识点的总结
如果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是逻辑思维萌发的起点,那么逻辑思维能力的养成就是小学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此,许多教师尝试在课堂上引入实际事物冲淡知识点的抽象感,然面,仍然有许多学生不能顺利培养出逻辑思维能力为此,许多数学教师尝试以教材为教学依据,开始强调课堂总结的教学方法,力求让学生梳理好整个数学知识点体系。例如,在人教版《有余数的除法》这一课时中,教师可以紧密联系之前的运算知识点,通过结合简单的除法计算,调动学生思维,引导学生建立完整的数学知识点体系,鼓励学生对前面知识点进行总结,以此帮助学生达到融会贯通效果。
(四)设置习题,强化知识
通过设置数学习题,学生们在不断的学习解决习题时,对于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当前大多数的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都会设置大量习题,以此来提高学生对于所学习知识的进一步掌握,通过设置习题的方法,既可以对于所学习知识内容进行强化,也可以让学生在解决习题问题时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设置习题是非常重要的,其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能力但是老师在设置习题问题时也要根据学生的理解能力的不同进行因材施教的方法。结合不同学生不同学习特点来进行习题教学训练。
结束语
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在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启发与引导方面上还存在一些问题,没有真正地站在学生角度思考等,限制着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因此,教师要积极反思课堂教学环节,注重学生当前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与需求,采用趣味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进行主动且有效的数学思考,逐步锻炼数学思维,提升学科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徐刚.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J].教育观察,2019,8(42):123-124.
[2]张清山.浅论小学数学教育如何培养发散思维[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三).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22-524.
[3]李涛.小学数学计算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二).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5-7.
[4]郭小山.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图形与几何”为例[J].华夏教师,2018(35):43-44.
[5]黄磊.浅论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35):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