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
重庆市合川大石中学 重庆市 401520
摘要:化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化学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也随处可见,因此学好化学知识尤其重要.应用多媒体和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可以帮助高中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和学习化学知识,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高中化学现代信息技术应用
随着社会与科技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现代信息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高中化学教学中.将传统的教学方法与现代信息技术相融合,弥补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不足,也将现代信息技术大量应用到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同时,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学习化学知识,还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优化化学教师的教学目标
化学教师在授课前一定要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独立思考.教师应该更多的尊重学生在学习化学过程中的主体位置,首先明确教师授课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必须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进程和兴趣进行设计,通过在化学课堂上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教师在进行化学教学之前,让每个学生把自己最感兴趣的一章内容和觉得最难的一章内容反馈给教师,然后将学生的这些信息打印成表格.教师要分析每个学生的学习进程和状态,针对学生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帮助和鼓励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同时,教师在课堂上把更多的自主权交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在课下自己预习课本上的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讲解自己的看法及学习方法.通过不同学生的经验分享,能够让学生学会互相借鉴经验及主动学习.
一、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提升学生听课效率
学生在上课之前认真预习课本,上课的时候就能胸有成竹,听课也就更有目的性、针对性。然而,很多学生预习方式不科学,其课前预习仅仅停留在浏览课本、背诵概念和公式等层面,这样的预习费时低效,不能发挥出真正价值。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对这一局面进行改革,指导学生课前有效预习。以《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这一课题为例,具体实践策略如下:首先,化学教师仔细、深入研究教材,掌握本节所讲内容。其次,明确教学目标、重难点。再则,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内容录制微视频,或者从网络上下载符合实际学导,学生可以实现高效预习。最后让学生根据导学案自主观看微视频,在看完微视频之后解决导学案上的问题。这样的课前指导能够让学生有目标、有方向地预习,加上微视频的指导,学生可以实现高效预习。
二、丰富化学教师的教学手段
要想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丰富自己的教学手段,采取各种不同的教学手段来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工具,向学生播放化学视频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合作学习的方式共同完成化学任务.教师将化学课堂变得不再只是传授原理知识,而是针对学生的需要来进行学习,将化学课堂的有效性和有趣性都凸显了出来.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化学课堂持续有效的进行,也能够帮助学生自主和积极地学习,更好地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例如,在学习钠这个化学元素的时候,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在课下收集关于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以及钠与氧气、S、水等产生的化学反应,然后以小组的形式在课堂上展示收集到的成果.教师可以应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些反应的实验视频,利用视频向学生展示知识,更加有吸引力,并且能够让学生的记忆更加深刻,有助于学生理解.
三、培养高中生的实践能力
化学这门学科考查高中生的不仅仅只是理论知识,更多的还有化学实验和化学反应,因此教师在授课时还必须要注重对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但是高中化学中会有一些比较危险的实验和大型实验,不利于学生亲手进行实验,这样教师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弥补这一缺点.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将一些较难的或者有毒性质的实验,通过视频向学生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就可以学习到这些实验,也避免了一些意外和麻烦.例如,教师可以用PPT向学生展示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的操作过程,如Cl2的收集检验和净化的实验,过程和装置也都比较的复杂.教师先通过PPT向学生展示,能够帮助学生提前了解实验步骤,使学生更好地进行实验和研究.在遇到一些大型且危险的实验的时候,教师可以直接在教室里面播放视频为学生展示实验的发生过程,相较于教师讲述,学生更喜欢也更有兴趣看视频,这样能够进一步的加深学生对实验的认识和理解.通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还能够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
三、利用信息技术讲解抽象化学知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
化学知识比较抽象,尤其是各种元素、离子等,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对高中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认知难度、理解难度。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给学生讲解,变抽象为形象,变复杂为简单,以此突破教学重难点。换言之,化学教师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将各种抽象的、肉眼看不见的知识以可视化方式呈现出来,让学生获得直观的视觉体验,这样就可以促进学生吸收,并且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做到有效内化。例如,在给学生讲解《氧化还原反应》这节课的时候,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氧化还原反应的内部变化以动漫的形式呈现出来,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地看到离子之间的反应。这样的动漫视频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相较于传统教学中教师绞尽脑汁地解说,这样的视频呈现能够促进学生快速理解、消化。不仅可以减轻化学教师教学负担,还能降低学生学习难度,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消化和吸收。
五、利用信息技术指导学生课后复习,促进学生吸收消化
高中课时紧,任务重,每节课的容量都比较大,学生或多或少存在“消化不良”的问题。很多学生经过课堂上的学习,产生了很多疑惑,还有很多尚未弄懂的知识点和问题,这些都需要课后的时间去解决。然而,很多时候,学生仅仅凭借自己个人力量无法做到扫除所有的学习障碍。这种情况下,信息技术就可以发挥作用。在教学实践中,化学教师可以利用微信建立化学交流群。一方面,化学教师让学生将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疑惑或者课上还未弄懂的知识点等发送到群内。化学教师则在群内给学生解答,其他的学生若是能够给予解答的,也可以进行解答。另一方面,化学教师可以以微信群为平台,经常在群内给学生分享各种学习资源,如视频、文章等,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化学。利用信息技术搭建这样的学习平台,不仅可以营造浓厚的化学学习氛围,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学习上遇到的问题不再累积,而是做到当天问题当天解决。这可以为学生后续学习打好基础,而且这对提升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结论
要想在高中化学的教学过程中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帮助高中生增强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学生的化学成绩和化学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许跃英.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当代教研论丛,2016(09):79.
[2]赵丽莉.现代信息技术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22):173-174.
[3]张延新.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下的高中化学教学[J].新课程(下),2016(01):200-201.
[4]麻素芹.现代信息技术与高中化学教学整合的实践探究[J].新课程(下),2015(08):124.
[5]王秀波.高中化学教学中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分析[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5(14):2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