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王默涵
[导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深化与普及,教育行业愈发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王默涵
        (珠海市金湾区第一小学  广东珠海 51904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要求的不断深化与普及,教育行业愈发重视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旨在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同时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小学阶段作为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与认知能力的重要时期,对学生开放性思维和想象空间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积极培养小学生数学思维已成为顺应新时代发展趋势的必然结果。通过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的有效策略,以期整体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数学思维;培养策略
引言
        数学思维作为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构成内容,不但有助于锻炼学生逻辑思维的严密性,还能有效开发学生的想象空间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促使学生树立良好的思维转换意识,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和水平。因此,数学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并积极采取有效对策优化数学教学体系,强化数学基本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力度,促使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维解决生活实际问题,进一步推动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1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引发学习动机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实际需求采用多元化教学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学习能力的方法和模式,有意识地在实践教学中开发学生创新性思维,进而从根本上充分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例如,数学教师围绕着“长方形和正方体”相关内容开展教学时,可以在学生熟练掌握长方形与正方形基本特征后,组织学生参与“猜图形”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自主探究兴趣。首先,数学教师可以将多种图形放置于密封盒中,抽取图形时仅漏出一部分,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具体图形。在游戏情境教学中,有助于学生充分调动自身想象力,强化学生对图形基本特征的理解与认知,促使学生更直观的认识到不同图形之间的明显差别。学生在猜测图形过程中,将会在脑海中不断想象长方形与正方形的空间表象,促使反复回顾两种平面图形特征,从而在原有空间表象模型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空间想象,真正将空间观念渗透落实到学生思维意识中,从根本上有效提高了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 基于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思维活跃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可能以包容的态度引导学生克服对数学课程的抵触情绪,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渐发觉数学这门学科的乐趣,同时基于多种角度指导学生化被动学习状态为主动探究状态,督促学生在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时不断掌握正确解题思路与多元化解题技巧,促使学生面对不同类型数学问题时也能快速寻找最佳解决方案,基于自主探究学习模式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举一反三推理能力。最重要的是,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树立联想思维意识,要求学生从多种角度思考问题的切入点,帮助学生突破固定性思维模式的局限,进一步拓展学生数学理论知识体系。例如,教师在讲解“折线统计图”相关内容时,可以优先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具体实例观察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并对比分析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现统计图之间的区别,通过两种图示直接观察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以此为后续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合理构建奠定良好基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折现统计图的实质性内涵,帮助学生将数学思维与折现统计图进行融合应用。
3 巧设问题情境,开发学生辩证性思维和推理思维
        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时,教师不应仅局限于教材中的固定式知识点,还应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日常训练活动,在检验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教师针对学生实际学习情况设计习题训练内容时,还应尽可能选择难度适中的习题综合提高学生整体水平,促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强化自身理论认知,从根本上保证课堂教学质量与水平。此外,教师还应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积极拓展多元化练习题目,帮助学生将旧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有机结合,促使学生构建更为完善的数学思维体系。例如,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探索图形”相关内容时,可以在备课过程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为学生搜集生活中常见的实物素材,并在正式教学过程中提问学生:“已学习过哪些基本图形?”鼓励学生认真回想所学知识。其次,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实物素材,尽可能以几何语言描述观察到的实物特征,再次提问学生:“长方体有哪些基本特征?能否进行滚动?能否保持直立状态?”通过对比辨析已学过的图形特点和形态,引导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并在此基础上锻炼学生辩证性看待数学问题以及推导与总结重难点知识的能力。在师生互动过程中,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存在的明显差异性。
结语
培养学生数学思维有助于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良性发展,相关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不断渗透数学基本思想,基于数学思维的导向性作用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引导学生将抽象复杂的数学语言过渡转化为易于理解的思维模型,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引发学习动机;基于自主探究学习模式,锻炼学生思维活跃性;巧设问题教学情境,开发学生辩证性思维和推理思维,有效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 陆晓兰.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浅谈 [J].  读写算. 2020(21)
[2] 车为民.如何发散小学学生数学思维的探究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20)
[3] 白宝山.小学数学课堂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研究 [J]. 当代家庭教育. 2020(19)
[4] 秦玉忠.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J].  学周刊. 2020(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