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孔子教学法 让学生坐出好成绩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李雪青
[导读] 新教育一直倡导教师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中十大行动中就有一项:构建理想课堂。
        李雪青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实验中学  河南省洛阳市吉利区 471012
        摘要:新教育一直倡导教师要过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其中十大行动中就有一项:构建理想课堂。什么是理想课堂?其实孔子早就告诉我们了。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用现在的话说“学得法,习有效,不也快乐吗?”大家看, 学得法,习有效是不是理想课堂,在这样的理想课堂上师生不亦说(悦)乎?怎样学才算“学得法” ?古造字法也明明白白告诉了我们:“学,觉悟也”。学,就是提升觉力和悟力,悟力是心的领悟力,只要觉力有了,悟力自然就有了,由此看来,学的关键就是提升觉力。既然觉力这么重要,那么什么是觉力?怎样提觉力?
        关键词:理想课堂;孔子教学法;学而时习之;笑着做教育;让教育变简单
1 理想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一——保持头正肩平身直足安之坐姿
        觉力是心的觉察力,心怎样觉察?通过行动来觉察,通过调整坐姿这件简单的事就行,头正肩平身直足安面带微笑,原来学是这么简单的事啊!是的,学习本身就是很简单的事,头正肩平身直足安的坐姿就是学,并且是最好的学。因为只有保持这样的坐姿,心才有觉察力,老师讲的知识才能经过心,过心的知识才可能记住,记住了才能说出来,说出来才能会,会了才能生成,会生成才说明真正懂,这才达到了学的目的。学生为什么叫“学生”,每天学了再生成新的东西才叫学生。由此可见,头正肩平身直足安的坐姿是学好的关键因素,也是必要因素,一个不会坐的学生只能叫“学人”,还不能叫学生,有的甚至连“学人”也配不上,因为“学”,觉悟也,必须有了觉力悟力的才称得上“学”。如此看来,能配得上“学生”这个称呼的人真的屈指可数。学生成绩差,不能怪学生,是我们教育的缺失,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如果从小就注重对孩子觉力悟力的培养,觉力悟力是人一辈子都不会丢失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了,学习就是很简单的事,教育也是很简单的事。我们之所以累而收效低,是因为我们大部分做的都不是“走心教育”,因为走不进学生们的心,我们的教育都变成了自我教育,大家可以观察一下,那些坐姿端正的学生一定是一个好学生,不仅外相好内质一定也差不到哪儿去,即使他由于各种条件限制成绩不是最好的,他的人品一定是最棒的。学得法,会坐,能坐好,我们理想课堂的第一个关键因素已经具备。
2 理想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二——学而时习之
        在孔子教学法理念中,理想课堂“习”也是一个关键因素。怎样习?古造字法也形象地告诉了我们,习字起源于小鸟煽动翅膀的样子,小鸟怎样才能飞起来?多次煽动翅膀反复练习,才能飞起来,飞多了,才会飞,才能飞得高飞得远,这就告诉我们要多习;同时孔子又告诉我们要时习,孔子在《论语》篇中,也明确提出“学而时习之,不宜说乎”,“时”是适时的意思,所以要想习有效,必须时习多习,学生学了不一定会,怎样才能会?时习多习。

怎样才能“习得好”,孔子教学法中反复强调一句话:“写在纸上的是文字,记在脑子里的是知识,说出来的是能力,运用在生活里的是智慧”。“学而时习之,不宜说乎”,对于这个“说”的理解,有两种,我们在这儿就理解成“说”,怎样“习”,不就是说吗?课堂上一定要让学生多张嘴说,头正肩平身直足安这样坐姿端正只能保证带着觉力高效听课,把听到的知识记在脑子里,培养不了学生的能力,只有学生张开嘴把听到的说出来了,才是一种能力,学生才有了进一步生成新知的基础,如果学生听了说不出来,他是不可能会的,不会他是不可能去运用的,所以“习”就是让学生反复说,自己说,同桌说,四人小组互相说,这样去习,每一个学生都在成长,一节课成长那么一点儿,到了高年级或者社会上,他才敢说,才会说,我们上课不是在教知识,是在培养能力,培养学生的卓越口才,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只有学生都张嘴了,课堂才能活起来,动起来,不是老师一个人在说唱独角戏,所有学生都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这样的习才能真正有效高效。
3 理想课堂的关键因素之三——笑着做教育,把教育变简单
        一堂课学生都是头正肩平身直足安那么美美地坐着,注意力高度集中,一双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面带微笑看着老师,老师心里喜欢得不得了,人逢喜事精神爽,老师心里美滋滋的,人心情一愉悦就有智慧,讲课自然水平高,这样的课堂师生都幸福;另外,因为这样的坐姿老师教学任务完成得很顺利,学生习得时间自然就长,学生动嘴说的次数就多,说多了,自然就会了,会了学生下课做作业或者考试他才能活用,慢慢地学生成绩就好了。我们现在的教育很艰难效果又不甚明显,因为我们没有学会笑着教育孩子,孩子对学习失去了兴趣,享受不到学习的乐趣,致使有的孩子由厌学习到厌人生。其实教育是很简单的事,学会笑着去教就行了,笑着去育人,学生愿意学了,再去传授知识,笑着传授知识,不要害怕孩子们出错,错了才能成长,如果每一个老师和家长都能笑着面对孩子的每次犯错,孩子就会在不断犯错中成长。而我们现在用的方法是错了就不给好脸色甚至训斥打骂,孩子从小就害怕犯错,害怕多了就不去做了,不去做了就失去了成长的机会,就会讨厌学习,一个纯真的求知若渴的小心灵一个个被扼杀了,所以现在很多孩子上到初中就不愿意学习了,不愿意学,老师家长就会合力指责,还动不动冠之以爱的名义,这样发展下去孩子痛苦,家长老师也不快乐,有很多悲剧就这样诞生了……今天孩子是什么样不重要,明天是什么样才重要;不要比当下,要比明天。我笑了,孩子就会了;我放手了,孩子就会走路了;我呵护了,孩子就健康了;我等待了,孩子就完美了……在孔子教学法中,教育就是这么简单的事,这样简单地做教育,孩子喜欢,老师轻松,关键还有效。孔子教学法就是教会我们笑着来做教育,把教育变简单,教给孩子一生有用的东西,让更多的孩子能享受到教育的温暖和快乐!
4 结论
这就是孔子教学法提倡的抓有形(坐姿)促无形(素质甚至成绩),用提高素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成绩。课堂上坚持这样做,日久天长,学生的素质有了,成绩也提高了,我们新教育所提倡的构建理想课堂,过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不就变成现实了吗?所以,构建理想课堂不是什么遥远的事情,从调整坐姿做起,每堂课先关注学生的坐姿,让学生头正肩平身直足安坐好了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了再上课。调整坐姿很简单但又很难坚持,特别是传统的观念中认为这是低年龄段孩子的事,越往高年级越难坚持,正因为如此,大家可以纵观一下我们的课堂,越到高年龄段的学生不学的越多,个人素质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质疑,因为他都没坐好,怎么要求他学好,他都不会坐,还谈什么高素质?!所以,调整坐姿在构建理想课堂过程中必须常抓不懈,古人说,大道至简,简单的事情重复做,做到极致,我们的理想课堂就离我们不远了,幸福也离我们不远了。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