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类型、成因与自我调节策略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薛可儿通讯作者 曾梦怡 宋肇晟
[导读] 当前,在我国大学生群体当中英语学习焦虑的问题频发,其更是一跃成为了教育首要解决的难题。
        薛可儿通讯作者 曾梦怡 宋肇晟
        南京中医药大学  210046
        摘要:当前,在我国大学生群体当中英语学习焦虑的问题频发,其更是一跃成为了教育首要解决的难题。若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产生了焦虑等不良的心理情绪,那么就会阻碍学生的英语能力发展。对此,应当就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类型进行分析,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明确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成因,结合其成因以及学生自身发展现状,制定出相应的自我调节措施,缓解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焦虑感,给大学生后续的学习生活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类型;焦虑成因;自我调节
        引言: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经济活动的开展,英语这门学科的地位以及价值越来越高,但是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会受到多种外界因素的干扰,其中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就是个体情感因素,该因素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时期的情绪以及态度。若学生在使用英语交流时出现焦躁等不良情绪,那么就会让学生逐渐消减学习的兴趣,甚至还会抵触英语知识,需要明确大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焦虑的成因,对学生的学习现状进行细致化的观察,有针对性的解决焦虑问题,及时的解答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期的困惑点。
        一、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类型分析
        大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时,其心理状态不佳,会存在负面性的情绪,无法集中自身的注意力,畏惧并紧张学习英语知识,自卑自怯的心理问题较为严重,同时还会进行自我的否定,严重的还会引发一系列的生理症状例,如身体过敏等。焦虑情绪的产生会进一步的加剧学生学习的课业压力,在这类双重负担的作用下,学生会产生出厌学、逃课等不良学习问题,甚至还会在学习新英语知识时表现出较强的抵触感。对当前我国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的现状进行探究,可以将其焦虑的类别划分成为两类:首先是学生自身个性问题所引发的焦虑情绪,这些学生的性格通常都是较为内向,不会自主地和他人进行沟通,存在社交障碍等的问题,这种焦虑的问题消除难度会比较高,只有当学生自身醒悟之后,才可以达到排解并消除焦虑情绪的目的。其次是外界因素所形成的焦虑,例如考试压力等。在这些竞争性较强的压力下,会让学生产生出积极学习英语知识的欲望,但是其压力过为严峻,就会让学生出现消沉的情绪,甚至还会丧失学习英语知识的动力[1]。
        二、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成因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到,大学生形成英语学习焦虑的诱发性因素十分的繁杂,其并不是单一性的原因,会由多方因素进行综合。一般来说,学生个体原因所引发出的焦虑问题较为常见,该学生对于各类事物会较为敏感,且性格十分的内向,不能自主的学习英语知识,学习英语知识的态度也不够端正。若教师在教学时期不经意的被批评了该学生的成绩,那么就会让这部分学生产生心理落差等的现象,进而形成焦虑感。该部分学生在总体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群体中所占据的比重数值较高,这部分学生是无法使用较为常规化的方式进行教导。其次是由于英语教学以及辅导方式所引发的焦虑感,大学生英语教学的难度会比较高,整体教学密度较大,这就会使得英语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无法更为顺畅化的学习英语知识,长时间下去,这些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引发焦虑情绪。最后是受到家庭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一些家长会希望自己的孩子出国留学,让学生尽可能的学习好英语知识,在这些压力的作用下,学生需要长时间的背负这些沉重的心理负担,这就会形成焦虑感[2]。
        三、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自我调节策略分析
        (一)心理疏导,缓解焦虑
        大学生所掌握的英语基础知识量比较少,总体英语水平较差是引发学生学习焦虑的本质因素。

一般情况下,英语学习成绩优异的学生很少会出现焦虑的情绪,不管是自身要求方面,还是环境标准层面,教师都会采取考试的形式去评断当前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现状。这种考试的衡量方式虽然能够促使学生更为自主化的学习英语知识,但是,将该知识应用到英语基础能力较差的学生之中,会导致这部分学生学习的缺陷问题变得更加的严重,甚至还会削减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积极性,加大了这部分学生考试的压力,会对学生学习动力形成阻碍。这些年来,我国所开展的英语教学工作中,学生们必须要面对各类的考试问题,因此,想要从根源上处理并调节学生学习焦虑感,就应当让学生可以正视考试存在的价值以及意义,了解考试开展的最终目的,使得这部分学生能够保持一个良好且平稳的心态去面对考试。若这部分学生的焦虑情绪较为严重,那么教师就应当及时的开展思想交流工作,多和学生沟通,了解学生们的内心想法。在考试评价方式上,对其进行适度的调整,要尽可能的提高学习过程评价所占据的比例,降低总结性评价的分值,集中注意力,让其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削减考试给学生行形成的压力,采取教辅融合的方式,人性化的关怀学生,为学生排忧解难[3]。
        (二)合理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我国母语是汉语,所以学生在学习其他语言的过程中,会间接性的形成抵触感,导致英语语言的学习过程十分的枯燥乏味。若学生在学习其知识时出现了不良的情绪,那么教师就需要注重指导学生,让学生可以强化认知的水准。第一,构建更为良好化的师生沟通桥梁,让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的融洽,从而创建出更为轻松惬意的学习环境。当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和谐之后,那么学生也会更为自主的投入到英语知识的学习活动之中,表现出了更强的积极主动性[4]。在教师的关怀以及引领下,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动力变得更强,在实际讲解知识时,教师应当尽可能的应用带有激励性的语言认可学生,要尊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不能贬低学生,要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自信。尽可能的应用情景教学法,促进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效率的提升,可以适当的使用多媒体设备以及技术,让英语教学课堂的生机更加盎然,同时将一些较为抽象的英语知识转变为直观性且艺术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可以在无形之中削减学生焦躁的情绪。
        (三)互助式合作学习,丰富活动
        大学生英语水平差异的存在是正常的,所以,教师应当正视这一教学问题,不可盲目的批判学生,要尊重学生的主体课堂地位,防止学生学习英语知识时,出现焦虑问题,要让其和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方针相契合。面对全体学生,开展小组合作活动,缓解学生焦躁的情绪,把优等生和后进生混合在一起,借助优等生的专长带动后进生的学习,这种指导方式会更加的细致化,学生在小组群体之中也会产生出学习的归属感,缓解其焦虑问题。
        结语:教师想要较好的缓解大学生学习英语知识的焦虑感,就需要在教学课堂上对其进行适度的干预,扮演自身的引领者角色,积极的引导学生,让其可以更加的努力学习英语知识,调控自身学习时期的焦虑不良情绪,积极的鼓励学生,认可学生,让学生可以认知到自我调节的重要作用,避免其出现消极倦怠的学习情绪,丰富课堂教学活动方式,多和学生沟通交流,倾听学生们的内心想法,及时的解决学生焦虑问题。
        参考文献:
        [1]王珍.高职院校学生外语学习焦虑及其缓解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7(17),14-16.
        [2]刘向南.探究大学生外语学习焦虑及其缓解办法[J].现代交际.?2015(02),22-24.
        [3]曹扬波.大学生一般自我效能感、外语学习焦虑感与学业成绩[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4(07),44-46.
        [4]何肖玲,袁理锋,刘蕊,夏依旦克孜·阿不力米提,张孟雪,程亚琪,李梦秦.信息化教育背景下大学生英语学习焦虑成因及对策探究[J].海外英语,2020(15):109-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