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锋
山西临县高级中学附属柏林苑学校?033200
摘要:数学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学科,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是学生数学修养和能力提升的重要阵地。小组合作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共同完成某一学习任务,从而达到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目的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对学生数学学习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降低学习难度,便于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理解掌握知识;二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问题。在将小组合作学习应用到数学课堂上时,教师也要根据具体的学习任务,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方式,辅助合作学习的开展。
关键词:小组合作;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引言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积极更新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身份,以平等姿态组织、引领学生投入到活跃、有趣的数学学习氛围中,这样才能够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成效,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初中数学学习高效课堂的创建,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教师结合学生成绩、能力,将学生分成整体能力一致的小组进行学习和谈论。小组之间互相学习,互相监督,从而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
1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构建的重要作用
首先是小组合作可以有效发挥学生的课堂主动性。在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一般都是以知识点的方式进行对学生的灌输式教育,让学生进行对各种知识的背诵,然后就是安排学生进行不断的练习,完成大量的习题任务,实现教学目标,但是这种方式过于简单枯燥,不利于学生自身主动性的发挥,因此教师就可以利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对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教师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课堂分组,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问题的分析研究,进而在小组之中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各种知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提高。其次是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方式中,数学老师是单方面向学生灌输数学知识,但是由于教学时间紧,教学任务重,再加上初中数学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多而且学习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数学老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而初中生在习惯了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后,不会主动去学习和思考老师没有讲到的数学知识点,这就限制了初中生的数学综合素养的培养与有效发展。而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给学生搭建出了一个自主、轻松的学习平台。在这样的学习平台中,学生能够在各自的小组中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难,还可以借助小组内其他学生的力量解决问题,提高学习的效率。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由于初中生之间的年龄相差不大,而且他们的思想观念基本相同,他们交流起来基本没有障碍,这有助于学生之间的讨论与交流,充分发挥出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数学老师要积极进行引导,帮助他们解决遇到的问题,给他们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并把学生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集中起来,在其他时间给学生们讲解。这样学生的合作探究活动就会更有效,从而使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得到提升。
2小组合作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结合数学课堂目标,更新数学教学理念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也需要进行改革,适应新的教学要求,加强对学生个人素质的培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促进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而小组合作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有效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进行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培养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能力,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更新传统的数学教学理念,加强对小组合作的重视,对学生采取合理的分组指导,优化小组合作模式,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引导学生实现共同的进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2开展合作学习,发挥主体地位
任何一门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的独立思考,还需要团队的合作,合作学习的开展是课堂实践中必须落实的一种教学方法。所以,我们在进行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时,就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提升学生的合作与自主探究能力,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充分实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高。例如,在教学“乘法公式”内容时,笔者首先帮助学生复习了上节课所学的多项式乘以多项式,调动了学生的知识储备,为教学活动做了铺垫。其次,笔者将学生划分学习小组,让学生合作探讨几组多项式乘法,并要求学生尝试找出这几组乘法算式相乘的规律,引导学生明确平方差公式和公式中字母的含义。再次,笔者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帮学生总结了运用平方差公式时的注意事项,提高了学生正确运用平方差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最后,笔者引导学生回顾了整节课的学习内容,并在小组内部相互交流收获。如此,笔者通过开展合作学习,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升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帮助学生懂得了如何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实现了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标。
2.3在开放学习中合作
教师不仅要采取具有更强目的性的主题任务教学法来辅助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还要认识到开放学习对学生学习质量提升的重要性,虽然主题任务的设计能够提高学生的合作效率,但从学生个人能力的提升和思维的发展来说,开放学习也是非常重要的形式。学生能够在开放学习中自主发表自己的意见,挖掘自身的潜能,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师也应当创造条件,组织学生在开放学习中进行合作。影响学生数学学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结合这一实际情况,教师可以组织开放式合作学习,使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进行汇总,通过多种形式在班级内进行展示。小组成员既可以将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进行汇总,在班级内传阅,也可以通过口头演讲的方式,与班级内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为了展示自己小组的学习方法,有的小组还会结合具体的数学例题,讲解解题思路,这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既能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还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2.4科学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
一是,科学合理的进行分组。组织初中学生开展数学合作学习,科学合理的分组是第一步。应结合初中数学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成绩水平、个性特点,统筹兼顾的进行分组。通过合理的分组能够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互动,在数学学习上相互帮助、相互促进,实现小组内部的优势互补。二是,组织开展小组之间的竞赛。在进行了合理分组之后,接下来就要安排学习任务,利用任务引导各个小组进行比拼竞赛。初中阶段的学生性格争强好胜,尤其是在数学这门理科课程学习上表现更为明显。数学老师在组织开展小组竞赛的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用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来激发初中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竞争意识。在合作竞赛教学模式下,为了完成共同的小组学习目标,学生们会积极合作、密切配合,主动挖掘自身学习潜能,全力以赴的去帮助小组取得更好的成绩。
结语
综上所述,基于小组合作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中,教师需要加强对小组合作的分析,能够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教材要求,优化小组合作的模式,组织学生进行数学知识的合作交流,发挥学生各自的作用,促进数学课堂的高效教学。
参考文献
[1]杨卓.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初中高效数学课堂的构建[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8).
[2]宋平.初中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模式探究[J].新课程(综合版),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