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红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溪边小学 362200
摘要:俗话说“士有百行,以德为先”,教书育人是我们教育者的职责,但是随着教学压力的不断增加,很多教师都偏于教书,还忽视了育人。无数铁的案例证明,如果一个人空有一身的学识,而没有相应的“德”,那么这个人也不足以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这也是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选拔人才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新时代背景;小学数学;教育教育;新思路
引言:随着教育教学的不断发展,新课改理念下的德育教育亦是我们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在小学教学时期,由于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初始时期,他们并不具备较高的思想认识及品德,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意识的对学生开展必要的德育渗透,来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以此保证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育人先育己,注重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
对于学生群体来说,他们普遍存在着两种相对应的本质属性,第一种属性就是“向师性”,第二种属性就是“独立性”。教师在德育教育中的示范作用就是基于学生的向师性建立的,所谓向师性,主要指的就是学生都有模仿、趋向教师的倾向,加之学生每天的主要生活空间就是学校,他们接触最多的也就是各学科教师,可以说教师是他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人物,综合种种,都表明了教师对学生德育发展的重要影响。
从学生的向师性方面来说,对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与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是相辅相成的。所以,要在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发挥教师应有的示范作用,势必需要我们加强自身的学习建设,育人先育己,将自己打造成学生学习的榜样和楷模,让学生在模仿中提升自己的思想品德。然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小学生非常活泼、好动,这就对我们的课堂教学秩序提出了一定的挑战,在维持课堂秩序的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受到情绪化影响,进而采取了一些较为粗暴的方式维持课堂秩序,这样的处理方式非常不利于师生关系的和谐及良好课堂氛围的营造,这也会直接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长此以往,学生在面对一些问题时,也容易受到情绪影响,采取类似的方式处理问题,当这种问题成为一种普遍性的现象时,就与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道而驰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教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态度,以温和、有爱的态度开展教学,才能促使师生、生生形成和谐、友善的学习关系,也就促进了校园的和谐发展。
二、依托教学内容,开展德育教育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数学教师都认为自己的学科与学生的德育教育关联不大,这种想法就直接导致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效率的低下。
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我们善于挖掘与知识内容相关的德育资源,总能在开展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渗透适当的德育教育,久而久之,自然能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同时对自己的思想品格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例如,当我们在学习加减法时,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系统播放一幅树林的图片,在葱葱郁郁的树林中,横向有十棵树,纵向有十棵树,在这不大的树林中,有鸟儿在鸣叫,兔儿在吃草,非常的有爱。此时,我们可以向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砍伐树林中的两棵树,那么树林中还有多少棵树呢?”,很快就有同学计算出了正确的答案,然后我们再提问:“如果我们学校每一位同学都砍伐两棵树,那么树林中还有多少棵树呢?”很快也会有同学说,“我们学校这么多人,如果大家都砍伐树木,那就没有树林啦。”是啊,如果我们都去砍伐树木,我们生活中就没有这郁郁葱葱的树林了,鸟儿也不能够在繁茂的枝头筑巢歌唱了,兔儿也就没有了它赖以生存的家园了,我们也就再也看不到这有爱的一幕了。但是,如果我们每一位同学都给这片树林做一道加法呢?如果我们每个同学都在这片树林中种植两棵树苗,那么我们会收获什么呢?是的,我们会收获一大片森林,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环境、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好好学习,以自己卓越的学识,促进我们社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三、通过实践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将教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更利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在我们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就有这样一个有趣的试验活动——“滴水实验”,该实验旨在让学生统计一个没有拧紧的水龙头一年会浪费多少水源,从而提升学生的节水意识。众所周知,勤俭节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通过这个滴水实验得到的数据结果,我们就可以计算出这一个水龙头一年会浪费多少水源,如果我们生活中有10个、100个这样的水龙头又会浪费多少水源呢,很多学生可能会对这个庞大的数据没有形象的概念,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将我们浪费的水源与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做一个形象的对比,方便学生更清晰的认知我们试验的结果,相信通过这样的对比,足以引起学生的震惊。
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我们就可以引发学生关于浪费与节约更多的思考,我们可以将这个话题引申到我们的粮食、电能等等一切与我们相关的社会资源上,增进大家对勤俭节约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深切认识我们的的优良传统美德。
结束语:
综述,基于新时代教学背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必要的德育渗透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认识及道德品格具有显著的推进作用,亦能够是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文化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素养,更利于我们将学生培养成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代新人才。
参考文献:
[1] 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思考[J]. 谭郑春.??科学中国人. 2017(20)
[3]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有效策略[J]. 徐占萍.??陕西教育(教学版).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