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彩连
南宁市五里亭第一小学,530003
摘要: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日后数学方面的发展。正因如此,在新课改深化落实的大环境背景下,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就成为教学人员致力探究的新课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新课改;高效课堂;
新课改影响下,高效课堂构建已经成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对于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来说,由于学生思维体系还不完善,数学知识抽象性较强,需要借助高效课堂加强教学效果,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更好的领悟数学内涵,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下文就从高效课堂概念开始谈起,对教学意义及构建策略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提高小学生的综合能力,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
1高效课堂的基本概念
高效课堂顾名思义就是在现有目标要求下构建的,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课堂。相较传统课堂教学,高效课堂能够推动教学进程,解决传统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各类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在完成课堂任务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进一步发展。
2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完善学生思维体系,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和分析问题,实现学生自身的良好建设。不过根据目前情况分析,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高,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难以有效发挥数学课堂作用。而产生这一情况的主要原因为:小学生思维活跃度较高,对新鲜事物存在好奇心,但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在一件事情上,学生对数学教学活动的参与积极性不高,经常会存在溜号、不认真听讲等情况。另外,数学是一门理科科目,与其他语言类学科和艺术类学科相比略显枯燥。在教学活动中,如果不能采取科学有效的引导方式,则在漫长枯燥的学习活动中,就会增加学生的厌恶和抵触心理,降低数学课堂的效率。
此外,教学手段单一也是导致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不高的主要原因,虽然我国在社会发展中对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和优化,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但由于落实性不高及思维转变不到位,仍存在诸多问题有待解决。例如,部分教师始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心智发育不成熟,逻辑思维能力存在欠缺,只适合学习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随着年级的提升再增加新的知识。这种错误理念导致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缺少创新,课堂教学灵活性、趣味性不高,阻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鉴于此,就有必要加大高效课堂建设力度,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强化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而达到数学课堂的教学目标。
3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具体策略
3.1全面且深入的了解学生
全面了解学生是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换言之,教师要想保证教学创意设计达到预期效果,必须对全体学生予以深入了解。只有掌握了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及行为习惯等,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进而改善课堂教学水平。
3.2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只有营造民主、平等、和谐、友好、愉悦的课堂氛围,才能增强学生的心理安全感,使其在课堂教学的交流互动中保持专注度和积极性。教师要以公平、公正的心态对待每一位学生,通过自身行为感染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教师应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还可通过互动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刺激学生灵感,深入研究数学知识内容。教师还应时常鼓励学生,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积极勇敢的表述自己的见解,发现自身的不足,从而促进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
3.3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
一直以来,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不仅是教学人员致力探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课堂教学不应该是以一种封闭模式存在,应具有多样化、多元化特点,这样才能更好的发挥数学优势,促进学生的良好发展。
所以在高效课堂构建,教师应先转变自身理念和认知,明确高效课堂要点,增加与学生沟通交流机会。如可采取课上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了解学生想法,并从中不断挖掘学生潜能,为其全面发展提供助力。
再者,教师还需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做好角色转换,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形式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实现所学知识的深入剖析和探讨。完善教学内容,重新构建知识体系,选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在保证课堂纪律性和自由性的基础上,提高教学的效率。
教师可通过对各类多元化教学手段的整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为课堂增添活力。借助多元化学习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发挥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以此强化学生的能力素质,提升数学学习水平。
3.4引导实践操作,感知数学魅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以及动手实践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在课堂中,教师需引导和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操作,一方面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另一方面深化学生的感知体验,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理解能力。
例如,在教学“直角、钝角与锐角的初步认识”时,教师可让学生拿出事前准备好的正方形和三角形进行观察,引导学生自主阐述观察到的图形的特点。学生通过外观观察和使用量角器的方式,对各个图形予以了解。借助动手操作,这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到直角、钝角与锐角的区别,又可以让学生学会使用量角器,并掌握各类不同图形的特征性质。
3.5创新作业形式,达到学以致用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基础知识,还可以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既要顺从教学体制改革的要求,又应秉承因材施教的基本原则,结合学生的特点布置作业。
作业的形式需要做到创新,内容应当合理。教师可以将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引用生活实例在潜移默化间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例如,在学习“连加、连减以及加减混合运算”后,让学生先完成课本中的作业,再让学生自主改编习题,最后让学生实践应用。
例如:小明拿着10元钱去文具店买文具,选择了一支5元钱的钢笔、两支1元钱的中性笔和两块0.5元钱的橡皮,请问小明同学还剩下多少钱?如果小明同学又退回了一支中性笔和一块橡皮,又剩下多少钱?
通过布置这样的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实践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实践活动的积极性,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学会知识要点,挖掘自身潜力。总而言之,采取联系生活的实践教学方法,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算运算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3.6创建完善的评价体系
新课改要求以鼓励代替惩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以鼓励性评价为主,让学生深切感受到学习带来的乐趣,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在教学时,教师要对处于落后境地的学生予以必要的帮助和指导,且对处于成绩良好的学生予以鼓励,督促其不骄不躁,继续努力。创建和推行综合测评的评价体系,可实现自评、组评、师评的相互结合,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展开客观评价。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知,若想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不仅需要教师的精心教学,还需要学生坚持不懈的努力。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模式,增强课堂趣味性,且创建完善的评价体系,以此全面掌握学生学情,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会学以致用,最终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参考文献:
[1]潘敏华.浅议如何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
[2]李发春.运用信息技术助力小学数学高效课堂建设实践研究[J].学周刊.2020(14)
[3]张晓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实用策略探析[J].学周刊.2020(12)
[4]肖秀杰.基于小组合作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
[5]李志.基于信息技术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探究.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