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高利峰
[导读]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

        高利峰
        山西省吕梁市临县前青塘九年制学校?033200
        摘要:数学是一门逻辑性比较强的学科,数学的学习贯穿义务教育的整个阶段,逻辑思维能力是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分析、概括、判断、推理等一系列思考过程的能力,对于小学生的数学学习十分重要。近些年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有了较大提升,但很多小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却没有得到明显提高。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作论述。详情如下。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引言
        数学思维是从实际教学活动当中产生并发展而来的一种教学理念,对学生提高数学理解能力、发展数学核心素养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小学时期学生思维较活跃,实际学习经验却不足,因而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容易走不少“弯路”。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要自觉带领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通过优化课程设计,将多元化的教学理念渗透到实际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启发其进行积极思考,提升思维能力。
1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之一是合理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问并解答问题是数学教学中的常用手段,也是教师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的一种方式。在基于拓展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诱思的教学方法来引导学生进行积极、主动的课堂思考,在思考的过程中提示其分析题干找出关键解题信息,并通过绘制思维导图的方式将前后所学知识点进行回顾。通过这样,学生既能快速掌握解题方法,提高解题效率,又能将新旧知识进行联合,掌握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并根据题目要求合理应用,对其数学学科思维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例如,在初学角的知识点时,我首先提问学生“大家喜欢五角星吗?那你们知道它为什么被叫作五角星呢?”,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并顺利引出角的概念。随后,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不同形状的五角星,并让学生分别比较这些五角星的各个角有什么不同,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对角的大小建立初步的认识。最后,让学生利用三角尺与直角尺画出几个角度不同的角,并提问其“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哪些角呢?”,让学生联系生活经历,深入思考。这样一来,在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对角的学习产生兴趣,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加深概念知识的理解,最后将其灵活运用到实际生活之中,有效提高数学学习感悟,发展数学学科思维。
2运用提问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之二是运用提问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小学生由于年龄较小,还不具备成熟的认知能力。因此,他们的学习能力也较差。但他们对一些未知事物却有浓厚的探究欲。教师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完全可以将学生的这一特性充分利用起来,巧妙设计问题,引导学生快速思考,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解决问题。这种问题情境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还能活跃学生的思维,有助于提升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从而实现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在实际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情境教学模式。

比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这个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在讲台上向东先走五步,再左转向前走四步,接下来,再左转向前走五步,那么,这个时候,小明面向什么方向?如果想要快速回到原来站立的位置,他应该怎么走?教师让学生思考,找出正确答案,并说出小明的路线图。这样的问题情境不但可以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3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
        小学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之三是微课教学模式的应用。微课改变固有的思维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比如,有些教师的知识水平确实很扎实,上课基本不需要带课本。虽然教师课堂上讲得比较细致,但是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根本达不到。这就造成一种假象,教师会以为学生听懂了,但实际上他们很快就忘了,学得快忘得也快。如此不良循环下去,教师总是在给学生灌输新知识,却没有让他们很好地巩固、复习知识。一方面,教师在教学的时候需要考虑到学生的自身因素,过多的知识会导致学生消化不良,时间久了,学生就不能很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因此,微课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这样才能够实现高效的课堂。另一方面,教师锻炼的是学生的学习思维能力,提高了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能力。例如,在讲“对称平行”这节课时,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知识转化成直观的知识。这种思维模式的转变,对学生学习数学而言是一种突破。高效的课堂源于学生思维模式的转变,让学生真真切切地从书本上获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何乐而不为呢?如果说这种新的思维模式对学生是一种磨练,那么学生在完成这种磨炼之后达到的就是一种更高的数学水平。由此可见,微课对于现阶段小学生的数学学习至关重要。
4加强小组合作,培养求真务实精神
        小学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之四是加强小组合作,培养求真务实精神。教师应加强小组学生合作,培养学生团结精神,贯彻落实素质教育,追求求真务实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小组合作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并且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圆桌式教学、多边形教学、插秧式教学等。在小组合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课上的小组合作与课下的微课教学联合起来,使整个教学过程变得更加轻松有趣。学生们可以一起分享微课中、学习中遇到的一些小难题,分享平时做题的经验与乐趣。
5采用角色饰演进行教学的有效开展
小学数学教学中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的措施之五是采用角色饰演进行教学的有效开展。经创建符合数学内容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自觉走进教学情境,继而实施教学,吸引其注意力,加强教学奇趣性,从而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探索欲望。在实际扮演中,创建情境需贴合实际及教学内容,以保证学生对活动感兴趣,自觉参与。以数学加减法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为例,教师可设计绿色行动或者是大海边等情境,让学将自己置身于绿色环保行动或者是海边中,模拟在环保行动,老师作为商店老板,学生作为环保工作者,模拟实际生活中的场景,进行商店检查和环保行动开展,让学生体会数学学习真实性,促进其更深层认知数学、理解数学,运用数学解决问题。
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素质化教育理念的提出,教育教学就要从小学教育做起,应偏重于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对于小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学习,首先要引起他们的学习兴趣,然后再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老师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也可以让他们的逻辑性更加连贯。如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把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思维导图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容易接受,对他们的学习能力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袁学新.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应用思维导图的分析探讨[J].教师,2016,(14):21.
[2]陈莉.巧用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J].中小学电教,2015,(11):25-26.
[3]谌英.论思维导图在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的应用实践[J].华夏教师,2017(13):56-57.
[4]蔡文昌.明确学习目标,构建高效课堂——浅谈学习目标在高效课堂建设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6(17):49-5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