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冯爱丽②韩晓菲
山东省昌邑市卜庄镇东冢小学,山东 潍坊 261311
摘要:现代教学理念要求学生不但要掌握教材知识更要提升自身综合素养,要具备宽广的视野、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综合体现在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以及实践能力等方面,这也恰恰是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生的要求。本文从语文核心素养四大内容出发,分析了拓展阅读中如何实现语言的构建与应用、思维能力的培养、审美能力的发展以及文化的传承。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给小学语文拓展阅读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促进小学生阅读素养与核心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拓展阅读;阅读教学
引言
阅读是小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无论是课内知识还是课外内容都离不开阅读的作用,在核心素养理念下更要实施拓展阅读。通过拓展性阅读不但可以实现拓宽学生视野的目标,并且还能够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进行语言的构建;通过对文字的理解与欣赏增强其审美能力,通过对文本谋篇布局的分析促进自身思维的发展,通过对拓展阅读还能深度实现文化传承。
一、拓展延伸性阅读实现语言的应用与构建。
小学语文这一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实现语言构建也是其目标之一。拓展延伸性阅读是对语文课内教材的延伸,首先要立足于课内文本,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文字语用规律。例如词语的恰当应用、句子与段落的构成、谋篇布局,以及写作中修辞手法、表现手法的应用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要根植于文本同时更要实现对教材内文本的超越,要找到文本的拓展点,成功的实现语言的构建与增值。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拓展性阅读教学要站在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论高点之上实施,如此才能实现阅读能力与核心素养的同时培养。要通过拓展阅读、延伸阅读夯实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再通过互文、对比以及补充式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让学生了解到更多的知识。如此构建的阅读课堂才更加有深度,才能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真理,也才能更好的感悟世界,提升阅读素养。
二、回归语言本质培养学生对文字的审美能力
在拓展性阅读教学中学生往往会遇到一些生字、生词,虽然这些词汇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但是掌握这些文章,并从字词的本质上来分析,不但可以解决学生阅读中的问题还能提升其对文字的审美能力。
例如在阅读《渴望读书的大眼睛》这一内容时,为了描写出大山中孩子们读书的艰辛采用了“蜿蜒跋涉”专业词语。因此在阅读时教师就从这一词语入手,让学生通过对这一词语的理解,加深对整篇文本的感悟,首先可以从字面上来分析。“蜿蜒”二字偏旁都是“虫”,可以说明这两个字与“虫”相关,可以给学生们展示毛毛虫、蚯蚓的图画让学生想象一下其爬行的样子。其次再给学生做出解释,(1)龙蛇爬行的样子;(2)萦回屈曲貌;(3)弯弯曲曲向前延伸。从这一词语的本意到其延伸意义就都给学生解释出来,学生不但对这一词语进行了深度的审视也更深刻的体会到了山区孩子读书的困难。
三、拓展视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
小学语文拓展阅读其目标不能单纯的着眼于拓展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理解力上,还要指导学生分析、感悟文中的谋篇布局与逻辑思维。
以《少年旅行队》这一散文诗为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引导学生学会欣赏那一个个富有诗意的画面、片段。更要指引学生为何这样写,这样写对文章思想情感表达有何益处,简单而言就是在指导学生学会欣赏写的是什么的基础上,分析如何写。在这一篇散文中油旅行拓展到了人生,由小船拓展到了自己的前程,更是从收音机写到了联系写到了祖国与亲人。一个个看似没有关联的事物通过文字的作用联系在了一起,这就是其中所蕴含的章法逻辑,也是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所需要学习的内容。
四、拓展阅读深度实现文化传承
在阅读文本中感悟语言文字的应用之美固然重要,但是教师要也组织学生去深入挖掘其中的深层含义,并注重文化的传承。文化传承也是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之一,学生通过阅读拓展自身视野的同时要接受其内涵的熏陶,提升自身综合素养。
例如通过阅读“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感悟到大自然之美,也联想到到自然环境的热爱与保护。在学习《金色的鱼钩》之后感悟红军过草地的艰辛以及老班长与小战士之间的人性之美,增强学生的责任感、爱国情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善于发现文本中的美,文本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恰当的实施与渗透德育教育,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结论
综上所述,阅读能力是小学生所应当具备的一种重要的学习能力,该能力的培养应当在核心素养理念的指导下进行。教师要指导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提升自身的语言应用能力、文学审美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并实现文化传承,为学生今后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陈达颖.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9,000(022):P.186-186.
[2]何春艳.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拓展性阅读教学[J].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2018,000(029):P.194-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