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背景下深入开展中小学国防教育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高念
[导读]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不再只局限于各种基础理论知识、课堂知识的学习,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意识。
        高念
        鼎城区江南小学   湖南省常德市 415100
        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不断向纵深发展,对学生的教育不再只局限于各种基础理论知识、课堂知识的学习,还要着力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国防意识。中小学正处于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阶段,学校对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实现全民产生国防意识的基础,对中小学生开展国防教育不仅是国家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培养综合型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因此,学校应当根据新时期的发展形势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适时开设国防教育课程,以多样化的形式让学生从小建立起防微杜渐的国防意识。基于此,本文围绕新时期背景下深入开展小学生国防教育的策略展开探究,以期为中小学教育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帮助与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中小学教育;国防教育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加强国防教育,增强全民国防观念。”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学生,三观和是非判断能力还处于不成熟的时期,这也正是进行教育的优势时期。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力量,加强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是实现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环节,也是国防法驱动下的正确行为。新时期背景下,对学生未来发展的要求不再仅限于单纯的文化教育,还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具备爱国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怀,拥有这样的综合素养,学生才能够全方位发展,成为优秀的“后浪”,为国家建设和国家发展贡献力量。因此,学校不但要开设专门的课程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培养,还要在其他课程中进行国防教育渗透,实现国防教育的有序落实。
        
一、寻找契机,将国防教育渗透到日常的教学环节之中
        国防教育的核心一定是爱国主义。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开展的国防知识培训和国防意识强化的全民性教育行为。想要顺利完成对中小学生的国防教育,教师必须要首先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在爱国主义精神的指引下,唤起学生的忧患意识和民族危机意识,让学生能够自觉将国家安危与个人实际相联系,从而在不知不觉中建立起自身的国防意识。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时,可以将国防教育渗透进相关学科、相关课程的教学之中,例如,在《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授课过程中,教师可以将爱国主义精神渗透之内,使国防教育、爱国主义精神与课程进行整合,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国家的真正含义。对此教师要明确,国防教育的一部分内涵是反应公民对国家的情感,爱国主义精神也是国防教育的核心精髓,同时也是构建国防意识的内核。在新时期背景下,教师必须要在日常的教学环节中寻找契机,将例如“爱国主义精神”这种国防意识的组成部分渗透进教学活动中,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接受国防教育。
二、将国防教育与生活相联系,加深国防教育深度
        对中小学生来说,刻板的国防教育并不能让他们真正领悟到其中的深刻意义,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学习情感需要,将国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建立起联系,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学生对国防教育的理解,加深国防教育的深度。将国防教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就要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国防教育的内容离我们其实并不遥远,避免让学生产生“空虚感”,因此,教师可以将国防教育与学校的安全教育进行联系,落实“国防、挤防、物防”的策略,让学生从校园实际生活中逐渐形成必备的防范意识。

例如,学校可以组织全校学生进行紧急情况疏散演习,让学生在身体力行中感受具备防范意识的重要性,从小的演习逐渐上升到国家层面,从而让学生通过身边的实际生活来感受国防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加深国防教育的深度。与此同时,学校还可以邀请民警、交警来到学校,开展讲座,向学生们讲述自己工作中发生的事情,传递防范、安全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社会公共秩序,帮助学生从小建立起安全隐患和防范意识。
三、解决现阶段国防教育存在的问题,确保国防教育真切落实
        结合当前的国防教育现状来看,国防教育仍然存在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问题从宏观上来分析可以分为学生自身和学校、社会、家庭两个大的方面。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之前,必须要以这两个方面的问题为突破点,掌握学生对国防意识、国防教育的认知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一方面,学生自身对国防教育的了解知之甚少,除了学校的教育外,鲜有学生会主动以“国防”为关键词进行探索。另一方面,部分学校的国防教育只流于形式,没有结合新时代的背景制定教学计划,也没有深入贯彻落实国防教育的核心要求,导致学生未能引起对国防教育的重视。与此同时,社会对学生国防意识的培养也是近几年才开始引起重视,教育的广度和深度还十分缺乏。因此,学校一方面可以定期开展国防教育专题讲座,邀请国防教育方面的专业人士,从更专业的角度开展教育活动,也因学校的重视,让学生重新建立起对国防教育的关注。另一方面,学校可以在学校的公示栏、班级板报等多种场合开展国防教育,让国防教育一直渗透进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确保国防教育得以真切落实到每个环节。
四、开展主题班会,从多角度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
        由于中小学生对国防知识的了解并不多,甚至有的学生对国防并没有准确的概念。如果直接开设课程对学生进行国防教育,那么对学生来说可能有些难以接受,加之部分教师的国防教育只是围绕相关教材照本宣科,十分枯燥,学生在既不了解国防的意义,也没有建立起学习兴趣的基础上,很难真正吸收并消化国防教育的内涵。因此,教师可以利用班会的时间,将国防教育的概念和意义逐渐渗透给学生,并在每次班会中选取一个主题,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向开展国防教育,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国防教育的作用和意义。例如,教师可以将班会的主题拟定为“纵观古今看国防”,然后利用互联网、书籍等途径,搜集古今国内外的国防案例,通过小故事的形式展示给学生。如,学生们一定对《孙子兵法》这一著作不感到陌生,它是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国防理论著作,其中“谋攻篇:不战而屈人之兵”理论,指的是交战双方不通过军队兵刃的交锋,并可使敌军主动屈服。这理论同样也适用于当前的国防教育之中,其背后蕴含的深意为当国家的军事实力、经济力量达到一定高度后,就算不做出什么动作,侵犯者也能因衡量敌我双方的差距后而主动屈服。这带给学生的国防教育意义也是具有一定深度的,作为新时代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希望和主要力量,应当着力完成现阶段应该做的事,完成学习任务,从而通过自身的力量来巩固国家建设,使国家的软硬实力不断增强,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五、结语
            结合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中小学生是国家未来发展的主要力量,生于和平年代的中小学生不能因产生和平麻痹的思想,应当时刻保持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忧患意识。因此,学校要综合考虑学生的客观情况和实际心理特征,以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对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国防教育,确保学生能够做到防患于未然,心系国家、心系国家未来的发展,在贡献自身力量的同时也能时刻保持警醒,捍卫祖国的一草一木。
参考文献:
[1] 杨凯. 国防思想对新时期中小学国防教育工作的启示[J]. 基础教育论坛(综合版), 2018, 000(048):14-15.
[2] 周华. 创新开展中小学国防教育[J]. 国防教育, 2017, 000(003):P.70-71.
[3] 赵巧茹.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小学教育对当代农村小学教育的启示研究[D]. 2019.
[4] 郭秀英. 浅谈小学国防教育策略[J]. 飞:素质教育, 2013(5):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