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蔚
石河子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各大高校都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以及电子技术专业的内在特征,大力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本文主要分析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从而为企业和社会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
关键字:电子技术;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措施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大,因而对人才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也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书呆子”式的学生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切实需求。针对这种情况,各大高校必须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使其能够满足用人单位的切实需求。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改变了以理论知识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们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和实践机会,这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十分积极的影响。
一、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对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缺乏全面的认识
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实践机会和实践平台,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大有裨益,因此受到了各大高校的喜欢和青睐。但是部分学校在实行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对“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手段缺乏全面正确的认识,其校企合作的形式仅仅局限于安排学生去企业顶岗实习,其人才培养机制流域表面,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除此之外,部分学校对合作企业的相关标准以及综合实力缺乏准确的定位,并且一些学校对学生的实习情况以及实习内容概不过问,企业对学校的教学情况以及学生的综合素质也缺乏全面的掌握,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际效能。
(二)学校的课程教学与企业的实际需求严重脱节
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我国各个行业的发展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但是在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部分高校的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较为陈旧,未能切实结合当前的行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因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相对较差,这给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顺利进行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与此同时,高校的部分老师虽然有着高学历,但是其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相对不足,同时对企业的实际需求也缺乏准确全面的认识,因而其课程教学过于理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无法得到显著的提升。
(三)企业缺乏合作的动力
在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企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企业运营的成本投入。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良好的动力,并且对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企业只是被动的参与到某些教学环节之中,甚至部分企业仅仅是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进行优秀人才的选拔,这与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工作的初衷背道而驰,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技能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1]。除此之外,部分企业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以销售和重复性劳动为主,并且其整个过程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这种合作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使得部分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和逃避心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四)政策体系尚未建立健全
目前,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已经在各大高校的日常教学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已经成为了高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过程中,我国相关的政策体系还尚未建立健全,国家支持校企合作的优惠政策也存在一定的缺失,同时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也明显不足,这就使得企业在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处于高投入低回报的状态[2]。与此同时,在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相关企业还要承担学生的安全问题,这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的运营压力。
二、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制度体系
为了充分发挥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效能,各大高校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不断完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制度体系,从而为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顺利实施奠定夯实的基础。首先,各大高校要结合电子技术的专业特征以及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组织制度、考核制度以及评价体系,并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部门,负责和协调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各项事宜,从而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高效进行提供强有力的保障[3]。
其次,各大高校要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督导小组,对参与校企合作的各个企业进行全面走访,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监督指导,不断完善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切实优化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
(二)建立健全电子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课程
电子技术专业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综合性,因此各大高校要根据当前社会和企业的岗位需求,建立健全电子技术专业的校企合作课程,从而进一步提高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际效能。首先,各大高校要全面了解电子电气行业的职业能力标准以及国家职业资格标准,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电子技术专业的各项教学活动,同时积极邀请相关企业参与到课程和教材的开发过程中,进一步提高课程和教材的实用性。其次,各大高校要根据当前的就业导向,不断优化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切实加强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并进一步增加课程实践在考核体系中的实际占比,从而有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为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三)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
在开展电子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各大高校要针对电子技术专业的切实需求,建立科学合理的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们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首先,各大高校可以结合电子技术的专业特征,不断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以“优势互补、产权明晰、互惠互利”为基本原则,建立健全电子技术专业的校内实训基地,同时企业也可以将该实训基地作为载体进行市场化操作,进一步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综合效能和经济效益,为学生们实习实训以及技能鉴定提供良好的平台[4]。其次,各大高校可以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建立完善的校外实训基地,使学生对自己日后的工作场所和工作内容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同时进一步缩短学生与岗位之间的距离,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工作岗位的适应能力,切实优化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同时也为学生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此过程中,各大高校要对校外实训基地进行不定期的实地走访,全面了解学生在校外实训基地的综合情况,并以此为基础不断完善校外实训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实际效能。
(四)建立优秀的教师团队
老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引导者和启发者,对学生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的提升具有十分深远的影响。但是在电子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实践中,部分老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还有待进一步提高,这对相关课程的高效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了一些负面的影响。因此各大高校要切实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首先,各大高校可以组织老师到企业进行实践锻炼,推荐骨干教师参与到企业的生产和管理工作中,从而切实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践经验,为电子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高效开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其次,各大高校也可邀请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和生产能手担任实训教师,使学生们对当前的前沿理论和前沿技术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进一步提高电子技术专业相关课程的实用性和综合性。最后,学校也要定期开展一些教师技能大赛,并邀请企业中的优秀人才担任嘉宾和评委,并鼓励老师们积极参加电子类职业技能鉴定,并考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从而切实提高老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五)动态设置专业方向
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我国的电子电气行业已经呈现出了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因此各大高校在开展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具体实践中,要根据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企业的实际需求,动态设置专业课程以及专业方向,从而进一步优化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际效能,使其能够快速适应社会发展的浪潮,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行业竞争力。首先,各大高校可以邀请一些公司企业的技术骨干以及专业人员,与校内的专家学者组成专业的指导委员会,共同制定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设置、专业发展规划以及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提高日常教学和实践活动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切实优化电子技术专业学生的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5]。其次,各大高校也可以与电子电气类的大公司和大企业建立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并根据这些大公司和大企业的实际需求设置新的专业,该新专业的学生既是企业的员工也是高校的学生,企业和公司可以直接参与到该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同时也可以直接开展学生管理工作。
结语:
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技能,切实优化学生的市场竞争力,高校在开展电子技术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当前的社会发展趋势以及专业的自身特征,不断完善相应的制度体系,优化校企合作课程,建立校内外实训基地,提高老师的实践能力,动态设置专业方向,从而为电子技术专业的不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恩平.基于校企深度融合的企业新型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以仪征技师学院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为例[J].职业,2020(09):37-38.
[2]陈伟,徐辉.浅谈职业院校电子与信息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19(14):49-50.
[3]王纲.谈融入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电子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的探索与实践[J].数码世界,2019(03):207-208.
[4]高兰芳.电子技术应用(物联网)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构建[J].数字通信世界,2017(06):254-256.
[5]罗贤.紧贴市场需求,谋求共赢发展——校企合作模式下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探究[J].职业,2015(12):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