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慧课堂中培养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思考与实践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梁慧
[导读] 人类的思维都是通过语言,没有语言,人们之间就缺少了必要的沟通。
        梁慧
        广东省湛江市第十一小学 广东 湛江  524000
        摘要:人类的思维都是通过语言,没有语言,人们之间就缺少了必要的沟通。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学生成长历程中必然要掌握的技能,通过学生语言表述与交流能力,能够彰显其性格与思维特点。语文作为一门语言性学科,不仅继承了我国优秀文化历史,同时也记载了我国悠久的语言文化,从中学生可以获取大量的语言元素,并通过其不断提升自身交流能力,尤其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而言。其身体各项机能都处于成长发展过程中,在这一阶段学生能够吸纳更多的内容,本篇文章,基于智慧课堂,对于低年级学生语文表达与交流能力培养展开深入的探讨分析,并对此提出相应具体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智慧课堂 低年级 语言表达 交流能力
引言:
        智慧课堂主要指教师利用现代化技术展开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智慧课堂背景下,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其强大功能更为生动形象地展开课堂教学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并通过一系列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交流能力。
一、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重要性
        低年级学生年龄较小,有时面对一些问题,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在课堂当中教师经常抛出一些问题学生回答问题时,说来说去不知所云,一些孩子经常会说出我心里知道,但是不知怎样表达。又或者这个答案是用脑袋想出来的,我无法用语言描述出来,究其根本是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较弱。语言表达是人类最为重要的交际方式,他与学生思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养,通过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潜能,在低年级阶段奠定坚实的基础。基于智慧课堂背景下,教师可以借助一些现代教育方法,通过视频,音频图文等方式,带给学生全新的课堂体验,在更具趣味性的课堂氛围当中,帮助学生解决词不达意、表述模糊等问题。
二、智慧课堂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教学策略
(一)根据学生心理情况,设计教学活动。
        每一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低年级学生同样如此,在课堂当中这一阶段学生灵动灵活,就要根据学生时期心理情况,设计多元化的智慧课堂。基于学生个人多交流讨论的空间,引导学生放下心中的戒备,全身心的投入到课堂学习活动当中来。
        例如,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通常通过口语描述的方法,为学生设定一些教学,学生不仅需要凭空想象,同时还要做出自己的思考。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学生会因为思考不清楚而畏惧开口讲话,智慧课堂的出现,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是是低年级学生的主要阵地,教师为了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通常会设定具体的生活场景。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积极性,就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及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如在课堂当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开展职业模拟的活动,首先教师可以将学生询问自己最想成为的职业教师。根据学生的想法,准备一些图片与视频在课堂当中帮学生模拟某一职业时,教师播放相应的视频片段,学生可以根据视频内容进行自由发挥,从而提升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
(二)通过基础训练锻炼学生表达能力
        对于一二年级学生而言,组词造句是学生最常见的学习内容,在传统教学当中,教师通常会让学生进行造句,在此过程中虽然学生能够成功进行组词造句。但是面对具体场景,学生无法将所学知识运用其中,学生就会出现畏难情绪,面对这一情况教师要通过基础训练,不断逐渐锻炼学生表达能力,使得学生融会贯通的使用相关词汇内容。
        例如,在日常教学当中组词造句都是教师布置教学任务,学生自由举手回答,这时就会有一部分学生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

为了进一步增强语文基础训练的时效性,教师要不断丰富相关教学形式。如带领学生学习金、木、水、火、土这几个汉字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金、木、水、火、土的照片,学生根据照片形态进行组词造句,又或者是教师根据所学汉字,准备一些场景。第一幅图画当中,一堆草朵起火,第二张图片中消防员叔叔用水浇灭着火,学生就可以根据这两个画面组织语言,将其编排成一个简短的小故事。因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师只能挑选几名同学整理回答问题,其他同学就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分享自己的故事。
(三)留有空白,让学生有话可说。
        小学语文教材当中,蕴含了丰富的教学资源,传统课堂当中教师处于课堂主体地位,学生只需听从教师讲解的内容即可,长久以来,学生已经习惯了沉默听课的习惯,从而导致学生交流能力弱。对此在课堂当中教师要适当留有一些空白,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话可说,有话想说。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乌鸦喝水》这一课程相关知识内容时,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语文问题,带领学生进行学习情境当中。在课堂初始学习阶段,教师可以抛出这样一个问提:小乌鸦为什么会找水喝?面对这个问题,绝大多数学生都能回答出来,是因为小乌鸦口渴了。随后,教师就可以问小乌鸦有没有找到水喝?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微视频的方式为学生播放动画,带领学生了解整个故事内容。在这一基础之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讲故事小竞赛,并根据观看的视频内容组织语言,尽可能地将这个故事讲述完整,在整个教学课堂当中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都要有可思考可交流的空间,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表达的机会,从而不断提升低年级学生口语表达与交流能力。
(四)重视阅读教学,进行说话训练
        阅读是语文教学当中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培养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的重要方法。低年级学生刚刚接触阅读,对于阅读了解较少,面对较多的文字学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利用好智慧课堂,借助现代化信息工具,缓解学生焦虑情绪,构建开放型的小学语文课堂,不断锻炼学生说话的能力。
        例如,带领学生学习《影子》这一文章相关知识内容时,在正式学习前,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这样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用照相机拍摄一些影子照片。到正式课堂教学当中,学生可以进行分享,只见有的学生拍摄自己的影子,有的学生拍摄了家长的影子,有的学生拍摄了建筑物的影子。分享环节可以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在小组中同学将自己拍摄的影子展现出来,并与其他同学进行一些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课堂氛围十分活跃,当学生讨论完成后,教师也要用多媒体展示自己拍摄影子的图片,看一看与同学拍摄的内容有什么样的区别。在整个活动过程当中学生兴趣十分高涨,此时教师带领学生深入学习阅读这一文章,学生学习兴趣十分高涨,并且全身心的投入到阅读当中去。
        (五)亲子阅读,陪伴成长。
        常言道: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低年级学生在心理上还是依赖于家长的陪伴。教师可以利用家校合作,设置亲子阅读环节,可让家长每天抽出十分钟陪同孩子一起进行朗读。这样既可以增进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又能锻炼孩子的口头表达能力。课上课下双结合,充分地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久而久之,学生不再涩于开口。
结束语:
        总而言之,提升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与交流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师长久的坚持。基于智慧课堂背景下,制定最具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最大限度地活跃课堂教学氛围,给予学生充足口语表达的空间,不断提升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参考文献:
[1]杨孝华.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6):71.
[2]张吉惠.小学语文教学中加强语言训练的策略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
[3]全国臣.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语言能力培养研究[J].才智,2017.
[4]张晓辉,马强.小学语文教学对口语表达能力的提升作用[J].语文建设,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