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张则平
[导读] 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力度

        张则平
        山西省垣曲县新城中心校, 山西 运城 043700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大了新课程改革工作的力度,有效的推动了教育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使得人们对教育教学工作有了全新的理解。经过大量的实践调查研究专业人士总结出,阅读不但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且对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自主思维能力都能够起到积极的影响作用,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对于阅读教学工作给予重点关注,充分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需要来制定切实可行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方案,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不断提升。这篇文章主要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展开全面深入的研究分析,希望能够对我国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良好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
导言:
        就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工作来说,阅读教学在语文课程中属于较为重要的一项工作,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而且通过阅读教学还可以充实学生的知识面,促使学生学习效率的不断提高。要想从根本上促进小学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效果,教师不但需要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的教授,并且还需要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能够在阅读中不断积累需要的知识。但是就现如今小学语文课堂实际情况来说,小学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这主要是因为小学学生年龄较小,不能高效的将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学习中,所以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要充分结合学生心智情况,挑选适合的教学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1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学阶段的学生知识储备量较少,并且生活实践能力较差,学生对于外界事物的判断还都停滞在主观意识层面上,所以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效果较差,这就充分的说明了,小学学生如果语文素养整体水平较差,那么必然会对学生阅读学习效果造成不良影响,这样就无法为学生语文阅读学习提供良好的帮助,并且还会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造成诸多的制约。小学语文教师在组织实施各项教学工作的时候,缺少对学生思维的正确引导,在语文核心素养的形势下,教师不但需要在授课的过程中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加以重视,并且还要充分结合各方面实际情况对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加以重点培养。要想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那么最为重要的是需要教师对学生思维加以正确的引导,无论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了何种优秀的素质,学生与教师在语文知识的学习方面还是不能停滞不前。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加以调动,并且合理的运用课外知识点,那么就可以促使学生对课外知识形成浓厚的深入探究欲望,从而带动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逐渐提升。但是,当下小学语文课堂上,教师自身不具备良好的引导意识,所以无法切实的保证在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进行积极的引导,所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工作整体效果没有达到前期制定的效果目标。


2 在阅读中不断积累知识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果往往与整个语文课程的教学水平存在一定的关联,通过阅读教学学生不但能够积累更多的语言词汇,并且能够更加高效的对文章结构进行梳理,对于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和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加以准确的判断,并且对文章的写作规律进行总结,这样对于学生基础写作能力的提升也能够起到良好的帮助,还可以指导学生进行更丰富的知识积累。教师在为学生进行阅读授课的时候,应当尽可能的将文章所蕴含的写作特征呈现出来,诸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草原》这篇文章的时候,需要对文章所蕴含的“浓厚抒情”的韵味特点为学生进行详细的讲解,从而指导学生对文章进行全面的认识,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将骏马奔驰的景象比喻成裙带、彩虹”语句进行多次朗读,学习其中涉及到的修辞手法,这样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语文组织和表达能力。其次,阅读教学工作也可以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各方面实际情况和喜好来选择适合的文章段落组织学生进行阅读,这样就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阅读积极性,促使学生能够全身心的参与到教师组织的阅读教学活动之中,提升学生的阅读实践能力。
3 培养小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可以说是人类参与各项活动的主要动力,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组织开展各项教学工作的时候,充分结合学生心理情况,利用有效的方式方法对学生学习兴趣加以培养。小学学生性格较为活泼,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所以教师在落实各项教学工作的时候,应当重视课堂愉悦氛围的创设,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充分的吸引到教学上,对学生的思维进行正确的引导。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由此可以看出,开展阅读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学习《看雪》这节课的时候,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通过多媒体为小学生放映一些有关雪的动画片或者影片,如《冰雪奇缘》《雪人》等,让小学生对雪有初步的了解,这样就会让小学生对这篇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
4 人文教育,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众所周知,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并且其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方面也能够起到积极的辅助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通过结合课文内容,挖掘人文教育元素,不断的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抓住细节来揣摩人物的特点,促使学生能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5 结论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进策略的实施,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培养学生语文阅读素养,让学生受益匪浅。教师也需要纠正自身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努力改进,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彻底落实,从而提高小学生的语文阅读素养,增强其语文学习能力,将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有效地提高上去。

参考文献:
        [1]王芳.基于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J].才智,2019(27):136.
        [2]唐莉霞.核心素养导向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J].西部素质教育,2019,5(14):74-75.
        [3]王敏.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大众文艺,2019(12):227-228.
        [4]王钰清.基于核心素养导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交际,2018(14):154-155.
        [5]李艺淑.谈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改革[J].教育现代化,2018,5(28):355-3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