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丽芳
左云县东南小学, 山西 大同 037100
摘要: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时代,键盘输入替代了传统的书写,人们的书写水平大幅度降低,中小学生普遍存在的汉字书写水平不高的问题也逐渐引起社会的关注。因此,学校应该重视书法的教育,尤其是对于刚刚熟悉那笔的小学生,教师更应该帮助他们把写字的基础打好,从语文的书法教育培养入手,阐述了书法教育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语文;书法教育
导言:
语文书法教育就是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利用书法的特殊性及书法的再创造、再生成作用,来完成对学生生命情感的再创造、再生成。学生在书法时,将全部的精神、力量集中于笔端,写出一个个带有自己情感的字,这个过程看似简单,似乎在整个的语文学习中作,殊不知,学生的这个书法习得过程就是一种生命的升华过程,是一种潜在的文化精神的升华过程,它悄无声息,却功达千秋。
1 语文与书法的关系
书法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汉字是书法的载体,汉字与书法千年一脉。语文教育的基础是识字写字教学,在语文教育过程中,教师最开始要带领学生学习的就是识字写字,而书写最本质的要求就是把字写得工整美观,并上升至艺术高度。语文与书法皆以汉字为基础,二者先天具备融合的基础。
2 小学书法教育的现状
上书法课时,我们可以观察到好多学生写字的姿势不规范、不正确。写字的坐姿要么是斜倚外靠,要么是眼睛离本子太近,久而久之形成习惯,很难纠正。他们没有掌握最基本的笔顺书写规则和字的间架结构,不端正,不规范,尤其是细节性的基本笔画不是多就是少,有的字虽正确,但很难辨认,不会书写规范的字体。而且书写速度缓慢,一快,就写成了很难辨识的潦草字,难以适应将来学习、工作和生活的需要。
3 书法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的意义
3.1 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素养
小学语文与书法教育的融合促使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审美意识及审美能力之外,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融入书法教育还能够显著提高学生对母语的学习兴趣及热爱程度。加强书法艺术学习及练习能够促使学生规范地书写文字,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书写能力,而创造出优秀书法作品时获得的成就感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学习的兴趣,对培养学生的语言知识素养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定期组织学生练习书法及临摹还能够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磨练学生的耐性,对语文学科乃至其他学科的学习具有积极意义。
3.2 有助于小学生建立文化认同和保护意识
小学是学生初步接触文化知识的阶段,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书法,能较早地对书法这一项中华传统艺术进行认识,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进行认识和了解,增加自己的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汉字不仅是传递信息的文字,在其发展的长河当中夹杂了很多人民的智慧和民族的心血,它也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传统文化就像民族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原动力。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面对许多外来文化的入侵,许多中国人都没有意识也不知道如何去守护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一个没有文化保护和文化创新意识的民族是没有底气的,是很难立在世界众多民族文化竞争中立足。所以,在小学进行书法教育也是对民族未来的希望进行文化传承和灌输,是帮助学生凝聚民族情结的助力。让学生意识到需要保护我国传统文化,增强对我国传统文化自信,反对文化霸权,从而增加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是所有语文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
4 小学语文教学书融入法教育的措施
4.1 推进制度建设,加强对语文老师书法能力的要求
语文老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教学生如何把字写好。倘若语文老师自身的书法水平没得到一定保证,难免会出现教给学生错误知识的现象。
当前在学校中,大多数学校的书法课已经融入了语文的写字课中,变成了语文课的一部分。所以学生的学习和模仿对象就是语文老师,可见教师的书法专业技能需要得到一定的保证才不至误人子弟。在课程中除了讲述书法历史和发展,基本的书法知识和理论外,一定要进行实践操作。实践操作里包括对“三笔字”(粉笔、硬笔、毛笔)的练习,以及期末进行课程考试。可以以学习楷书为主、学习行书为辅。在实际教学中,除了小学一二三年级的语文课要求老师用标准的楷书书写板书外,日常使用和教学中运用最多的就是行楷。教师在学习过楷书和行书后,就不难掌握行楷的基本特点了。
4.2 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培养其对书法的热爱
写得一手漂亮的字就如同一个人穿上了美丽的服饰,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愉悦及心灵的震撼。字写得工整、匀称、美观不仅有利于促进自身的学习,表现出个人的文化底蕴和个性修养,还能在很大程度上彰显出个人的人格魅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常让学生书写生字词,写作文。学生的书写如何?我们应如何评价?这时就是我们抓好写字教学,培养其对书法的热爱的关键契机。一个学生的字写得工整、美观,彰显出其个人特点,老师拿起来对其点评,赞赏一番,也许就能使其心花怒放,从而内心更增加了其写好字,读好书的意向。而别的同学也会从中受到感染,纷纷效法。这样就使整体都得到了提高。除此之外,在具体的教学中还可以充分利用书法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之美,通过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增强学生情趣。如让其为家里写春联,替学校写标语,给朋友送格言等。使他们在相互学习,公开展示的活动中无形地增强了写字的兴趣,从而有效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养。
4.3 塑造好书法学习的氛围
在小学阶段,家庭是学生接触到最多的环境之一。学生自从一出生就会很受到家庭氛围的影响,所以塑造好书法学习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帮助小学生从很小的时候就树立学习书法的意识。所以在书法教育中,家长一定要做好书法环境的营造,经常为孩子讲解书法学习的重要性,还可以带孩子参观一些书法展会等。通过这些方式,可以营造良好的家庭书法学习氛围,也可以为在小学语文中渗透书法教育打下基础。在校园中塑造书法学习的氛围是促进书法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中最直接的方式之一。学校可以在教室、走廊中张贴书法名家的作品,保障小学生可以经常欣赏到这些作品。此外老师还可以开展一些主题班会,为学生展示一些书法作品,同时向学生讲解书法教育的重要性等。
4.4 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教学效果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如果把书法教学和电教媒体结合起来,一定会开拓出一片广阔的新天地,会大大提高书法的效率,提供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中国书法形式虽然朴素,只是点画线条的组合,但却能表达多种多样的美。因而在书法教学中要充分应用电教媒体手段,使用多媒展示书法作品,则会化抽象为具体。比如:欣赏一幅书法作品时,即可欣赏方法结构的整体意境,又可以关注单行行气的流畅,还可通过特写一个字结构,使学生在感受画面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审美知识。运用了多媒体,不仅能改善学生认识事物过程的途径和方法,更在于媒体能快速表现技术的优势。学生不但记了课文还欣赏了艺术,进行艺术的熏陶,手脑并用,其效果超过单纯听写的这种被动学习。此外,要充分利用作业和作文批语进行书法艺术教育,教师尽量多在学生的作业本上配上老师的书写,表达老师的要求,只要语文教师在书写上下功夫,自然也能很好地实现语文教育和书法熏陶的目的,这也是一个双赢的好方法,也促使了老师自我水平的提高。
5 结论
书法作为一门中华民族的独特艺术,与我们小学语文教学密切相关。只有让每一个孩子,每一名学生从小就接受规范正确的写字教学,才能让书法这朵芳香烂漫的民族艺术之花开遍神州大地。
参考文献:
[1]包宏光.浅谈书法教育对中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性[J].中国篆刻(钢笔书法),2017(5):60-62.
[2]刘云云小学语文教师课堂导入技能的现状及对策研究[D].渤沟大学2016.
[3]杨晓君.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强化书法教育的意义[C]//2016年6月全国教育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