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叶知秋、见微知著 ------班主任日常工作心得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张膺
[导读] 在疫情特殊时期,因为环境相对闭塞,又不能够外出,人与人的交流也没有现实生活中来的流畅,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往往容易忽视。
        张膺
        上海市彭浦第四中学
        摘要:在疫情特殊时期,因为环境相对闭塞,又不能够外出,人与人的交流也没有现实生活中来的流畅,对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往往容易忽视。返校复课,老师们更多关心的是学生学业上影响、网课的听课反馈等等,往往忽略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教无定法,管理也无定法,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以铭刻在学生心中,可以给学生带来永留中心的温馨,也可以给学生带来深藏心底的伤痕,我们应当比任何人都要重视教育的过程,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的对待他们。
        关键字:高关注学生 心理老师 知心小档案 周记 交流沟通
        引言:
        在疫情特殊时期,因为环境相对闭塞,又不能够外出,人与人的交流也没有现实生活中来的流畅,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都会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而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往往容易忽视。返校复课,老师们更多关心的是学生学业上影响,网课的听课反馈等等,往往忽略了学生们的心理问题。班主任的我就遇上了这样一件事情:
        疫情期间,学校对每个班级的同学做了一份线上的心理调研,通过问卷调查筛查出来一些可能存在一些心理问题或需要心理干预的学生,问卷结束以后,学校下发了一份“新冠复课后需高关注学生名单”,我们班级有一位陈同学榜上有名,当时我很诧异,也不太相信,觉得不可能有她的,记得当时我还微信了心理老师扬扬,提出我的的质疑:“我们班级陈同学应该不会有问题的,是不是在填写过程中填错啦?班级里明显有问题的学生不关注,可爱活泼的陈同学怎么会有问题呢?”
        直到和陈同学有了一次冲突,知情者告知我:“张老师,陈同学说你不喜欢她了,在哭呢?”我这才开始反思,是不是前面的心理调研真的是有用,她可能真的是有一些心理问题,而我们忽视了呢?
        现在陈同学情绪那么激动,如果直接找她聊聊或许得不偿失,知情者也许会被认为是打小报告,失去陈同学的信任;再者陈同学也许并不想让我知道这件事,所以我让知情者继续安抚和开导她,同时还指导了知情者从哪些方面去开导,说些什么话让陈同学可以情绪稳定下来等等。
        接着,我转身就找了学校的心理老师扬扬,反馈了陈同学的种种应激表现,寻求专业老师的帮助,最后我们商量下来觉得先不要出面,先让她情绪得到宣泄和释放,再看看在知情者的开导下情绪有没有好转。2个小时以后,知情者告知心情已经平复,情绪已经稳定,已经想通了,我和陈老师心里的大石头也暂时落地。
        很快,在德育团队的帮助下,我们给陈同学建立了“一人一档”、“一人一案”的“蓬思知心”小档案,接下来我们将对她日常的学习和生活进行跟踪观察,仔细分析和梳理,做到心中有数。
        首先:恢复疫情前每周一次的写周记的习惯,周记提交以后,我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陈同学的周记本,周记的题目是:《原来是一场误会》,对于情绪失控的原因,她写到是因为家里、学校、自己成绩等等事情叠加在一起情绪爆发了,说是自己想多了,要找我道歉,还让我好好关心自己的身体,别太累着等等。

我也及时给她留言,告诉她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自己要学会调整好心态,要学会管理好自己的情绪,还写到“你一直是最让老师放心和省心的孩子!”
        其次:当天放学的时候,我特地把她留了下来,把周记亲手交给了她,说到:“张老师今天是来给你道歉的,老师没有很好的关心你,你妈妈一直不在身边,你有那么多不开心的事情没人诉说,老师也不知道,也没有想到你小小的脑子里放着那么多的不开心;老师一直很爱你的,只是觉得你各方面都很优秀,很让老师省心,所以往往就忽略你了,而更多关心的是班级那些小捣蛋鬼,和他们斗智斗勇了;从今往后我们约法三章:A、每周写一篇周记给我,开心的,高兴的都和我诉说;B、在班级里,如果我有什么地方做得不好,你下课就来告知或者提醒我;C、想妈妈的时候,要求抱抱的时候,就过来抱抱老师;D、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健康的成长也是最重要的。”
        最后,我也及时与陈同学妈妈取得了联系,汇报了孩子最近的一下情况,她妈妈一直在外地忙于工作,在孩子最需要亲情、需要安抚的时候没有在身边,我建议家长能够多多的关心孩子,也希望不要两地分居,可以生活在一起等。
        事情最后得到圆满解决,回看整个事情的经过,我觉得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学生的问题也会越来越多,班主任的工作也是越来越艰难。每个家庭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同,学生差异性也很大。因此,有这么几点还是值得反思:
        1、与时俱进,活到老学到老,时代在进步,学生在变化,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不能用老经验,老想法来面对现在的学生,特别是后疫情时代,有很多我们想不到的事情会发生,所以要学习,跟上时代的脚步。
        2、相信科学,用科学来解决问题,我们不能觉得有了心理障碍才能进行心理辅导,需要心理咨询的就是精神病这样的观点,学校提高防范于未然的心理辅导,可以帮助学生在身心剧变的青春期,可以坚强的面对人生道路上的各种考验和挫折,恢复学生的心理平衡,重建自信心的过程。所以作为班主任的我们要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用专业知识来解决问题。
        3、因材施教,循循善诱,眼睛看不到的不一定是真相,要真正走近学生心里,去观察、去揣摩,注意细节,善于观察学生的微小进步,问题学生有问题,优秀学生的问题往往会被忽视,所以不能放过任何一点蛛丝马迹。
        4、敢于创新和创造,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生的问题也越来越多,社会要求我们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有个性的学生,班主任的工作要富有创造性,每个家庭的生活环境、社会环境、自身的心理素质不同,学生也有很大的差异性。管理方法要创新,要适应学生的需要。
        俗话说:“ 一叶知秋”“见微知著”,比喻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我们在日常的班主任工作中,要学会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能够洞察事物幽深细微之处,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教无定法,管理也无定法,我们的一言一行都有可以铭刻在学生心中,可以给学生带来永留中心的温馨,也可以给学生带来深藏心底的伤痕,我们应当比任何人都要重视教育的过程,关心他们、尊重他们、理解他们、平等的对待他们。
                                               
                                                                  202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