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国军1 潘美祥2
1.宁波市鄞州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2.宁波第二技师学院
摘要:信息化建设逐渐成为我国教育行业发展的一种重要趋势,充分发挥信息化教育的积极作用,能够避免传统教育的很多弊端,为教育行业的转型和升级注入全新的发展活力。但是由于信息化技术在我国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周期比较短,难免存在一些问题。及时推进信息化资源的探索和建设很有必要。本文基于《机械识图》课程的实际,借助名师工作室平台进行探索和建设研究。
关键词:名师工作室;机械识图;信息化资源,
引言:信息化资源的优势不仅体现在资源总量上,同时也体现在资源的利用上,充分发挥信息化资源的利用能够为行业的注入全新活力。在当前的大背景下,信息化教育逐渐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是想要充分发挥信息化资源的优越性,相关行业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克服。如何才能实现信息化技术同课程教育工作的深度结合成为教育工作人员面临的首要难题。信息化技术伴随时代的发展还在不断进行完善和优化,这也为其在教育行业中的更好利用创造了条件。
一、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概述
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工作,不仅能为教育行业创造出新的发展活力,同时也能为信息化技术自身的发展创造条件。
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在我国当前的教育行业中有着较多体现,具体表现比较多。该种方式在教育的过程中既能发挥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同时也能发挥信息化技术的积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工作的适应性,在教学工作中能对学生的学习差异性等多项因素进行把握,顺应了我国教育行业的发展潮流。
《机械识图》微课实际上就是信息化技术同传统教学方式的有机结合,对于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很大的帮助,但是受限于技术层面的影响,要想发挥信息化技术和资源的全方位作用,课程应用还要不断进行探索和研究。
二、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的思路
作为一项专业性比较强的基础课,《机械识图》课程的涉及面比较广,同时强调理论和实际的结合。
信息化技术和资源的优势是为了满足当前教育行业的教育需求,因此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学需求也趋于多样化发展。当前时代对人才的素质要求有了更高的要求,人才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专业技能,同时还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才能不断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如何才能满足多样化的教育需求成为教育行业中的首要任务。
针对不同的教学需求,可以进行分级式教学和模块化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分级式教学能够通过分级分层提高教学工作的针对性,模块化教学可以根据内容的重要性和掌握程度进行针对性教学。
三、课程信息化资源建设的特色
对课程建设的特色进行把握,能够把握建设过程中的关键点,换个角度来看,也有利于探索和建设工作的推进。结合我国当前教育工作的实际发展来看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先进性
只有不断顺应当前时代的发展,不断为职业教育增添时代特色,才能切实保障教育工作的适应性。这就对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全新要求,在教学工作中要对一些时代的先进因素进行把握,为学生后期的学习和工作创造便利条件。
(二)拓展性
实现图样的有效利用,能够为后期教育工作的推进奠定有利基础。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实现对基础理论知识的把握,同时也能对知识之间的拓展性进行把握。
(三)后继性
在教学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图样,这些图样同专业的理论知识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学生对这些图样进行把握,能够为其后期的学习创造便利。
四、课程信息化建设和探索的策略
综合多种因素来看,在专业课程中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很有必要。一方面能为教育行业的发展创造新的活力,另一方面也能促进信息化技术自身的完善,制定完善的策略很有必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点:
(一)优化课程体系
完善的课程体系能为后期教学工作的推进起到重要的指引。在当前的大背景下,优化课程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不断适应行业发展潮流,才能提高人才培养工作的效率。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同时还要发挥企业的作用,提高课程教学工作的针对性和职业性,对于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也有很大帮助。
(二)加强师资建设
教育人员也是课程建设和探索过程的重要因素,专业的教学团队能够提高教学规划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也是课程转型和发展中的重点,在师资建设中有以下几项工作有待推进:首先就是发挥好骨干教师的积极引导作用;其次就是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通过专业研讨会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推进人才培养。除此之外,教师信息化资源培训学习和经验交流也是课程教学工作发展的一大契机。
(三)推进培养定位
在课程建设的过程中,要明确人才培养的具体定位:首先就是对教学大纲的修改和完善;其次需要实现教学理念的转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地位;最后需要提高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利用网络和资源有序推进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培养定位工作的推进需要教育行业工作人员发挥自身能动性,对多种影响因素进行把握。
(四)提高教学效率
推进教学工作的革新也成为教学工作中的一大重点,教师行业工作人员要加快教育工作的革新和升级,不断为教育工作增添时代特色。对多样化的教学技术和教学设备进行利用,同时充分发挥引导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作用,推进《机械识图》课程的进程,切实推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五)加快平台更新
信息化技术设备和资源平台是实现信息化技术利用的重要物资前提,因此加快设备和平台的更新和换代也成为课程建设中的一点重点。在技术设备和网络资源平台的更新过程中一方面要对经济因素进行把握,另一方面也要结合实际的教学需求,加强浙江微课网、名师网络工作室等平台资源利用效率,提升工作室网络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适应性。
结束语
教育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不仅是教育行业不断进步的体现,也是教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体现。教育工作者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推进课程的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为教育教学的进步贡献自身的力量。信息化技术在教育行业中的应用和创新,也能为相关技术在其他行业中的应用提供借鉴。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努力,通过推进名师工作室课程资源建设促进职业教育新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启菊, 王海英, 刘志峰,等. 基于现代信息技术的立体化教学资源库建设——以《建筑设计Ⅳ》课程资源库建设为例[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9, 000(002):55-58.
[2]文优梅. 基于名师空间课堂的信息化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J].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17, 13(005):105-107.
[3]项杨. 职业教育一体化课程资源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以"机械制图"课程为例[J].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8, 000(032):68-71.
[4] 李丽霞. 以立体化教学资源建设推进课程信息化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 电子制作, 2014, 000(019):87-88.
[项目] 2020年浙江省教育信息化立项课题,专创融合的《机械识图与创新》系列专题资源建设和共享应用研究,ETDA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