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余卓勤
[导读] 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他们对身边人事物没有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导致每次写作时,都怕写、难写,从下手,“没什么可写”几乎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口头禅。
        余卓勤
        陕西省城固县柳林镇代家山小学
        本人主要从事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农村小学生由于受生活环境、家底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他们对身边人事物没有认真的观察和思考,导致每次写作时,都怕写、难写,从下手,“没什么可写”几乎成为大多数学生的口头禅。为了完成任务,他们只好敷衍成篇,结果写出来的作文,自然千篇一律,内容虚假不实,空洞无力;语言干巴巴,毫无生气;缺乏想象力,东拼西凑;针对这一系列现象,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汲取他人的研究成果,谈谈自己的体会。
        1.农村小学生作文写作现状:(1)病句多,写作规范性差。作文是检验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有人说:学生肚子里有没有“墨水”,看其写作的水平一目了然。诚然,作为检验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学生作文水平的高低,与其自身的知识储备息息相关。在当前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笔者发现:很多小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病句连篇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之所以出现很多病句,一方面是由于受到方言习惯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对语法知识、相关的词语等把握不足,导致容易出现病句。同时,在农村小学生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字迹潦草也是影响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整个卷面不整洁,涂抹乱画、歪歪斜斜等,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综合水平的提升。
        (2)内容空洞,胡编滥造。作文,需要写出真情实感,方能打动人,实现优质作文的写作目标。然而,笔者在指导农村小学生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小学生的作文,呈现内容空洞,胡编滥造的特点。一方面,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缺乏真实的素材,进而天马行空乱编一通,而由于学生的知识阅历较低,使得编出来的东西缺乏真情实感,最终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另一方面,在日常的生活中,很多农村小学生缺乏日常练笔的习惯,长期不练笔,导致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手生”的现象,挤牙膏式的写作模式,直接影响了学生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2.影响农村小学生作文写作水平提升的因素:(1)日常阅读积累不足。一直以来,阅读与写作都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有效的语文阅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最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然而,在农村地区,学生日常阅读积累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有效的阅读素材,继而影响了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另一方面,在农村地区,家庭阅读氛围缺失,监护人文化水平的低下,导致在日常的生活中,对孩子阅读的指导和重视不足,从而使得农村孩子的课外阅读基本处于缺失的状态,直接影响了学生知识储备以及作文写作水平的提升。
        (2)教师作文指导训练不足。小学生在作文写作的过程中,需要教师科学有效的指导,作文的水平方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例如,在作文指导中,教师要培养学生养成观察的习惯、日常积累的习惯、练笔的习惯,同时,培养学生作文写作的方法和技巧,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强化对学生词汇、语法等基础知识的培养,夯实学生的作文基础。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的作文指导、训练不足,导致学生因缺乏好的指引而没有练笔的方向,最终影响了学生作文水平的提升。
3,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对策:
        一、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很多老师都感到棘手的事情,我认为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多年的工作实践告诉我要提高农村小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循序渐进,寻找学生的写作困难,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好多学生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针对这种情况,我在上作文课时不厌其烦地去努力克服学生写作的消极态度。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应帮助学生解决写作困难的途径。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多留心周围一切事物。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轻松愉快饶有兴趣地学习,充分调动他们写作的积极性,是小学作文教学的弟一步,如何激发孩子的写作兴趣呢?首先,让学生写熟悉的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学表达出来:有具体的内容、有真情实感、有中心、有条理、有重点、展开想象。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看出,传统的作文命题方式,很难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很难使学生说真话,说实话。因此,作文命题应开放,出宽题,不要在在题目某方面提出要求,给予限制。实际上,也就是在某些方面限制了学生的思路,即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发展的方向。因此,在内容方面应该紧紧围绕农村孩子所熟悉的生活,以他们周围的人、事、物、景作为作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使学生感到有一种表达的愿望,有一种冲动想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表达出来。第二,用鼓励性的评价给予学生的自信心。评价是教育过程中教师、教育管理人员经常进行的一种活动。在教学过程当中,我经常将写得好的作文拿到班上作为范文宣读,这样小作者的眼睛就会一亮,神情会高兴,哪怕写得不成功,也要多多的给予鼓励,把一些差生的作文修改好后在课堂上范读,就会激发他(她)对作文产生兴趣,产生写作的欲望。特别是能够激发作文学困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觉得“我也会写”,从“怕写”向“要写”“乐写”迈步,循序渐进。
        二、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丰富作文内容。生活是作文和源泉,没有生活就没有作文内容。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除了抓课堂教学这一重要的阵地外,最好的方法是开辟第二课堂活动,为教育服务。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根本在于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同一个教室里同一个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现象,这并不是教师教学的不力,也不是学生不爱学,其根本原因在于:有些教师只注重作文基本方法的教学,多是谈怎样审题、怎样选材、怎样开头、怎样结尾等,这些方法需要教,但学生很快就会掌握了。更多的是要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丰富学生的作文内容,因为一篇好的文章,它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它的形式,而在于它的内容,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把大部分时间用在内容的教学上,这个“内容”,从文学理论来讲指的是,作者按照他的世界观(包括美学观点)所认识的、在作品中所描绘的现实生活观象,以及作者对这一现实生活现象的主观评价。也就是说,写文章就是作者写对他所写的社会生活和客观事物的认识。
        三、展开想象的翅膀, 提高想象能力。新大纲明确提出:“要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事物,激发他们展开想象和幻想,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想象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方式,独特性是他的特点。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其思维方式以形象思维为特点,他们有着敏感的感知能力和想象能力。在写作教学中,总要教育学生敢想,并鼓励学生多想,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力是写作的一个重要因素,想象力丰富的学生思路开阔,纵横驰骋,有了丰富的想象力,学生就能把话说活,描写就能生动形象,绘声绘色。如在观察某一事物时,就可以随意的想它的过去、未来,或想一些跟它有联系的事物。多让他们写想象作文,最大发挥他们自由的天性。
        四、 听说读写相结合,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写好作文,必须有较好的文字基础。其最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要多练。由于农村小学生听到的、看到的、阅读的、练习的都很少,造成知识面窄,词汇贫乏,所表达不具体、不确切、不生动。如何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呢?我认为把听说读写有机结合是一条最有效的途径,因为作文是这几种综合能力的训练。首先,我们要抓住小学生都爱听故事的特点,因为他们好奇,教师要选择好学生喜欢的童话故事,寓言故事,科幻故事。讲给他们听,听完后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话。说话是拓展思维,广开学生言路的最佳捷径,是为“写”作为坚实铺垫的,所以要着重训练小学生的说话能力
        最后,听说读写相结合。写是重点,听说读是练习写的基础。小学生的写作能力是从一句话一段话开始的,然后引导他们仿写。茅盾先生曾说过:“模仿是创造的第一步,又是练习的最初形式” ,指导学生从仿写起步学习写作,仿中求创,无疑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再引导他们改写,续写,要写出好文章,在具备听说读写基本能力的基础上,最重要的是多练习。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