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莉
东莞市南城中心小学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游戏是儿童重要的伙伴,运用游戏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拉近学生与课程的距离,让学生科学学习、健康发展。本文运用调查法、观察法、访谈法、课例研究法等详细探讨如何运用游戏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希望能为相关教学工作带来些许帮助。
关键词: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游戏化教学
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喜欢探险,喜欢探究,传统的说教式、灌输式教学方式不符合学生性格心理特点与兴趣爱好,难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也无法让学生很好地接受与理解这门课程。但游戏不同,各类新旧游戏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氛围中理解书本知识的含义与作用,并将其运用的到自己的学习与生活中。作为学生最喜欢的活动,游戏能给予学生美好的学习体验,能改变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堂的看法,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调动。下面结合实际,就游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做具体分析。
1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游戏化教学设计要点分析
要想有效提升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科学性、有效性,就要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要能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习惯等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让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兴趣,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从中有所收获与成长。经过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游戏,各式各样的游戏对学生有巨大的吸引力。因此若教师能听过科学有效的设计将游戏和道德与法治有机结合,势必会让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师生互动程度大大提高,让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显著提升。那么该如何才能更科学有效地将游戏运用到道德与法治课堂中呢?具体来说,在进行游戏化教学设计时,教师要能准确把握以下要点:
首先是把握游戏的时代性,确保游戏对小学生有吸引力。尽管小学生对游戏普遍有着浓厚的兴趣,但如果游戏过于老旧,与学生的现实生活严重脱节,那么游戏的教育价值就有所降低。因此在设计教学游戏时,教师要贴合学生的生活进行选择、创新与应用。其次是要将游戏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在课堂上引导学生做游戏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课程知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与记忆书本知识点,并能将其正确运用到生活中去,让学生的各项能力素质在课堂中得到有效锻炼与培养。因此在选用游戏时,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科学选用游戏,让游戏的功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此外还需注意游戏的运用环节,当同一个游戏被运用到不同的教学环节时,它会产生不同的效果。要想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根据游戏的内容、形式以及书本教学内容科学设计与合理运用游戏,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水平【1】。
2游戏在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具体运用
2.1设计击鼓传花游戏导出新课
结合以往教学经验发现,在上课铃敲响后的3~5分钟内,很多学生还沉浸在课间活动的兴奋中,不能高度集中精神。基于此,在教学时教师就可利用游戏进行课堂导入,利用游戏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认真、专注地进入到道德与法治的知识学习中。同时在课堂开始前就利用游戏导入新课,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且让课堂氛围变得轻松有趣,给整节课堂奠定良好基调。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开开心心上学去》这一课时,教师就可利用击鼓传花游戏来调动课堂气氛并巧妙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在课堂开始前,教师先拿出为学生预备的花手绢,然后按照座位分组,三列为以大组,将班级所有学生分为两三个小组,然后各小组依次展开游戏。
教师为学生讲明规则,当教师将手绢传给每组的第一名学生后,教师就开始敲击小铜锣,根据教师的敲击节奏学生激烈传递手绢,锣声停止时哪位同学拿着手绢就需要起立为大家分享一个自己的假期的小故事,或者是与课本知识有关的小知识点等等。分享结束后锣声响起游戏继续。这类节奏紧张、氛围激烈的游戏能调动每一位小学生的兴趣,让大家集中注意力绷紧神经踊跃参与到游戏中,从而为后续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同时通过这样的游戏,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增多,学生对教师更信任、更依赖、更有好感,教师对学生的各项情况也能有所把握。
2.2设计小艇逃生游戏促进合作探究
《道德与法治》这门课程中有相关知识点比较难懂,尤其是在学生缺乏相关经验的情况下,如果教师只根据教材照本宣科,将很难让学生理解到字面文字下的实际价值与精神内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学生喜欢的、比较符合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各类游戏引导学生学习,利用游戏来锻炼学生知识迁移与运用能力,有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如小学的道德与法治课程重点要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引导学生学会遵守规则。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利用“一二三木头人”的游戏来培养学生规则意识,利用这个游戏的“不守规则就要输掉游戏,守规则才能赢得游戏”的主要思想来教会学生在平时学习与生活过程中要遵守道德规范,不做违背规章制度的事情。
在引导一年级学生上《大家一起来》这堂课时,教师还可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为学生精神设计具有创新性、思想性的游戏,利用这一游戏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同时教导学生无论在哪种情况下都不能放弃思考,要运用智慧来创造方法,解决学习与生活中的各个难题。如教师可为学生设计一个小艇逃生的游戏。在引导学生参与该游戏时,教师首先给学生讲述游戏规则:每四名学生为一组,每组学生乘坐一只小艇,登艇时不论艇多小每位小组成员的双脚都必须离开地面,双脚离开地面判定登艇成功。哪一小组先上船成功就赢得游戏的胜利。为营造游戏的紧张氛围以及提高游戏趣味性,教师可运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逼真的情境,如全班学生现在正处在一个朝海底下沉的大船上,小的救生艇有限,且海水快要灌满船舱,学生必须加紧之间紧密配合在最短时间内登上救生艇。在这样紧张的气氛下,每个小组纷纷尝试登艇,其中第一组学生由于齐心协力很好地把握了船体的平衡,并且聪明的使用了脚踩脚的方式缩小了占用空间,因而在较短时间内就成功登上了救生艇获得了游戏的胜利。但其他一些小组由于不注重整个游戏中的规则性,不注重上传顺序以及力量、身高、体重的分配等导致迟迟登不上船,最终丧失了宝贵的逃生时间。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亲身参与此类游戏可让学生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与深刻。
2.3设计吃鸡游戏进行教学检测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评价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通过科学合理、客观全面的总结评价,教师可掌握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在此基础上调整教学策略,实现高效教学;而学生也能更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不断调整,促进自我完善与转变。为让教学检测、教学评价工作更有趣、有效地开展,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吃鸡游戏”。在课堂上,教学前,教师提前为学生准备好与教学内容有关的题目,让学生抢答,抢答成功者获取生存资格,可以进入下一轮的挑战,并且教师适时模拟网络用语,如“大吉大利,吃鸡成功”来激发学生动力,增强学生成就感,荣誉感,激励学生不断闯关。利用这类游戏,不仅学生的学习体验得到优化,而且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会有所了解与掌握。
结语
综上所述,游戏具有巨大的教育价值。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要能根据教学内容与实际学情科学设计游戏,合理运用游戏,利用游戏增加师生有效互动,促进教育教学水平提升。
参考文献
[1]孟凡正.小学道德与法治课情景化教学的策略思考[J].天津教育,2020(30):2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