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佳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素质教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22
摘要:党建工作的着眼点在基层。只有全面提升和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才能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本文通过结合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工作实际,以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学院党总支工作为例,从“微”视阈角度着手对如何利用各种“微”载体加强和完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微探。
关键词:“微”视阈;基层党组织;高职院校;建设
引言
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把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宣传党的主张、贯彻党的决定、领导基层治理、团结动员群众、推动改革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高职院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主阵地,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是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的基础,是联系广大师生员工的桥梁纽带,只有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活力,才能有效应对新形势下的机遇与挑战。
一、“微”视阈的内涵
在自媒体和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背景下,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微党课等“微”事物的层出不穷,时代的发展被打上了“微”标签,大众对信息的要求也更加倾向于简单和集中。“微”视阈环境下呈现出的高效率、扁平化、交互性的基本特征,这对高校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尤其是高职院校。高职院校如何充分结合自身技能特点和办学定位,大胆打破传统高职院校单一教学模式,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创新党建新方式、打开党建新局面,切实提高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为摆在每一位高校党务工作者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二、知微见著——基层党建工作要从大局着眼、从细处着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更新观念,改变对党建工作高、大、上的传统和一些模糊认知,尤其是党务工作者更应该扎实掌握党建基本知识,顺应“微”时代发展趋势,发挥“微”载体优势,促使基层党建工作切实走进工作实际、走进生活实际、走进群众当中,把党建工作落实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实践中,以小见大、知微见著。一方面,要从大局着眼。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始终心系党和国家大业,坚持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动摇;认真学习和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将党的理论知识外化于行,内化于心,积极顺应时代发展特征,充分发挥微视频、微党课等“微”事物的扁平化优势,改变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式。另一方面,基层党建工作要从细处着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要实现复杂内容的具体化和形象化,融党建教育于日常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促使党员群众在实践中感知、在行动中领悟,在体验“微”事物的新鲜和趣味的同时,对党章党规、系列讲话有领悟、多接受、去践行,始终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在落细、落小、落实的同时,也实现了党的教育价值从潜在走向现实,从逻辑走向实践。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微”载体在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疫情期间,因为工作和课程的需要,教师在假期期间纷纷开始学习网络授课的各种技能,这也在技术层面上为疫情期间党建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三、知行合一——基层党建工作要做到将党的各项宗旨牢记于心、将党的工作落到实处
知行合一最早是由我国明代思想家王阳明提出的。王阳明认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知行合一所蕴藏的深层价值内涵即为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知是认知,即对理论的认识、认知和认同,是党员们对党章党规和系列讲话的学的过程,是内化于心的过程;行是行为,即对实践的自觉、自主、自发,是党员们做合格党员做的过程,是外化于行的过程。在“微”时代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要实现创新性发展,一方面,要内化于心。高职院校在开展党建工作的首要环节就是自上而下的理论宣传与学习,并能真正将学习的内容牢记于心,能够认真理解消化学习内容。但是,高职院校基层党支部的党员由于受到教学任务的压力、学生管理的繁琐等工作事务上和时间、空间限制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果只开展传统的集中学习、讲座和面谈等方式,部分学习会流于形式,收效不佳,这对高职院校基层党建工作的良性发展是极其不利的。若要扭转这种局面,就需要党务工作者根据自身所在基层党组织的特点创新理论宣传和学习方式。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素质教育学院党总支年轻党员较多,而且全部是一线的教师,因此在设计活动开展的时候要多考虑总支的实际情况,既不能耽误教学工作,也要认真开展学习活动。结合总支党员的实际情况,组织开展了“讲红色故事 做合格党员”、“学习党刊封面人物”、“模拟长征”、“拓展培训”、“以《人民的名义》为例谈论廉政座谈会”、“传播红色短信,弘扬社会美德”、“党的理论知识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党日活动。
其中“讲红色故事 做合格党员”党日活动被推荐参加了第一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学习党刊人物”党日活动被推荐参加了第二届全国高校“两学一做”支部风采展示活动。同时,素质教育学院党总支发挥“微”载体短而精的特点,以所在基层党支部的特点为出发点,保证单位时间内党的教育的高效率,变被动的理论灌输学为主动的理论求知,真正实现深层次的内化于心的过程。在疫情期间,结合总支工作的实际情况,组织各支部开展线上活动,做到疫情期间理论学习、党日活动、三会一课和校园先锋工程等工作不间断,创新性地组织党员进行微党课、微视频的录制,展示党员在抗疫过程中踏实工作的实际。开展以《我的一天》为主题的微视频录制,展示作为党员、教师、辅导员、班主任、母亲、子女等多重身份下疫情期间的一天,展示党员同志们在党的带领下战胜疫情的决心,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景,享受祖国带给大家的和平安全环境。
党课是理论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微党课是高校基层党组织理论学习平台的创新和尝试,为党员教育活动提供了高效和生动的载体。微党课将理论知识等转化为简单易懂的微话题,并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传统方法与现代化信息技术相结合,通过短而精的讲解使党课的内容深入脑海,是传统党课的高校辅助形式。素质教育学院党总支的微党课不仅仅局限于总支书记、支部书记等党务工作者进行党课的讲解,同时也鼓励普通党员将学习后获得的感悟通过微党课的形式讲给大家。另一方面,要外化于行。高职院校在开展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党员主题活动的开展,但是,由于受到高职院校党员数量相对有限的影响,主题活动的开展多数局限于党员之间,这直接限制了活动的规模,导致活动成效的弱化,最终活动的开展也会变得流于形式,无法彰显内涵。针对此现象,就需要高校党务工作者从高职院校自身办学点位出发创新主体活动形式,通过视频软件和学习软件,如腾讯会议、腾讯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开展线上交流,发挥微视频趣味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员带动非党员参与到红色微视频的观摩、拍摄、感悟、反思的全过程,扩大党建工作的受众面,让更多的非党员参与其中,在实践中主动、自觉地向党组织靠拢,真正实现深层次的外化于行的过程。
四、学做促实——基层党建工作要实现党风促学风、学风育党风
2016年2月,党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以“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为主题的学习教育活动,这是面向全体党员,深化党内教育、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又一次重要实践。学好学活“两学一做”,基础在学,关键在做。“微”视阈下高职院校基层党建要实现创新性发展,就要在正确处理好“学”与“做”的关系的同时,促进成果转化,以学促实,以做促实,学做促实。一方面,要实现党风促学风。高职院校通过有效的组织建设、制度建设、文化建设,依托“微”时代新载体,丰富基层党组织的活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在高职院校中更应该将党建工作融入到高职学生的课堂,以党风建设带动学风、校风、文风建设。另一方面,也要实现学风育党风。高职院校以技立校,主张特色办学,依托“微”时代新载体,通过好的学风、校风、文风助力党风建设。 据调查统计,进入高校校门就要求入党已成为多数青年学生的政治选择。但是,现在的高校学生是伴随着新媒体时代成长起来的,很多学生都以自我为中心,缺乏社会责任感,对党性教育认知严重不足,入党动机也部分是为了今后的就业等,带有功利性,甚至一些学生根本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入党。对于这些青年学生的培养教育工作,尤其是党性教育、政治素养和政治觉悟也是高职院校基层党建的重要内容。校园先锋工程的开展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一个过程,素质教育学院党总支一直将校园先锋工程扎实推进。在疫情期间,通过视频家访等形式,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学习和生活状况,对学生进行疏导。及时掌握新疆学生的动态,进行时实沟通,鼓励他们安心居家,完成学业。通过“微”载体组织全体党员进行研讨,将思政内容融入课堂,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将党建和科研融合在一起,并把党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
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高校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加强党对高校的领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党的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保证。”伴随着微博、微信、微视频和微党课等为代表的新兴“微”载体的快速崛起,为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发展带来了包含机遇与挑战的新变化。高职院校党务工作者应该从“微”视阈着手利用各种“微”载体加强和完善高职院校基层党组织建设。
参考文献:
[1] 宋广强,李艳文 . 新时代高校“微党课”建设研究 [J]. 社
科纵横,2018,(8).
[2]曾晨曦,刘小莲 . 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微党课”教学创新性探究,2019,(8).
[3]李桂平.党建载体重创新 微型党课聚合力[J].办公室业务2018(03):9.
[4]姜玉原.在新时代背景下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体系建设[J].中国高等教育,2019(19):23-25.
[5]王 友 .自媒体时代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J]. 西部皮革, 2017 , 39(12): 157.
作者简介
王维佳(1980.6-) 辽宁沈阳人 本科 硕士 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素质教育学院 专职组织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