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谦谦
义乌北苑小学
“快乐体育”教学理念主要是将体育教学方式变得更加生动形象,代替乏味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小学生感受到体育课堂的快乐,保证他们在愉快进行体育运动同时得到身体上的锻炼。由于传统的体育教学仍存在许多问题,无法帮助学生达到这一目的。但“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则能有效地解决这一系列问题。
一、快乐体育理念的重要意义
所谓“快乐体育”理念就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前提是要激发学生的快乐情绪,培养学生的情感,使学生形成一种较为积极的体育锻炼思想,从而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有效结合这一思想,进而真正感受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主动性。“快乐教育”理念与传统体育教学理念的不同之处在于这一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课堂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二、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分析
(一)体育发展资源稀缺
小学是学生成长的初期也是关键时期,家长、老师、学校、社会对学生的身体健康都给予了密切的关注。体育教学对现阶段的学生来说已经不仅是关乎到健康的问题,更是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可当前体育教育仍存在种种问题,首先便是学校中存在缺少体育资源和体育教育岗位人才缺失的情况。近年来,尽管国家对小学体育教学资金投入使用,但部分地区仍存在体育器材匮乏的现状,仍有学校将广播体操等作为体育运动项目的情况。另一方面,受当前应试教育模式的影响,家长对学生的学习成绩便越来越重视,忽视体育运动对学生学习起到的保障作用。对家长而言,小学成绩与学生的未来紧密关联,家长自然便希望教师将更多的心思放在文化课的教学上。家长对体育教学存在的错误认识和体育教育存在的现状都严重影响了体育教学的效果。
(二)教学中一成不变的形式
即使体育教育仍存在许多问题,却也不乏重视体育教学的教师。但教学方式单一又是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另一大问题。受传统模式影响下的教学,还停留在进行跑步、跳绳等运动,教师往往只注重教学效果,重视通过教学后学生是否达到学校所要求的教学目的,而忽视学生的感受。多数教师会应学校要求安排固定的体育项目,跑步,跳绳等,这些活动又是从小伴随到学生长大的,学生早已失去兴趣,再重复的进行只会增加学生对运动的厌烦情绪,这严重违背了“快乐体育”理念的目的。此类“填鸭式”的教学理念也忽略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安排体育活动,多多思考各种锻炼的形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快乐体育理念的应用
(一)注重学生地位。
快乐体育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尊重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处于主体的位置,学生根据教师的指令进行动作学习和练习,缺乏主动性,也容易造成倦怠心理。将快乐体育理念应用于体育教学,首先就要改变教师主体的传统观念,而将教师转换为主导的角色。
在心理学中,兴趣和动机是促进一个人产生行动的主要因素。教师在体育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现阶段的身心发展状况,据此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心理需求设计不同的教学方式方法,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善于赏识和鼓励,始终视学生为教学的主体,才能够真正体现快乐体育教学的真谛。
(二)转变教学思想。
长期以来,我国体育教学在教育评价模式的制约下,沿袭传统的教育模式,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处于次要地位,学什么、怎么学,完全听令于体育教师,导致很多学生喜欢体育运动却不喜欢上体育课的现象出现。体育教师则认为自己就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应该在自己的带领下展开活动,而不应该有太多的其他想法。教学方法上,体育课几乎采用相同的形式,强调动作的反复练习,学生不可避免地感觉枯燥,从而失去参加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快乐体育理念的引进,需要体育教学工作者转变教学思想,承认学生的主体地位,承认学生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和差异性,承认多方式教学能够激发学生地主动参与意识,创设和谐愉快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快乐的完成每一次体育课程的教学,实现锻炼体魄、掌握技能、愉悦身心的教学目的。
(三)改善师生关系。
任何教学活动中,只有构建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标。在体育教学中践行快乐体育理念,应该从教师做起,改变过去教师说教的单向教学模式,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在教学过程中关爱学生,鼓励学生不怕苦不怕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采用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方法,避免学生产生倦怠心理,从而使学生能在愉快的情绪中与教师配合,在快乐和谐的氛围中实施教学。
(四)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能否将快乐体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的关键。以往的体育课堂上,教师做示范动作,学生机械学习和练习,课堂气氛沉闷,学生极易产生倦怠心理和情绪,教学效果较差。
四、促进中职体育教学快乐体育思想实施的措施
(一)加强因材施教。
在实际中,小学教师要想通过体育来放松学生心情,提高学生愉悦程度,就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在实际中,教师要多跟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和学生建立一个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样就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然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教学措施。同时教师可以对学生采用鼓励方式进行教学,如“你很棒”“干得不错”等对学生进行相应的鼓励,提升其学习的兴趣。此外,教师也可以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对学生能力进行合理分类,然后针对能力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实现因材施教。
(二)改变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改变体育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快乐体育教学也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在实际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相应的教学工作的开展:首先,教师需要充分利用网络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技术与体育课堂有机结合来实现体育教学多样化,从而有效避免学生消极情绪的产生,提升学生学习的快乐性。其次,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设置,教师可以结合生活或者国际上的体育事件,对学生进行相应的体育知识教学。同时教师也需要结合自身体育设施和场地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最后,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教学方式进行教学,通过游戏竞争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快乐程度。如在教田径赛跑时,教师就可以采用接力游戏方式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