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在班主任管理中的优势

发表时间:2021/1/15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10月29期   作者:付丽杰
[导读] 近年来,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对小学生而言,班主任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要高于父母
        付丽杰
        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曙光双语学校,江苏 淮安 223200
        摘要:近年来,在教育发展过程中,对小学生而言,班主任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要高于父母,一方面是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与班主任相处的时间更长;另一方面小学生心智尚未发育成熟,对于教师的言行接受度较高,因此,班主任既是小学生的启蒙者与教育者,也是小学生的管理者,对于小学生未来成长有着极大的影响。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对于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职责提出更高要求。本文立足多年工作经验,就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思考与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师;班主任管理;优势
        引言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更新和推进,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也随之发生改变,小学语文教学也渐渐受到重视。小学语文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和理解语文知识,还能帮助学生提高人文素养。因此,要将小学语文和班主任管理二者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催化教学与管理的效果,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强化班级管理工作成效,促使学生进入更深层次的语文学习中。
        1 小学班主任工作的重要性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小学生未来成长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其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对于小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心智发育尚不成熟,因此,班主任的正确引导与积极启蒙,有助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促其身心向健康方向发展。二是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养成的影响。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涉及方面较广,如对小学生的德育、对于班风建设的管理以及班级日常管理,在这一过程中,小学生始终身处班级环境之中,班主任的教育与管理是潜移默化,由浅及深的,因此,对于小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影响是深远的。
        2 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结合的意义及必要性
        2.1 促进思想教育的提升,有效实现课堂教学效果
        由于小学阶段学生的思想意识没有形成真正的观念意识,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思想教育是最关键的组成部分。将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工作相结合可以有效地促进思想教育的提升。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主要方式,并且在朗读过程中会潜移默化的受到思想观念的影响,也会使学生产生思想性的内容,帮助学生有效的提升文字表达能力,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还可以有效地进行班级管理工作、促使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效果。
        2.2 促进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都比较重,并且控制能力也比较差。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工作可以帮助学生规范基本行为,让学生的大多注意力和时间都放在学习上。小学语文正是规范学生行为的最主要学科,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学生养成良好习惯,促使以后的学习能更好地发展。小学语文教学和班主任管理相结合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于小学生的性格特征比较开朗、活泼、好奇心强。因此,班主任要开展一些班级活动,让老师和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在活动中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还可以创设一些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学习语文,真正地体会到语文的乐趣。
        3 小学语文教学与班主任管理工作结合的有效措施
        3.1 在语文阅读中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对于任何教育阶段来说,德育教育都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教学内容,学生之间可以存在学习能力的高低,但是每一位同学都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为今后长远的人生发展打下基础。在小学教学阶段,班主任可以通过语文教学中的课文阅读提高教育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

小学语文教学素材中所涵盖了多种不同道德意义的课文,比如《乌鸦喝水》讲述的道理是人要学会在面对困难时善于思考、懂得变通;《小英雄雨来》讲述的道理是人在面对敌人时要保持头脑清醒,学会勇敢;《亡羊补牢》讲述的道理是在问题发生后,需要积极接纳别人的建议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补救,避免继续受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给予学生一定的自主学习时间,让学生自主去思考和阅读,同时在教学时可采取游戏等具备趣味性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学生在阅读结束后教师可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引导,促进学生进一步掌握正确的道德思想,提高德育工作的教育水平。
        3.2 开展主题班会,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班会,内容可包括安全、友善、平等、尊老爱幼等。在班会上学生可通过举手发言到讲台上发表自己对此次班会主题的看法,在发表过程中不同学生会产生不同的看法,班主任可在学生发表结束后将看法进行统一汇总,然后再集中进行讨论和分析。一方面,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个体优势,有利于学生加强对语文课文的理解能力,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主题内容的真正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品质,提高班级管理水平。
        3.3 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重点
        从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要求可知,工作重点突出,工作内容多,为全面开展班主任工作,需着重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以良好的品行教育为重中之重。主要方法为,从引导小学生道德认识入手,通过潜移默化道德情感与道德意志的培养,促使小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与传统的教育对比,新时期班主任的教育,在注重知识传授的同时,更将良好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重中之重,这也是新课改素质教育新要求,对于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具有重要的作用。二是注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是与传统教育最大的不同之处。小学阶段是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时期,因此,班主任责任重大,这就需要班主任针对小学生身心成长的特殊性,因材施教,给予小学生健康向上的心理引导与教育,助推其健全人格的构建。近年来,学生因心理问题发生的极端事件,不断给教育者敲响警钟,提醒广大教育者与家长,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三是注重给予学生感恩教育与安全教育。从目前在校小学生总体情况看,由于多数是独生子女,集全家人宠爱于一身,感恩之心与安全意识相对较为缺乏。但作为一个社会人而言,感恩之心是不可或缺的,是一个人立足社会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班主任需在日常教育中,注重对小学生感恩之心的培养与引导,在班级生活中,学会分享、关心他人、爱护班级物品。同样,安全教育不可松懈,告知学生可为与不可为的界线,让他们感知生命的重要与可贵,养成安全防范意识。四是注重培养小学生综合素质。班主任要立足新时期对学生素质教育要求,注重小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心理素质与良好品德的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4 结合实际生活,运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
        小学语文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体验积极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并且运用情感教育方式去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让学生深入其中感受亲人般的教育和恩情,理解教师教学的良苦用心,让学生充分对班主任的工作给予理解和配合。除此之外,学生们也会在这种感恩意识的情境下,会更加地用心去学习语文知识。例如,在讲解关于“爱”的相关课文时,班主任可以运用这些知识内容让学生理解教师在班级管理和教学的重要性,通过主动和学生的交流与沟通,深入了解学生的思想感情,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促进小学生人文素养的发展。
        4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每一名班主任以新时期教育方针为指导,立足小学生特质,以全面提升小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筑牢小学生健康成长基石。
        参考文献:
        [1]季超.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探析[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20,17(02).
        [2]许琼.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策略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